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试验田结出“科技果”——阳曲县“博士小院”团队的助农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06:37:00    

当实验室的游标卡尺遇上果园里的果实,当博士的笔记本记满果树的“生长日记”,会发生什么?在阳曲县田间地头,山西农大果树所的博士团队用行动给出答案——他们带着“科技工具箱”扎根果园,给老果树换发型、为土壤补营养、为梨树解束缚。这场始于“博士小院”的智力助农实践,正让阳曲县的果园变成科技兴农的试验田。

果树换了“新发型”

“果树和人一样,得剪剪‘刘海’才精神。”在阳曲县北留村的苹果园里,杨盛博士带领团队拿着修枝剪,给果农演示高光效树形改造。这片种了十几年的老果园,曾因枝条长得乱七八糟,阳光照不进、养分跟不上,结出的果子一半青一半红,卖不上价。博士团队来了之后,先给果树“做体检”:哪些是过密枝,哪些是病虫枝,哪些枝条在“抢营养”,杨盛博士一边寻找,一边为果农讲解。然后他拿着修枝剪“下狠手”——疏除过密枝给果树减负,剪掉病虫枝给果树治病,树干落头则给果树换发型,让阳光能均匀地洒到每片叶子上。除了剪枝外,博士们还教大家疏花疏果。“就像养孩子,多了养不精。”杨盛博士蹲在果树下,手把手教果农算“负载量”。几个月下来,果园变了样:曾经挤成一团的枝条变得疏密有致,枝头的果子个个“肤色均匀”。数据不会说谎——果实着色均匀度提升30%,以前卖不上价的“阴阳果”少了大半。博士的“手术刀”,为果子剪出了高颜值。

桃树吃上“营养餐”

土壤是果树的“胃”,“胃”不好,果子的气色怎么好?在录古咀村的桃园里,杨盛博士团队的土壤改良方案正在见效。曾经这片桃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只有1.2%,结出的桃个头小、甜度低,连病虫害都比别处多。但博士们的“药方”很实在——给土壤“加餐”。他们带着果农种“果园草”,草长高了割下来埋进土里,就成了天然有机肥;在树盘铺地布,既能保墒又能抑制杂草,腐烂后还能当肥料。沃土增肥,慢慢把“板结胃”调成“健康胃”。病虫害防治也换了新思路。以前果农见虫就打药,现在博士们教大家辨虫下药:挂黄板粘蚜虫,用性诱剂诱杀桃小食心虫,实在要用药,也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药”。如今的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2%涨到1.8%,病虫害防控效率提高2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了近三成,枝头的桃沉甸甸的,咬一口汁水四溅,博士的营养餐,让桃子吃出了精气神。

梨树练起“瘦身术”

“果树也怕‘虚胖’,枝条太密反而长不壮!”在芦家河村的梨树采摘园里,李俞昕博士正拿着修枝剪,给果农演示“精准瘦身”技术。这片果园曾陷在“多枝即多果”的误区里:果农们舍不得剪枝条,觉得枝繁叶茂才能多结果,结果枝条层层叠叠像盖了层厚被子,阳光压根儿钻不进内膛,梨树成了“闷葫芦”——挂果稀稀拉拉,果子又小又涩,产量一年比一年低。博士们来了,先给梨树“松绑”。“不是枝越多越好,得让每根枝条都晒到太阳、喝到养分。”他们带着果农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给树冠“开天窗”,阳光瞬间能洒满果园。不光剪枝,团队还搞起“全方位调养”,在60亩示范基地里,推广老梨园提质增效、沃土增肥、绿色防控等技术,给土壤喂“有机肥餐”,用黄板、性诱剂对付害虫,硬是把“粗放管理”调成“标准化模式”。效果来得实实在在:示范梨园亩产突破1250公斤,技术还辐射到周边300亩果园。“今年的梨子像喝足了营养液,个头比去年壮实一圈,甜度噌噌涨。”果农们开心极了。博士的“瘦身术”,让梨树甩掉负担,结出了“精致果”。

这场果园的科技赋能,正是阳曲县“博士小院”用科技为乡村振兴“塑形焕颜”的生动实践。山西农大果树所博士团队以科技为“利器”、土地为“画布”,让果园完成了从“普通长相”到“精致品相”的升级,更培育了科学种植的“审美理念”。未来,科技兴农将在更多阳曲乡土扎根结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的焕新动能。

记者 李杰华 通讯员 刘 蓉


来源:太原日报

相关文章

  • 让试验田结出“科技果”——阳曲县“博士小院”团队的助农实践 当实验室的游标卡尺遇上果园里的果实,当博士的笔记本记满果树的“生长日记”,会发生什么?在阳曲县田间地头,山西农大果树所的博士团队用行动给出答案——他们带着“科技工具箱”扎根果园,给老果树换发型、为土壤补营养、为梨树解束缚。这场始于“博士小院”的智力助农实践,正让阳曲县的果园变成科技兴农的试验田。果树
  • 德州公交发布最新通告! 德州公交发布通告因三八路(新湖大街至解放大道路段)新建污水管道围挡施工根据当前道路施工及车辆通行情况结合实际运营7月23日起2路在原绕行基础上继续绕行132路临时绕行具体如下2路火车站至公路超限检测站冀鲁界方向临时绕行路线:火车站、迎宾大街、东方红路、解放大道、天衢路、湖滨大道、三八路、德兴大道、大
  • 临渭区孝义镇早酥梨陆续上市 7月18日,记者在临渭区孝义镇明星村的酥梨代办收购点看到,工人正忙着分拣、装箱、打包,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的酥梨鲜嫩多汁、酥脆可口,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深受市场青睐。”正在一旁忙碌的果农李水龙说,村上共种植酥梨600亩,代办点每天收购2万余斤,主要销往湖北、四川等地。来自湖北的客商
  • 桓台县:科技赋能三夏迎丰收 【来源:大众日报】正值三夏农忙时,桓台县30多万亩小麦进入集中收获期。在中化现代农业(桓台)技术服务中心大田,联合收割机与玉米播种机协同作业,收割机完成一片麦子的收割,播种机便紧跟其后,将玉米种子埋入土中。遍布田间的滴灌带如毛细血管一般,通过施肥机控制器或手机远程控制,将科学配比的水肥源源不断地输送
  • 港澳博士参访山东 共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中新网济南6月12日电(李明芮)“当深入探访山东大数据、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后,我直观感受到山东与香港在前沿科技领域蕴藏着无限的合作潜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大学博士生刘东尧说,他希望利用山东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政策支持,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造福人类的科技产品。6月12日,在山东济南,港澳博士
  • “耕”新记——从春耕看“梨树模式”的成效与启示 机声隆隆,春耕启幕。如何让“耕地中的大熊猫”既守住生态底色又捧出更多“金穗穗”?当秸秆覆盖的田垄上种下丰收的种子,当免耕播种机的辙印不断延伸,这场始于一个东北小城的耕作革命,正为吉林黑土地的永续利用书写着答案。从30亩到8000万亩的生态觉醒春耕时节,地处黄金玉米带的梨树县田间地头一片忙碌。近一段时
  • 【麦积红果记 花牛新答卷】“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果园项目落地麦积区 助力花牛苹果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开栏语:牢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前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天水花牛苹果产业蓬勃发展,即日起,麦积融媒特推出“麦积红果记 花牛新答卷”专栏,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报道,全面宣传区委、区政府关于果品产业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宣传麦积区做好果业品种保护和培育、品牌宣传与
  • 春日农事忙 4月15日,迁西县农民对果树进行管护。连日来迁西县农民抢抓农时对果树进行管护为丰收打好基础4月15日,迁西县农民对果树进行管护。4月15日,迁西县农民对果树进行管护。摄影报道丨王爱军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