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观察丨取消“坐班制”让湘潭基层干部回归为民本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01:00    

万楼街道桃源路社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邓伟 陈志成 湘潭报道

清晨的湘潭市雨湖区万楼街道桃源路社区,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崭新的便民服务台上。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闰萍正耐心地帮一位老人解决燃气欠费问题,这是她今天接待的第五位居民。

“现在不用等群众上门,我们主动去找问题。”杨闰萍笑着说,她手中的民情记录本已经记满了今天走访时发现的各种“小事”:张大爷养老金待遇确认要上门服务,小区缺少休息长椅,防范电信诈骗……

这样忙碌而充实的场景,正是湘潭市推进基层减负赋能后的真实写照。过去,像杨闰萍这样的社区干部,80%的时间都耗在了填表格、做台账、迎检查上,被群众戏称为“表哥表姐”。如今,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让基层工作焕发新生。

桃源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2024年以来,湘潭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理2.1万块违规挂牌,将市本级考核事项从65项压缩到1项,考核指标从1433个减为257 个。干部们终于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了群众。

走在社区里,墙上密密麻麻的牌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服务清单;干部们的谈话内容从“材料准备得怎么样”变成了“王阿姨的慢性病药送到了没有”。

2024年5月,雨湖区全面取消村社区干部传统“全员坐班”模式,每天工作时间安排1至2名干部在党群服务中心值班,其他人员开展下组入户、发展生产、协调矛盾等工作,重点走访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真正把时间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

桃源路社区每周一早上开碰头会,安排走访下户等工作。

“杨书记,社区食堂什么时候开啊?”“办理银行卡社区会统一组织不?”……走在社区的小巷里,杨闰萍沿路熟络地和居民们聊天,并就社区食堂等相关事宜进行一一解答。

原来,桃源路社区属于老旧小区,所辖居民60岁以上人口有500多人,占据了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几个月前,邓奶奶提出能不能在社区建一个社区食堂,方便老人就餐,我们听后马上征询民意加快落实。”杨闰萍说,社区第一时间积极向相关单位了解政策,并请求上级部门支持。

如今,社区食堂和社区服务中心的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装修的扫尾工作,预计今年5月中旬对外营业。“真的是太好了,6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8元就能吃两荤两素一汤,非常划算。”社区居民冯姨兴奋地说。

杨闰萍在居民家中了解群众实际困难。

上午的走访结束后,杨闰萍和小伙伴们又赶去参加“全科干部”培训。像她这样的社区干部,正在从“专科医生”成长为“全科大夫”。

2024年,雨湖区开展社区干部全科式培训班、乡镇街道举行社区干部治理员培训等,已累计培训干部4000多人次,实现基层干部全覆盖。与此同时,村社区干部报酬普涨,人身意外险、体检全覆盖等暖心举措,也让基层干部干得有劲头、有奔头。

“现在的干部,脚上有泥、手上有招、眼里有光,帮我们解决大小事情,他们就是我们的依靠,住在这里很温暖很舒服。”桃源路社区居民马莉的一句话,道出了这场改革的最大成效。从“疲于报表”到“脚下有泥”,湘潭的基层干部们正在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出为民服务的新天地。

记者手记

从“坐班填表”到“下沉服务”,从“被动接招”到“主动破题”,桃源路社区干部的切身变化,折射出湘潭基层减负的深刻变革。

随着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的推进,湘潭逐步建立起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的长效机制。同时全市设立25处基层减负监测点,设置减负“莲”线受理举报,交办督导问题89个,通报典型案例十起,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同时,湘潭市委组织部进一步规范湘潭市村干部轮流值班操作规程,固化村干部轮流值班的成果,明确值班人员和时间,实现周碰头、月小结,做好联系群众工作,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改革中,湘潭用实践给出了基层减负的最佳答案:减负不是减责,而是为了让干部更好地尽责;松绑不是放松,而是为了让服务更精准。

当干部们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卸下“无谓负担”,扛起“为民之责”,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正在变成最畅达的一公里。

相关文章

  • 筑牢基层信访基石 绘就和谐乡镇画卷——陕西彬州市北极镇扎实推进信访工作走深走实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陕西省彬州市北极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信访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拓渠道、强办理、重规范”,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能解决,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拓宽渠道:让群众“说话有门”。彬州市北极镇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标准化信访接待窗口,聘请2名老支书,全
  • 自驾北欧 追光北极⑩|芬兰波尔沃:在鹅卵石路上触摸时光的温度 图/文 张京明9月1日,从赫尔辛基驱车半个多小时,车窗外的城市轮廓渐渐淡去,波尔沃的红瓦木屋与蜿蜒河道便撞入眼帘。这座被称作“芬兰中世纪活化石”的小镇,最动人的不是风景,而是藏在街巷里的“时光共识”。踩着老城区的鹅卵石路缓步前行,脚下的石板带着岁月打磨的温润,却也留着自然的坑洼。同行的周正以前游览过
  • 津门湖谱写发展新篇章:蓝图照进现实,宜居宜业底色更足 今年以来,津门湖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保障上合组织峰会圆满举办为核心任务,以实现街道“1+3+6”发展目标和思路为目标导向,锐意拼搏、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门湖扎实实践,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
  • 重启开诊!上海知名医院官宣!4条地铁直达,有人花2个小时赶来↗ 家住徐汇区的坊友对大华医院一定不会陌生经历过多次搬迁如今终于落定徐汇区淮海中路966号并开诊运营!大华医院始建于192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前,它已经历过两次搬迁。徐汇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显示,2000年,响应区政府“北医南调”区域发展规划,
  • 上海六旬阿姨每天四五点准时开骂,居委会:其因儿子车祸过世后引发心理问题,已向其家人提出送医诊治遭拒绝 在城市的居民区里,清晨本该是宁静祥和的时光,居民们或在睡梦中享受最后一段休憩,或准备开启新一天的生活。然而,上海某小区的居民却长期被一段不和谐的声音打破清晨的宁静 —— 一位六旬阿姨每天凌晨四五点准时大声 “开骂”,偶尔还会伴随唱歌、扔脏东西等异常行为。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让人们
  • 环境脏乱差、半空中电线杂乱...扬州武庄小区存在多个问题盼解决 半空中的线缆近日,网友“185*****242”通过扬州发布手机APP报料平台反映,他是武庄小区的居民,小区内现在存在多处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盼解决。网友反映武庄小区存在多个问题这名网友介绍,首先,武庄小区北侧的拆迁地块现在正在施工建设,离小区只隔了一道铁皮围挡。而且,施工单位清晨五六点就开始施工,
  • 【每日邻声】九年光阴里老党员用“小事”绣出社区幸福图 在于洪区富海同盛小区的楼宇间,常能看到一位满头银发却步履稳健的身影:胸前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手中布袋子装满民情资料,脸上总挂着让人暖心的笑容。她就是居民们一口一个“张大姐”的小区党支部书记张淑华。从企业会计到社区先锋,九年光阴里,她用退休不褪色的坚守,在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里,写下共产党员最质朴的担当
  • 金海社区:快速维修与彩绘增添,共筑便民暖心楼梯 日前,西岗区香炉礁街道金海社区暖园的户外楼梯因暴雨损坏,污水外溢。香炉礁街道得知情况后,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安排专业维修团队进场施工。维修人员争分夺秒,仔细修复每一处破损,并增设污水井和扶手,让楼梯很快恢复安全稳固,居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随后金海社区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以“青春执笔绘新颜,实践服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