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对话学者丁亚平:《义勇军进行曲》首版“口音感”很接地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0 15:15:00    

1935年4月15日清晨,年轻的作曲家聂耳从上海坐邮船前往日本,好友郑君里等人悄悄目送他远行。大约在4月末5月初,聂耳把电影《风云儿女》的歌谱完成稿《义勇军进行曲》从日本寄给司徒慧敏。5月24日,《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首与时代民众产生共鸣的歌曲由此传唱开来。

除了国人熟知的“田汉词、聂耳曲”,它的创作隐藏着广东人的身影。《义勇军进行曲》首版唱片灌制在上海百代公司完成。参与灌制的司徒慧敏、顾梦鹤、郑君里、盛家伦,均是广东人。因此,歌声中“还夹杂着一些广东语音”。

今年5月,《义勇军进行曲》迎来发表90周年的日子。南都、N视频记者从史料文献里爬梳剔抉,寻找这首诞生于上海的救亡歌的广东缘分和声声回响。日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丁亚平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解析该曲的时代特征、创作特点和历史意义。

丁亚平提到,首版唱片的“口音感”反而让人觉得特别接地气,有一种非常真实的在地温度。此外,他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当时的传播甚至超越了影片《风云儿女》本身,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并不多见的例子。时代情绪的浓缩、音乐语言的感染力以及媒介传播的放大效应,由于三个层面的力量形成共振,才产生了深远的效应。

丁亚平。

【对话丁亚平

一种方向感的唤醒

南都:《风云儿女》《义勇军进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否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其创作的特点?

丁亚平:电影《风云儿女》上映于1935年,当时正是国家面临空前民族危机的时期,日本侵略步步紧逼,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这部影片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由许幸之导演、田汉编剧,集结了当时不少左翼文化人,他们的创作初衷,并不是简单地塑造几个人物、讲一个故事,而是希望通过影像唤起观众的民族意识,用电影介入现实。

当年报刊杂志刊登的歌谱。

影片的结构采用“双线并进”,一方面,主人公辛白华原本是个有点消沉的文人,后来因为朋友的牺牲而觉醒;另一方面,他的朋友梁质夫从一开始就坚定信念,投身抗战。这种双重结构强化了“觉醒”这一核心主题,强调国家不保、个体无安的历史紧迫感。《风云儿女》在那个年代,不只是电影,更像是一种方向感的唤醒。

而影片中最重要的亮点,毫无疑问就是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最早是田汉在写剧本的时候,为男主角辛白华写的一段长诗中的最后一节。当时剧本还叫《凤凰涅槃图》。但没过多久,田汉就被逮捕入狱。夏衍接手完成了分镜头脚本,定名《风云儿女》。

也是这个时候,聂耳主动找到夏衍,提出要为这首歌谱曲。他接过歌词后很快完成初稿,并在被党组织安排赴日避难期间,带着这首歌去了东京,最后把修改后的定谱从日本寄回国内。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歌曲的号召力与情感穿透力,聂耳还对结尾做了修改,比如我们今天熟悉的那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就是修改后的结果。《义勇军进行曲》不但是电影里的情绪高点,后来很快成为全民传唱的抗战号角,它之所以能迅速走出银幕,广为传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形式和内容上都足够有力量,能真正触动人心。

从今天回看,《风云儿女》已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那一代电影人集体回应时代的努力和结晶。而《义勇军进行曲》的出现,更让这部作品具备了一种穿透电影本体、直接介入历史命运的象征意义。

时代情绪的浓缩

南都:音乐在电影中颇起到作用,时人也有认为歌声好过电影表演,能否介绍此歌曲为何能够产生如此巨大影响?

丁亚平:确实,《义勇军进行曲》当时的传播甚至超越了影片《风云儿女》本身,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并不多见的例子。我觉得它之所以能产生这么深远的效应,归根到底是三个层面的力量形成了共振:时代情绪的浓缩、音乐语言的感染力以及媒介传播的放大效应。

首先从歌词来说,田汉以极为凝练的方式捕捉了当时整个民族的情绪状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样的语句已不再只是诗,而是一种战斗口号,道出了当时千万普通中国人最真实的内心声音。

聂耳。

其次是旋律。聂耳吸收了西方的进行曲结构,同时又加入中国人熟悉的节奏感和旋律走向,这样就使这首歌既有力量,又容易被记住、被传唱。参与首版录制的顾梦鹤、司徒慧敏、郑君里等人是广东籍,所以这一版的《义勇军进行曲》其实带着比较浓的南方口音。不过这种“口音感”反而让人觉得特别接地气,有一种非常真实的在地温度。

当时《大美晚报》有一段评价我印象很深,它说:“这曲调,可以使我们从消极的生活中急进,萎靡的陷阱里奋起,在民族危机的当前,却是一种惕励的兴奋剂!”形容得非常贴切。

最后就是媒介传播的力量。《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便从银幕走进街头巷尾、走入课堂、登上广播,它从一首电影歌曲变成抗战歌曲,最后成为国歌,完成了一个非常罕见的跃迁。在这个意义上,它的力量早已超越艺术的美感维度,而成为一种激发民族情绪、唤起国家认同的文化召唤机制。

使命意识与现实回应

南都:由电影而诞生国歌,这种历史机缘可能后来者难以想象。时隔90年,当时的电影和音乐人的创作过程,对当下文艺有何启迪?

丁亚平:《风云儿女》与《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是中国电影史上少有的将政治性、历史性和艺术性三者高度统一的范例,它们为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第一,文艺从来不只关乎情感的表达,更是介入时代的一种方式。《风云儿女》《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者所面对的,是民族危亡的历史现实。他们的创作并不以形式美感或结构完整为首要目标,而是源于深切的使命意识与现实回应。这种“被迫发声”的姿态,使作品天然地承载了历史重量。这对我们今天有很大启发。现在的文艺创作处在一个多元而活跃的市场环境中,有时很容易被话题性、流量或技术包装牵着走,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往往还是来自创作者对时代的深切体认。这种创作动因并不靠技巧取胜,更不是可以伪装出来的。

百代唱片《义勇军进行曲》早期版。

第二,这也提醒我们重新理解“集体创作”的价值。当时的左翼电影人、音乐家、文化人之间,其实并没有特别清晰的分工界限,他们更像是一个“战斗的共同体”。大家带着共同的立场、共同的目标去完成一部作品。这种协同精神对当下的文艺创作是很大的提示。现在的创作往往是剧本归剧本、配乐归配乐、美术归美术,每个环节分割得很清晰,但真正打动人的作品,往往来自一种统一的表达意志,哪怕它未必完美,但整体气质是通透的。

第三,重新理解电影和音乐的关系。在那一代创作者看来,音乐不是电影的“配角”,而是叙事的一部分,是激发观众情绪的核心动力。反观现在,虽然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音画结合却缺乏了那种情感穿透力。怎样重新唤醒观众对“声音”的信任,让音乐真正成为电影叙事的一种力量,这也是今天很多创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最后,我们常说,文艺要植根生活、扎根人民。《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或许告诉我们,更深层的“植根”未必在于题材的选择,而在于创作者是否真正动情于人民的命运。正因如此,《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看到,当创作者真正把自己放在时代的洪流中去思考和创作,文艺才会有回应历史的能力。当这种与时代血脉相连的创作意识成立时,一首电影插曲便不只是作品的一部分,而能穿越时间,走进历史深处,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声音。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马辉

相关文章

  • 纵横巷陌是大戏 龙跃初夏的傍晚,一个陌生电话打来,我满心狐疑地接听了,是几十年前的老朋友李老师,记得他住长沙湘春路一个小巷子里,以前常来往的。电话里,他说请我明天去他那里看热闹,什么热闹他卖关子不说。接完电话,心里猜测不定。不速的邀请,使开福区的巷陌在我心里重又鲜活起来。在电视台时,每期节目委托李老师的团队制作,我
  • 万达电影:从“电影”到不止是电影 人们所熟知的万达电影,正在快速改变。2024年以来,万达电影一方面积极推动组织扁平化、专业化、协同化,取消总部南北区运营中心,将30个经营区域精简为10个,建立发行、市场等各业务的垂直管理体系等,大幅提高内部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万达电影的经营策略相比以前更加靠近消费者。影院空间从单一的“观影”,转向
  • 太原专家提醒:孩子“躺平”不上学 不是叛逆是求救   “妈妈,我真的不想上学了。”有多少家庭被孩子的这句话狠狠刺痛。近年来,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明显增多,从逃避作业到拒绝踏入校门,孩子的“躺平”让家长焦虑又无措。6月13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学习困难门诊主任、主任医师郝爱珍提醒,厌学不是叛逆,而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家长要高度重视,早发现
  • 挖掘情绪价值的经济价值(来论)   曾经山间无人问的野蘑菇,摇身一变成了“山珍宴”;过去“不当吃不当穿”的鲜花,如今撑起百亿元年交易额……品一锅菌、买一束花、逛一座城,要问云南文旅的成功密码,一定少不了“情绪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简而言之就是获得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仅关注性价比,也开始在意“乐
  • 短剧“一胎99子”剧情被吐槽离谱, 已被平台下架 近日,在某热播微短剧中出现“1胎99子”剧情相关话题引发网友关注根据剧情,女主意外怀上“龙种”并在临盆时出现超自然现象最终诞下99个孩子这部短剧共68集截至15日18:00在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4500万据蓝鲸新闻报道截至15日晚间该短剧已在短视频平台下架由于情节过于离谱以至于有网友觉得动不
  • 别被短视频“剧本杀” 作者:霍旻含骑手送餐超时,惨遭顾客殴打;外地摊主做生意,被本地人排挤欺负……看到这样的短视频,你是否忍不住打抱不平?然而小心,它们可能是“剧本”。今年2月,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其中包括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打击虚假摆拍、虚假人设、虚假营销、炒作争议性话题等问题。整
  • 从玲娜贝儿到拉布布,年轻人究竟需要什么情绪价值 澎湃新闻 被称为“塑料茅台”的Labubu彻底火了。不久前的端午假期,笔者就见识了二次元潮玩店里年轻人排起长龙的景象,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你一定能买到心仪的Labubu,因为抽中盲盒隐藏款的幸运可不是人人都有的。Labubu何以成为顶流?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情绪价值”。确实,一代年轻人有一代年轻
  • 以《狮城山海》破局 郭靖宇的“破界”与“守心” 郭靖宇 编剧、导演、监制,因主攻传奇剧,被网友誉为“传奇剧王”,本人及作品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多个奖项。代表作品:《刀锋1937》《铁梨花》《勇敢的心》《最美的青春》《小娘惹》《火蓝刀锋》《射雕英雄传》《灵魂摆渡》系列、《唐朝诡事录》系列等。近日,短剧市场杀出一匹“黑马”。由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