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记者 张翀 通讯员 万斌超 张正昆 姚伦势
“五一”劳动节期间,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机务段浩吉安全生产指挥分中心内,车辆“CT医生”(TFDS动态检车员)们正全神贯注地紧盯电脑屏幕,对远在30公里外浩吉铁路上运行的电煤列车进行拍照体检会诊。

“00后女检车员”梁晨曦便是其中一员。她用3年时间,刻苦钻研,不放过任何故障细节,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开启了为列车车辆做远程“CT检查”的工作。
浩吉铁路上每天运行的万吨重载电煤列车川流不息,在襄州北枢纽站进行技术检查后重新编组,一列列满载“乌金”的电煤列车重新出发驶向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发电厂,为华中广大地区的国民生产生活提供强劲的动能,成为保障经济民生脉络畅通的关键纽带。
通过TFDS(铁路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监测系统)技术检测的每列车平均有50节车辆,TF动态检车员们每天要检测近150列车约7500节车辆,每一节车辆约有13张照片需要检查确认故障信息,每张照片需要在5秒至20秒内确认是否存在影响运行安全的车辆故障隐患,这对于动态检车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开始不熟练,一张图最长看了1分钟。因为自己速度太慢,影响了列车整体技术检查作业的进度,加上有时对车辆的故障信息判断不准,心里总是很紧张,导致工作时压力很大。”梁晨曦说。
为了尽快掌握专业知识,梁晨曦每次都会利用休息时间通过TFDS仿真系统进行模拟练习。但是由于不同车型底部转向架各部件的位置和影像信息不同,给故障判断带来很大难度。
有一次,一节车辆的摇枕弹簧因为长期暴露在外,附着的油污较多,导致摇枕弹簧的故障信息特别隐蔽,直到在师傅复检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随后为了及时向列车运行前方停靠的列检作业站上报故障信息,师傅带着梁晨曦迅速复检整列车,最终在这列车开出襄州北站之前将故障信息上报给现场作业的列检人员,及时进行了故障处置。
“通过这件事,师傅总是反复叮嘱我,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确认图片信息,准确判断故障处所,太在意时间的长短会让你心烦意乱,更容易出错,漏报故障信息。”梁晨曦说。
像这位“00后”小姑娘一样的车辆“CT医生”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各岗位的铁路人一起密切配合,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