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政策面对面:涉企行政检查,浙江如何规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钱祎

怎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杜绝令企业头疼的检查乱象?

日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要求全省进一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活动,提高行政执法质效,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这是浙江首次出台有关涉企行政执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从2022年1月浙江成为全国唯一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以来,“综合查一次”等创新举措广受企业好评,成为具有浙江特色的行政执法领域改革亮点。

4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新闻发布会,省司法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工商联等单位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就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浙江为什么要出台《实施意见》,里面有哪些亮点?

答:党中央高度重视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出台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意见后,浙江第一时间认真研究,对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进行全面部署,确保涉企行政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浙江持续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企业“烦心事”当成自己“心头事”。出台《实施意见》,主要是为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检查频次过高、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突出问题,通过合理设置频度,科学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准度,确保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实施意见》主要有5大创新亮点:一是“清单查”,做到依法依规,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二是“统筹查”,做到减量控频,最大程度整合归并不同部门间的检查计划;三是“分类查”,做到科学精准,综合风险程度、信用评价等实施差异化检查;四是“综合查”,做到协同高效,发挥浙江首创“综合查一次”改革作用,确保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五是“亮码查”,做到全程管控,企业扫码可以清楚谁来查、查什么、结果怎么样并评价检查过程,监督部门可通过对码的追踪开展实时监督。

记者:《实施意见》提出不少特色举措,如何确保落地见效?

答:助企惠企好政策,既要让执法人员知道怎么干,也要让企业知道怎么用。比如,执法部门现场检查未亮码,企业就能向政府执法监督机构举报。我们将通过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等进行更广泛政策解读,并通过12345平台、500多家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1700多名特邀执法监督员等,拓展企业反馈问题渠道。

各地各部门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我们通过数字化执法监督平台形成一本账。浙江已构建统一执法监督平台,实现执法在线上、行为能留痕、过程可追溯。目前,全省有42个执法条线的数万名执法人员在使用平台。平台累计生产和归集各类执法数据104.3亿条、处理问题线索3.1万条,并通过案例发布、执法通报、制发监督通知书等,纠正了一批执法不规范问题。

去年,我们还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对涉企检查多、过罚不当等问题专项监督,年度检查总量同比下降47.4%,行政处罚立案数同比下降7.1%。今年2月,省政府修订《浙江省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规定》,为破解“小过重罚”等问题提供制度依据。我们将继续细化“清单查”“统筹查”等“五个查”配套制度,推动部门完善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等,从源头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记者:《实施意见》提到“互动治理”理念及“预约式”指导服务、多部门联合帮扶企业整改完善等,都是很新颖的做法,在现实中怎样发挥作用?

答:去年以来,我们强化政府治理和企业自治良性互动,推动执法部门和企业协商共治,并前移执法重心,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推动“管理导向”向“治理导向”、“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转变。

我们创新指导型服务、服务型执法——对初创型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内部治理体系,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指导;对成长型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精准监管,推行跨部门联合帮扶整改,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对成熟型企业,将检查频次与企业内部治理体系运行情况挂钩,推行少检或不检;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包容监管方式,既留足创新发展空间,又防止失管、漏管。

还有“预约式”指导服务。去年7月以来,企业通过“浙里办”、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等提出预约申请,部门组团上门,运用政策辅导、教育提醒、警示告诫等,及时帮企业整改风险隐患。2024年,各地累计收到企业预约申请10267件次,指导帮助整改风险隐患7794个。针对一罚了之、天价整改等问题,采取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等措施,特别是在罚后整改阶段,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明确整改标准与步骤等,联合指导帮助企业以最低成本整改到位。

记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也是民营企业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浙江有哪些举措?

答:近年来,浙江落实“民营经济32条”,全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其中,将是否符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作为评估内容之一。2024年7月以来,累计完成各类政策评估80余件,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和风险提示400余条,对2项政策出具暂缓出台的评估意见。

在企业关注的招投标领域,浙江出台《关于进一步构建规范有序招标投标市场的若干意见》,推动“评定分离”改革试点提质扩面,开发建设全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全面贯通项目建设“标前-标中-标后”全流程信息数据,健全招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清理招投标领域规范性文件112件。

我们还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全省统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长三角”平台等形成互联互通的信用网络体系。在市场监管、公安等40个领域,实施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重点解决企业上市、融资等事项证明多与证明难问题,并上线“浙里信用服务”应用,提供查信、用信和增信3类服务,2024年以来,信用修复办理33.1万件,助力授信12.7亿元,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三部门组织实施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工作 人民财讯9月10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10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的通知》,组织实施2025年保险补偿政策资格审定和资金申请工作。支持范围包括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支持范围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
  • 改革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韩国股市创历史新高 韩国KOSPI指数在9月10日亚太早盘,重新站上3300点,创下四年新高。午盘开盘后,继续拉涨再创历史新高3317.42点,日内涨幅达到1.75%。权重股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SK海力士股份有限公司(SK Hynix Inc.)涨幅最大。对韩国企业治理改革的乐观
  • 人工智能城市竞赛,“万亿俱乐部”跑得最快:20城出台政策,拼算力拼场景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近日,温州举行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会上挂牌成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局。这是浙江首个人工智能局,也是全国首个市级的人工智能局。不止如此。当日,温州还发布了《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多个文件,明确表示要在制造、医疗等领域推动
  • 免密支付乱象调查:“一键开通”变“一直扣款”,有人被扣款上万元 日,话题“一定要关闭免密支付和自动扣款”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多名网友反映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后遭遇盗刷,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出现多笔不明扣款,损失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免密支付是指用户在进行支付时,无需输入密码或进行其他认证,直接完成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旨在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但这份“无需验证
  • 保康:夜市招聘送岗位 创新服务稳就业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满、张运慧) 9月2日晚,保康县人社局在沿河公园举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暨夏日星光夜市”招聘活动,将就业政策宣传与夜市经济巧妙结合,广大市民在夏夜凉风中轻松选岗位、学政策,实现休闲与选岗两不误。晚上7点,各企业招聘展位前人头攒动。求职者手持简历,与企业代表交流薪资待遇、职业
  • 消费贷贴息政策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教你领消费贷“国补” 根据财政部、商务部等4部门的最新政策,从9月1日起,消费贷贴息政策将正式落地实施,我们消费者个人如何才能领到这个红包,享受消费贷“国补”呢?来源:央视网
  • 漳泽农商银行以“整企授信”为钥解锁助企发展新路径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漳泽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坚持做好“五个统筹”,以“六个实现”为战略目标,在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下功夫、出实招,聚焦普惠金融,不断提升信贷服务整体质效,全面开展“整企授信”活动,着力提升授信覆盖面,持续为“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奋
  • 潍坊经济开发区“三剂良方”护航企业合规发展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开好“三剂良方”,切实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引导和助力企业合规经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税动能”。政策滴灌润泽企业发展沃土“税务人员不仅帮我们厘清了政策适用边界,还指导我们规范归集研发费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