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孙生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07:41:00    

粮食安全关系到生命安全与生存安全,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下,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然而从粮食供求关系看,我国粮食产需总体上仍然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必须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粮食是社稷之本。在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一旦粮食不能够充足供应,不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存安全会受到威胁,而且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也会受到极大冲击。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坚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分作物类型精准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重点在提高粮食单产上下功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断适应满足需求侧的新变化、新要求。目前,我国水稻和小麦单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水稻和小麦生产,要严格按照“依靠自己保口粮”的底线要求,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水稻和小麦生产积极性,稳固口粮生产基本盘。近年来,城乡居民肉、蛋、奶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拉动了油饲料作物的需求增加,但我国大豆和玉米等油饲料作物单产水平和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22年,我国大豆单产为1980.08公斤/公顷,不仅和美国、巴西、阿根廷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未能达到2608公斤/公顷的世界平均水平。玉米方面,尽管我国2022年单产6436.08公斤/公顷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和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造成我国玉米和大豆单产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水土资源、气候环境影响外,主要在于我国玉米和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科技创新对玉米和大豆单产提升的驱动力有所不足。一方面,要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为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水平插上科技的翅膀。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授民以技”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公益性服务职能,打通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让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树立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加快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引导城乡居民形成健康节约的消费习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仅需要提高单产水平,更要减少无谓的浪费损耗。据估算,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不仅增加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压力,也挤压了其他优质农产品生产空间,加大了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舌尖上的浪费”以外,我国居民食用油和“红肉”人均消费量分别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约一倍和二倍,这种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在加大粮食供给压力的同时,也容易引发营养不均衡问题,进而威胁城乡居民健康。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调“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加强公共食堂、餐饮机构等用油指导,推广减油减盐减糖和全谷物等膳食”。通过需求侧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能够更好引导居民形成健康消费习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新的需求也可以引领新的供给,在减轻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压力的同时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过度投入和环境污染,实现粮食安全、营养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有机统一。

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要突破保障粮食安全主要依赖农区耕地的传统认识,将粮食的概念向食物拓展,将粮食的来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加快推进我国农食系统转型。一方面,要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加快形成与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相匹配的制度、技术、政策和投资体系,有效促进食物新品种、新领域、新技术开发,在拓展食物来源渠道的同时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生阳】

相关文章

  • 孙生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关系到生命安全与生存安全,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下,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
  • 夏粮收购展现新气象 来源:经济日报烈日炎炎,夏粮收购正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其中,河南、安徽、河北3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记者了解到,今年夏粮收购市场展现出新气象: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备受青睐,价格优势明显;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发力,为稳定市
  •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小幅增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小幅增长。责任编辑:央视网
  • 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 同比增长10.4% 观点网讯:6月16日,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881.8亿元,增长5.6%;进口982.4亿元,增长21%。另据披露,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由2013年的3120.4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6741.5亿
  • “蝴蝶”来了!今年第1号台风为何偏晚?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已于6月11日上午8时在南海中西部海面生成,根据目前的台风路径预报,“蝴蝶”有可能会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从中央气象台历史统计来看,我国历年1号台风平均生成日期为3月25日,今年已晚两个多月,原因何在?(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
  • 多部门明确反对车企之间无序“价格战” 向“内卷式”竞争说“不” 近日,某汽车企业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反对车企之间无序“价格战”。工业和信息化部也表示,“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无序“价格战”将带来安全隐患数据显示,2
  • 科学调度保丰收 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袁冲乡郝岗村的坡地上,数台收割机轰鸣着驶过金色麦浪,所过之处麦粒归仓、麦秆还田。种粮大户郝玉童蹲在地头,捻起一把新收的麦粒,笑容在黝黑的脸上绽开:“1600亩地,收成和价格都比去年强!”丰收来之不易。今春以来,襄阳市遭遇罕见旱情,2月至5月降雨较常年偏少五成至七成,汉江水位直逼历史
  • 临沭县大兴镇彭长友:巧种水果玉米 同走致富之路 鲁网6月4日讯6月4日,临沭县大兴镇东大坡村村民彭长友正在查看水果玉米生长情况。4年前,花甲之年的彭长友,以一斤一百元的价格购进新品种水果玉米,采取起垄、覆膜、密植法种植,亩投资六七百元,3月份种植,6月底即可收获。鲜玉米论个卖,一个玉米棒子1.6—2元。儿子联系线下客户,儿媳线上直播带货,水果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