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起,我市率先在全省启用“辽行码”,开启辽宁省电动自行车智慧溯源时代。市民购买电动自行车时扫码即可查验车辆是否合规,避免购买到翻新、超标或假冒产品。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也可通过“辽行码”关联的电子档案进行投诉,提升维权效率。
“辽行码”记录着电动自行车的车辆、电池、充电器信息等数据,执法人员通过扫码可快速识别车辆是否存在电池改装、车速篡改等违规行为。系统后台可追溯销售渠道,对违规商家精准查处,从源头遏制非法改装乱象。
“辽行码”的诞生,既是我省在数字化建设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市场监管、公安交管、消防应急等多部门紧密协作的结果。
“随着‘辽行码’投入使用,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相关数据进行高效监管,精准打击非法改装、出售劣质电动自行车行为,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市市场监管局一位人士表示。
公安交管部门可通过“辽行码”在交通管理场景中的应用,提高交通执法效率,辅助事故责任认定。执勤民警通过扫码,可实时核验车辆登记信息,快速识别套牌车、超标车或未备案车辆。对于违章行为,系统可直接关联车主信息,提高执法精准度。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多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辽行码’为从源头防范火灾风险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市消防救援支队一位人士说。
我市作为“辽行码”率先试点城市,现阶段主要针对的是销售端现存车辆,随后将构建起生产单位“源头赋码”,各销售单位、消费者“识码用码”的“一码贯通”机制,最终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5月7日,辽宁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负责人代表全省电动自行车企业郑重承诺:严格执行“辽行码”管理规定,确保“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加强行业自律,坚决杜绝违规改装、拼装等行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维护市场秩序。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