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力显效,精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7 18:06:00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一直以来,小微企业都是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合力加快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在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大局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政策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仅可以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稳定经济大局,还体现了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推动金融行业自身发展,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了量增、面扩、价降的积极成效,但小微企业融资还是面临一些“先天不足”。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记者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归因于三大“短板”。一是信用基础薄弱。初创和微型企业多为“首贷户”或“白户”,缺乏信贷记录,银行难以评估其信用风险,难以形成常态化授信体系。二是经营规模与偿债能力有限。在经济下行和行业内卷的背景下,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现金流波动大,银行对其还款能力存疑,不敢大额放贷。三是缺少有效抵质押物。多数小微企业资产轻、无足值抵押物,也很难找到合格的保证人,进一步加剧银行的风控顾虑,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或直接被拒。

“小微企业天然存在的上述三方面短板,在融资市场往往表现为‘市场失灵’,即使小微企业愿意付出较高的利息,银行也未必愿贷、敢贷。”高级经济师、财经专栏作家李庚南对记者表示,要改变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失灵”的状况,需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即通过差异化的政策安排,包括借助政策性融资担保等工具,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使原本难以步入银行融资门槛的小微企业能获得融资。

业内人士认为,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涉及行业广泛,其稳定发展关系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当大量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后,能够保障就业岗位的稳定,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时,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也会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金融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扶持,能够有效抵御经济风险,维护经济的平稳运行。

政策措施精准发力

2024年10月15日,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明确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

今年5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制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等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被列为第一项工作措施。

“政策措施的精准发力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记者表示,通过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微企业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从而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最新数据可以看出,不少小微企业受惠于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截至今年4月末,各地依托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超过7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其中近900万户被纳入推荐清单,银行对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新增授信超18万亿元,新发放贷款近14万亿元,其中近1/3是信用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超过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立足于融资纾困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缓解小微融资难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李庚南建议,政策的持续发力需要在运作模式上进一步优化,优化的方向就是突出“协调”之内核,由简单的名单制向融资协调问题清单制转变。

多地优化金融服务

自国家层面启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各地迅速响应、因地制宜,推出更便利、更快捷的金融服务。

比如,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发应用“千企万户”走访码,今年3月又将走访码升级为贷款码,小微企业工作人员可扫码完成走访登记、用户注册、经营主体认证、发布融资需求等操作,实现“一码通办”“码上就贷”,贷款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河南省濮阳市推出“黄转绿”融资帮扶机制,将符合“5项基本标准”的市场主体按信贷资质将企业划分为绿灯、黄灯、红灯企业,并分类归入“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分别建立档案库。对于手续齐全、信用良好的“绿灯”企业,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实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对于存在轻微瑕疵、未获得授信的“黄灯”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改进方案,以服务“转绿”代替“一拒了之”,力争尽早符合信贷标准;对于财务报表不规范、信用存在瑕疵的“红灯”企业,依规帮助其规范内控管理,指导开展信用修复工作。

河北省邯郸市金融部门则联合电力部门,创新推出基于企业用电量、缴费数据的纯信用贷款产品,企业无需抵押物即可获贷。据悉,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助力788家民营小微企业获贷近8亿元。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小微企业稳定经营、扩大生产,还能激发市场活力、稳定就业,对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对记者表示,政策的协同发力,体现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为小微企业营造了更加友好的金融环境。未来应继续优化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安光勇认为,小微企业应该主动与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要主动完善财务与信用记录,积极对接地方“千企万户”走访,利用政府贴息、担保工具,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转变业绩考核导向,创新产品与服务场景,提升对小微企业的授信能力和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97.16亿元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97.16亿元】财联社9月5日电,截至9月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1528.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5.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1039.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1.56亿元;两市合计22568.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7.16亿元。
  • 漳泽农商银行以“整企授信”为钥解锁助企发展新路径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漳泽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坚持做好“五个统筹”,以“六个实现”为战略目标,在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下功夫、出实招,聚焦普惠金融,不断提升信贷服务整体质效,全面开展“整企授信”活动,着力提升授信覆盖面,持续为“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奋
  • 潍坊经济开发区“三剂良方”护航企业合规发展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开好“三剂良方”,切实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引导和助力企业合规经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税动能”。政策滴灌润泽企业发展沃土“税务人员不仅帮我们厘清了政策适用边界,还指导我们规范归集研发费用,让
  • AI与机器人产业创新有了“省补” 南方日报讯 (记者/昌道励 许宁宁)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对四大类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000万元奖补。该实施细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底。该实施细则所涉资金由省级财
  • 巴西中心首批机构入驻仪式在杨浦举行 当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遇上巴西蓬勃的新兴科技力量;当杨浦出海巴西企业联盟的科技企业,在巴西新建工厂辐射拉美;当马托格罗索的世界粮仓,直达上海市民的餐桌;当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产品,漂洋过海出现在数字直播间,中巴合作的故事在杨浦不断发生。昨日,巴西中心首批机构入驻仪式在杨浦举办。巴西驻上海总领事奥古
  • 厦门出台20条举措切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近日,厦门某民营食品企业因标签瑕疵受行政处罚,信用公示影响了招投标。企业财务叶女士因身怀六甲、人在异地,线下办理既困难又担心赶不上投标截止日。市场监管人员及时告知,新上线的全国信用修复平台支持全程网办。叶女士在线提交申请并寄送材料后,工作人员当日即完成审核,提前终止信用公示,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信用
  • 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协“委员开讲・三库赋能”在京启动 8月8日,石景山区政协“委员开讲・三库赋能”启动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班开班式举行。当天,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任务,石景山区政协经济界委员潘好龙开启“委员开讲・三库赋能”的第一课,围绕特色商业街运营、商业布局、品牌引入与培育等方面专题开讲,并在五棵松华熙特色商业街开展实境课堂活动。今年,石景
  • 张家口银行邯郸分行银承汇票贴现业务:激活资金“活水”,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在实体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却深陷资金链紧张的困局。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应收账款账期不断拉长,使得企业资金周转愈发艰难。如何快速获取短期周转资金,已成为关乎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张家口银行邯郸分行推出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凭借“快、活、稳”三大显著优势,为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