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很多人带着孩子走进商场、汽车4S店,有的家庭准备换家电,有的想换车。推动顾客将商品带回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于消费者而言,拿自家的旧产品去换购新商品,政府有一定的补贴,更加乐于买单。
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牛鼻子”,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元素。以旧换新政策如同一把钥匙,精准打开了市场增长的新空间。截至7月23日,全省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超108亿元,撬动消费额超828亿元。
以旧换新刺激了消费需求,更换出了品质生活新体验。
从节能环保角度看,曾几何时,有的人秉持“旧彩电、旧冰箱、旧空调坏了还能修修再用”的理念,却不知旧家电待机能耗已是新产品的若干倍;老旧汽车不仅能耗高、污染大,保养维修费用也高。而以旧换新则腾挪出很大换代空间,新产品多是新能源、新材料等,能耗更低。比如,在汽车市场,很多人选择了新能源汽车,节省了部分开支。
从舒适角度看,家电和汽车更新换代能提升生活的舒适度,政策的实施让更多家庭能够及时更换老产品,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感和便利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甚至冰箱、彩电、沙发等正成为常规配置,而且电动汽车的静谧性普遍优于燃油车,乘坐起来更舒适。在家电市场,购买功能更强的产品成为主流,新手机运行速度更快,新电视画面更清晰。
从智能化角度看,真金白银的补贴,不仅让消费者愿意换、有得换,还让他们换得好。当下,很多新能源汽车配备了自动泊车、智能导航、智能语音系统等一系列智能技术,使驾驶过程更加轻松便捷。很多人通过以旧换新,换来的智能电视支持手机投屏功能,手机则实现了对汽车和家电进行操控等功能,让广大消费者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以旧换新的便利程度,关乎群众的消费体验。
因此,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需要持续优化流程,发展“互联网+二手”等新模式,让以旧换新的链条更短、成本更低,让消费者的体验更优。还要针对互联网平台制订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明确互联网平台在旧物回收、新品兑换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引导其积极参与绿色环保行动。此外,还要推动二手物品交易和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二手物品的鉴定、评估、分级等相关标准,并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纠纷解决机制,让消费者后顾无忧。
以旧换新在改善人们的生活,但要避免旧产品被一弃了之,成为环境的污染源。
打通资源循环利用的堵点,促进形成“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的绿色闭环,持续壮大绿色循环经济,也是以旧换新的价值所在。比如,在旧家电处理领域,相关方面提倡发展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通过预拆解、多重破碎、三级分选等流程,让旧家电进入到循环利用的下一个阶段。资源利用链条的畅通,对于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需要的。
价格“香”,流程快,绿色环保,借助以旧换新的实惠政策提升生活品质,正当时。(赵 建)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