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情系高原教育 点亮学子梦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1:01:00    

援藏教师刘艳(右)指导隆子县中学教师白玛拉珍上公开课。

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北京援藏教师马潇雅上语文“双师”课《中华同源》。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

北京、拉萨学子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试验田开展创造性劳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

北京中关村四小教师到拉萨实验小学给师生上数学示范课并开展教研活动。拉萨市实验小学供图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2022年以来,中组部、教育部组织动员援藏省市、高校扎实推进教育援藏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巩固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果,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大教师队伍保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系统安全长效机制。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全力支持、生活上高度关心教育援藏干部人才,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如今,西藏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各方面素质显著提升;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持续赋能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西藏现代化建设;西藏职业教育发展屡创佳绩,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稳步推进。

“组团式”援藏——

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2024年夏季,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教室内,悠扬的《长江之歌》音乐传出,40名西藏学生正在沉浸式学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课。教室的多媒体屏幕上,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的一个班级也在同步学习。距离3000多公里的两地学子,跨越千山万水,同上一堂课。

这是第十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支援西藏基础教育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第十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以“省市包校、结对共建”为基本措施,以实现“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为标准,建立区内外融合教师双向交流机制,由17个省(市)(含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选派了471名(含中途轮换)教师对口支援西藏七市地21所学校,推进西藏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坚持“三个围绕”,促进“三个交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师生交融;围绕“促进教育援藏团队与受援学校团队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援藏团队内部深度融合”,促进团队交融;围绕共建共享,促进成果交融。

——坚持“三个注重”,促进受援学校内涵发展。注重将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引入受援学校。21所受援学校先后新增、调整、完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506项;注重教研引领,发挥援藏教师示范作用,推动各受援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注重名师引航,促进教师成长,打造“京藏宏志班”“影子校长”等援藏教育品牌57个。

——打造“三个基地”,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立足受援地实际,明确各对口支援省市的援助方式、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具体内容,明确支援省市牵头学校,实现对口支援省市、学校、团队与受援市地学校同频共振、通力协作,打造高质量教学示范基地;组织当地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公开课示范课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高质量教师培训基地;邀请援藏教师开展新高考分科专题讲座,积极帮助受援学校完善课程体系,开展多项课程改革试点项目,打造高质量学科建设基地。

——抓好“三个结合”,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结合教育实际,通过“请进来”言传身教,和受援学校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新老结对、课程结对等活动,帮带当地教师445名、团队53个;结合教师需求,通过“走出去”虚心求教,先后选派666人次当地教育骨干人才赴对口支援省市学校跟岗培训学习;结合智慧教育,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有机融合。

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

锚定振兴高等教育目标

“对口支援23年来,西藏大学工学院从开始的西南交通大学‘输血造氧’逐步转变为现在的自我‘造血制氧’。”在对口援藏30周年暨教育部高校团队对口支援西藏大学2024年度例会上,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平平表示。

20多年来,西南交大选派援藏教师200余人次,将藏大师资培训纳入本校师资培训体系,帮助藏大工学院建设多个系、专业、硕博点,与藏大联合培养本科生401人、研究生50余人,与藏大异地同课堂,援助藏大建成了交通设施模型等10余个实验室。

无独有偶,像西南交大这样大力支援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校还有很多。2022年以来,各对口支援高校以振兴西藏高等教育为己任,以人才培养工作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大对西藏高校的支援工作力度。西藏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不断赋能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对口支援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原科学技术”两大学科群,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方向凝练、学科布局调整优化、学科评估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人才培育协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对口支援高校聚焦西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积极开展博士学历师资培养、教师研修、干部培训、导师互聘等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和干部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2+1”等联合培养。

——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探索建立科研平台共建共享机制、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建立一批重点科研平台,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等方面取得突破,助推高校科研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集团式”援藏——

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在集训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以后学习起来,也要以这样的规范标准要求自己。”西藏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说。

学生的严于律己离不开他们的老师——北京汽车技师学院援藏教师裘震的辛勤付出。在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赛项备赛过程中,裘震带领学生在细节上不断精进技术,每天下课后集训两小时,有时训练到深夜。最终,裘震指导的学生获得西藏自治区第一届技工(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赛项第三名。

放眼全区,2022年以来,各对口支援职教团队凭借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及人员等支持,致力于为西藏培养高素质的劳动技能人才,大大提升了西藏的职业教育水平,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支持受援学校专业发展;帮助受援学校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做大做强品牌特色专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职教在职援藏教师12人,受援学校主动派出教师到各支援学校通过基地培训、跟岗锻炼、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参加培训,有些援助学校组织培训教师参加技能考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

——强化对口帮扶机制。继续落实好东中部职教集团、民办本科学校对口支援西藏中等职业教育的帮扶机制,20所民办本科学校和职教集团原则上按照“二对一”的关系对口支援西藏8所职业技术学校。充分利用支援方的优质教学、实训资源,帮助受援学校共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互派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改善办学条件。招收一定数量西藏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为其在内地实习就业等提供方便。

改变西藏面貌,根本要靠教育。下一步,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和援藏省市、高校将一如既往支持西藏教育事业,在深化教育援藏机制、探索教育合作模式、推动智力援藏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开创西藏教育新局面。(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王超

相关文章

  • 情系高原教育 点亮学子梦想 援藏教师刘艳(右)指导隆子县中学教师白玛拉珍上公开课。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北京援藏教师马潇雅上语文“双师”课《中华同源》。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北京、拉萨学子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试验田开展创造性劳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北京中关村四小教师到拉萨实验小学给师生上数学示范课并开展教研活动。拉萨市实验小学供图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来源:人民日报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传递真理力量,又充满情感温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期待;在实践中探索陪伴式教学,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同行人。用心用情做学生的知心人,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知道他们在想什
  • 山东这所高校,为何如此拥抱AI? 中国古代山东最早的木匠是谁?不是鲁班,是轮扁。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
  • 国际原子能机构高度肯定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高敬)记者11日从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获悉,今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高度肯定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多项良好实践和业绩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11日
  • 太原中考成绩揭晓 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   7月10日,太原市招考中心发布消息,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揭晓,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市招考中心发布了相关事宜。  7月11日起,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网址:http://www.sxkszx.cn)“山西省中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或通过“我的太原”手机App查询本人成绩;
  • “鄂州⇌拉萨”开通,花湖机场实现国内货运航线网络全覆盖 7月10日清晨06:58,顺丰航空O36941航班从花湖机场腾空而起,飞往拉萨贡嘎机场,标志着“鄂州⇌拉萨”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至此,除台湾省和澳门特区外,花湖机场国内货运航线已实现省级行政区域全覆盖。飞往拉萨的全货机正在装载货物。通讯员王星予 摄“鄂州⇌拉萨”航线由B757-200全货机执飞,主力货
  • 张格萍任海关总署党委委员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9日综合报道 海关总署官方网站“领导成员”栏目近日更新显示,张格萍任海关总署党委委员。
  • “一刻登机”服务来了!南航广州至北京大兴航线可15分钟乘机 7月8日起,南航在广州-北京大兴往返航线推出“极速一刻 自在登机”(以下简称“一刻登机”)服务,此航线取消了值机柜台停止办理手续(值机截载)的时间要求,只需在航班登机口关闭前,即航班计划起飞时刻之前15分钟完成安检并抵达登机口登机即可。该服务从旅客需求出发,通过智能化技术升级及业务变革,打破国内民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