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家:心梗症状不可忽视 需熟记两个“12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4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上海四一一医院心内科主任胡高频教授6日表示,患者心梗发作时的典型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放射。部分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晕厥。通常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部不适症状表现为弥漫性,而非局限性,无明确定位。

年逾六旬的张先生虽然半个月来反复胸痛,且经常两个胳膊麻木、疼痛,但是他毫不在意。在医院开药回家的当天晚上即出现心肌梗死。胡高频教授6日为记者分享了如上病例。他提醒广大冠心病患者要学会自我判断,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照医嘱检查治疗。

胡高频教授介绍,当天,在门诊中,医生已经基本确定张先生的不适是冠心病引起,随时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意外,并建议其住院治疗,接受心电图和心肌梗死相关指标检查,并尽快做冠状动脉造影,但张先生并不相信自己有问题,执意要求开药回家。次日凌晨被送入医院时,患者剧烈呕吐,烦躁不安,情况十分危急。其心电图检查提示患者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造影发现患者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伴血栓,需尽快开通这条完全闭塞血管,恢复心脏血流。医生团队开展急诊手术:抽吸血栓、球囊扩张、放置支架。

胡高频教授提醒民众,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早期的救治至关重要。两个“120”应该熟知熟记,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若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据悉,近年来,45岁以下民众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胡高频教授表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而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久坐、吸烟、饮酒等生活类因素,是心梗发病日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基石。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如何自救?这位专家指出,除了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患者应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自己。此外,患者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并尽量舒缓情绪。

相关文章

  • 15分钟就能灼伤!家里这种“小圆片”千万要收好 纽扣电池几乎家家都有,它们藏在遥控器、玩具、学习机、电子秤里,再平常不过。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圆片”,却可能被好奇的孩子一把抓起,塞进嘴里,引发窒息、中毒等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终身损伤。幼儿误吞纽扣电池10小时食道腐蚀穿孔,或终身残疾近日,南京市儿童医院公布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例。今年5月,江
  • 德州再添一家三级公立医院!9月1日开启试运营! 【来源:德州日报】9月1日据德州市卫生健康领域重大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消息德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于9月1日正式开启试运营德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一家现代化的三级公立专科医院,是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全力推进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市“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项目。医院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7.07万平方米,总投资5
  • 重启开诊!上海知名医院官宣!4条地铁直达,有人花2个小时赶来↗ 家住徐汇区的坊友对大华医院一定不会陌生经历过多次搬迁如今终于落定徐汇区淮海中路966号并开诊运营!大华医院始建于192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前,它已经历过两次搬迁。徐汇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显示,2000年,响应区政府“北医南调”区域发展规划,
  • 上海六旬阿姨每天四五点准时开骂,居委会:其因儿子车祸过世后引发心理问题,已向其家人提出送医诊治遭拒绝 在城市的居民区里,清晨本该是宁静祥和的时光,居民们或在睡梦中享受最后一段休憩,或准备开启新一天的生活。然而,上海某小区的居民却长期被一段不和谐的声音打破清晨的宁静 —— 一位六旬阿姨每天凌晨四五点准时大声 “开骂”,偶尔还会伴随唱歌、扔脏东西等异常行为。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让人们
  • 夜间腿不适难入睡 警惕不宁腿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姜晓菲报道 夜深人静时,若双腿深处总有蚂蚁爬行、电流窜动般的异样,酸胀到需反复捶打、下床走动才能缓解——别当这是普通失眠或“老寒腿”,可能是“不宁腿综合征(RLS)”在作祟。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病房周进主任表示,这种易被忽视的神经系统疾病正困扰着很多患者。作为一种常被低估的神经系
  • 鼓岭医者海门薇:烽烟中的生命守护人 逆行参加战地医疗工作 用日记记录日军暴行鼓岭医者海门薇:烽烟中的生命守护人海门薇医生的毕业照。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她以无畏的逆行和仁心,从闽清山村到重庆战地医疗一线,救助了无数苦难中的中国百姓。其间,她不仅用手术刀缝合战争导致的创伤,还用画笔记录日军的暴行、用母爱温暖孤儿的心灵……这就是鼓岭医者
  • 海上应急救援升级!上海六院牵头水陆空救援演练,将探索无人机医疗投送 “滴水湖发现2位落水者,请迅速组织人员实施急救……”今天(7月26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浦东新区临港消防救援大队及上海浦东新区蒲公英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在滴水湖开展水陆空协同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现场,各工作组闻令而动,无人机率先升空,锁定“落水者”位置,消防救援人员驾驶水陆两栖车朝“落水者
  • 有人已因晒背2小时送医保命 “网红”养生法要不要跟? 本周起,全国多地将开启新一轮大范围“高温模式”,周末(7月20日)还将入伏,意味着三伏正式开启。民间有冬病夏治习俗,连日来,包括三伏晒背等“网红”养生热潮再起。这些夏季养生方法靠谱吗?且不说效果如何,已有人因此进了医院。晒背抓紧两时段,别把“天灸养生”当“烤验”本周,申城重新被副热带高压掌控,晴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