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玲娜贝儿到拉布布,年轻人究竟需要什么情绪价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20:05:00    

澎湃新闻

被称为“塑料茅台”的Labubu彻底火了。不久前的端午假期,笔者就见识了二次元潮玩店里年轻人排起长龙的景象,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你一定能买到心仪的Labubu,因为抽中盲盒隐藏款的幸运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Labubu何以成为顶流?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情绪价值”。确实,一代年轻人有一代年轻人的流行,当代年轻人身处紧张、焦虑的现代生活,格外渴求从潮玩中获取“治愈感”。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不妨回想一下,曾经同为潮玩顶流的玲娜贝儿留给公众的突出印象是什么?没错,是“萌”。粉色的皮毛、蓝色的大眼睛,辅以扮演者的生动表演,比爱心、摇尾巴……无论是主题乐园的现场互动,还是和玲娜贝儿有关的短视频、表情包,“萌”是这一IP的一大特点,也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正中年轻人下怀。毕竟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都喜欢看些可爱的、令人愉悦的事物。

但是,Labubu恐怕无论如何也难以和“萌”联系到一起。超长耳朵、坏坏笑容,还咧嘴露着一排尖尖的小獠牙,要不是在后期设计中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调整,Labubu可能连“丑萌”都称不上。然而事实是,它很火,而且火爆的程度有超越玲娜贝儿的趋势。

一种解释是,年轻人不再追求某种标准化的审美,而希望通过潮玩形象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仍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天下之大,稀奇古怪的潮玩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火的是Labubu?

其实,玲娜贝儿和Labubu的形象看似相差千万里,但不是没有相似之处。和迪士尼拥有的众多经典形象相比,玲娜贝儿没有独立的故事线,人物设定也不甚清晰,主要依靠和粉丝的互动让自身内涵变得丰满和立体。而Labubu的身世来历更是“神秘”,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描绘它的故事。

就此而言,从玲娜贝儿到Labubu,它们的走红都符合后现代文化的特点——人们不再将社会文化视为自然而然的、既定的,而是认定它是历史过程的产物,因而能够被改变或转型。年轻人对“个性”的强调,本质就是对多元性和多样化的颂扬,哪怕是作为精神陪伴的潮玩,也不应该是被事先设计好、规定好的标准化工业产品。

年轻人总是倾向于拒绝任何“普遍化”的社会文化,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处于隔绝、孤独的处境中。必须认识到,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我们的想象力和实际欲求源自他人,经过包装和赋值,商品拥有的符号内容意味着一种身份认同,更是不同独特主体得以交往的“通行证”。

换句话说,年轻人从潮玩中得到的情绪价值绝不仅是“治愈感”,而是一种“对话”和“理解”——自我的品味得到赞美,自我的审美得到认同。

在这条道路上,Labubu无疑比玲娜贝儿走得更远,也更为激进。玲娜贝儿已经呈现出一定“自由想象”的空间,但它仍然无法彻底摆脱既有IP的影响,必须利用“萌”“可爱”等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向目标群体输出迪士尼文化。而Labubu具有更加明显的“在地性”,即更容易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特点,实现无缝连接。

在海外市场,labubu也非常火爆,受到众多娱乐明星和年轻消费者追捧。事实上,从2018年布局海外并逐步推动全球化战略以来,泡泡玛特的业务版图已遍及全球近百个国家及地区。

不难想象,如何在设计环节融入更多本土元素,搭建沟通桥梁促进文化交流,严格遵守当地市场规则,逐步与海外消费者建立信任,既离不开“长期主义”的坚持,更需要对于“他者”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很多人此前甚至并不知晓Labubu来自一个中国品牌,恰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秉持的包容性,正是推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懂Labubu的走红,不仅是对Z世代情绪表达需求的理解,也是对“中国文创产业何以走向世界”的又一次生动阐释。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

相关文章

  • 雅迪717全球骑行节:变身年轻人PARTY,嗨玩一夏正当时 7月18日-7月20日,雅迪第九届717全球骑行节嗨翻全球。这场以“FUN开去骑”为主题的夏日嘉年华,深度融合音乐、骑行、潮玩与社交元素,为全球用户奉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欢腾盛宴。雅迪717全球骑行节不知不觉已走过9年,今夏的“骑一骑”之约更是玩出新高度。活动现场星光熠熠,集结了汪苏泷、陆虎、朴树、颜
  • 女子穿新泳衣游泳走光,质疑设计不合理,商家回应:不是专业泳衣,只能下水拍照 7月12日,据解码新闻报道,有消费者发帖爆料,穿着新购买的连体泳衣游泳时不慎走光,发现走光的那一刻感觉无比羞耻。消费者找到门店客服投诉质疑泳衣设计不合理,前胸部分一边高一边低,不可能在游泳的时候遮挡住胸部。没想到,客服竟对此回应称:泳衣不是专业泳衣,只能下水拍照,并且主要标题已写明是‘海边度假泳衣’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来源:人民日报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传递真理力量,又充满情感温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期待;在实践中探索陪伴式教学,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同行人。用心用情做学生的知心人,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知道他们在想什
  • 太突然!知名烘焙品牌被曝11家门店关闭!多地有门店 曾几何时,作为初代网红品牌,“面包新语”也曾风靡一时,老远就能闻到其四溢飘散的面包香味,每家门店都是火爆排长队。公开资料显示,“面包新语”由新加坡人郭明忠创办,于2000年在新加坡正式成立,以投资开设精品面包蛋糕连锁店为主,BreadTalk已将业务发展到了中国、印尼、菲律宾、科威特、马来西亚等国家
  • 晨读|王小峰:只有流量,没有音乐 我曾经在《三联生活周刊》做过记者,同时还负责写一个音乐专栏。记得是2006年的某一天,我们主编朱伟提醒我:“那个音乐专栏你已经两期没写了。”我说:“在没有音乐的年代,还写音乐是可耻的。”当然,这是句玩笑。但我当时心里真的认为音乐已死。那时候最热闹的是选秀。我记得2011年英国乐评人西蒙·雷诺兹出版了
  •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在尼山,对话世界文明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7月10日闭幕在尼山,对话世界文明本报记者 李 波 肖家鑫图①:尼山讲堂外景。王 超摄图②:学者们在交流讨论。杨国庆摄图③:学者们在听学术报告。杨国庆摄图④: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现场。本报记者 肖家鑫摄图⑤:尼山旅游度假区鲁源村。宋大壮摄图⑥:尼山旅游度假区鲁源村一
  • 融合消费形式多点开花,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 暑期是文旅消费的传统旺季。为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份至8月份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据悉,暑期消费季期间,各地将围绕消夏避暑、滨海度假、观演赏剧、赶集看展、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暑期文旅消费热点,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近期,
  • 信息能否“一键迁移”,事项如何跨区域通办——纳税人跨省份迁移便利吗 来源:人民日报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过去,跨区域特别是跨省份办理涉税事项,对于不少纳税人是件既跑腿、又费心的事。如今,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跨区域办理方便了吗?企业跨省份迁移后,遇到“水土不服”怎么办?请看本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