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镇市东门桥村:坝坝会上话新风 移风易俗齐参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4:47:00    

4月17日,清镇市青龙山街道东门桥村开展“抵制天价彩礼 反对铺张浪费”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20余名党员及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以坝坝会的形式共议移风易俗,深入推进文明新风建设,弘扬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时代新风。

移风易俗坝坝会。唐静松 摄

活动中,村党总支书记周祥文向大家详细宣讲了抵制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意义,对村规民约中关于婚丧嫁娶的具体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村民们清楚了解到在婚丧嫁娶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范和要求。号召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组”的示范效应,带动身边的村民共同遵守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从“纸上约束”转化为村民的“行动自觉”。

“高价彩礼不是面子,铺张浪费不是排场!”村支书周祥文的倡议引发了群众的强烈共鸣。村民组长韩文波现场算起了经济账:“按过去的风俗,办一场酒席至少要花三五万,收的礼金还不够成本,不仅浪费钱,还让大家身心俱疲。现在按新规办,既省钱又省心,还能让大家从繁重的人情负担中解脱出来。”村民们一致认同,纷纷表示,将从自家做起,破除攀比之风,积极践行文明新风尚。

此次坝坝会通过零距离沟通、接地气宣讲,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主动性。下一步,东门桥村将持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把移风易俗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使村民既“减负”又“增福”,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增添亮丽的精神底色。

通讯员 唐静松

编辑 刘晓丽

二审 杨厚信

三审 王艳妮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
  • 文明出行,始于“我” 文明出行,始于“我”□孙连宇沈阳发出做“文明出行沈阳人”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争做文明出行的引领者、践行者、示范者。(点击阅读:《做“文明出行沈阳人”倡议书》)文明交通非一日之功,非一己之力,它需要整座城市同心协力。我们发出倡议,就是让大家的手与手更握紧、心与心更接近。其实,我们的每一次出行都是城市
  •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在尼山,对话世界文明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7月10日闭幕在尼山,对话世界文明本报记者 李 波 肖家鑫图①:尼山讲堂外景。王 超摄图②:学者们在交流讨论。杨国庆摄图③:学者们在听学术报告。杨国庆摄图④: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现场。本报记者 肖家鑫摄图⑤:尼山旅游度假区鲁源村。宋大壮摄图⑥:尼山旅游度假区鲁源村一
  • 剑河城北社区:整治环境卫生 共建洁净家园 7月9日,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城北社区联合多个部门共计70余人,对秀山、文昌、雅园三个小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此次行动旨在解决环境卫生突出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力社区文明形象提升。本次行动以“清垃圾、清杂物,改陋习、改设施,整治卫生死角、整治乱堆乱放”为核心开展清理。行动中,党员志愿者钻进狭窄
  • 40岁男子相亲次日领证,婚后9天要求撤销婚姻:新娘隐瞒重大疾病 40岁大龄男子娶妻心切,经过8个媒人的介绍,与38岁相亲对象见了一面后,次日便与女子领证结婚。男子支付了10万元彩礼,被8位媒人分走了8万,女方仅得2万。领证6天后,男子得知女子患有精神残疾二级,与媒人所说“没有结过婚没有嫁过人,没什么缺陷”不符,要求法院撤销婚姻,并退还彩礼。女子称,婆婆抱孙心切,
  • 凌晨五点的灯火 一箪食里的山海情——榕江县两汪乡抗洪救灾一线见闻 洪峰过境,牵动人心。6月29日凌晨五点,夜色尚浓,榕江县两汪乡空申村委会的灯光刺破黑暗——一场由村民自发集结、为前线救灾人员烹制并运送热食的行动正在争分夺秒展开。榕江县两汪乡空申村村民在合约食堂切菜准备做饭得知灾区后勤保障急需支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连夜动员。消息如星火般迅速传遍村寨。“走!给前线送
  • 西藏江孜驻村工作:走村入户解难题 助力乡村谋发展  中新网拉萨6月27日电 题:西藏江孜驻村工作:走村入户解难题助力乡村谋发展  中新网记者 贡桑拉姆  近日,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一场以“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为名的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这是当地驻村工作队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提升民生福祉所采取的扎实行动。  江孜县县委副书记、驻村工
  • 数字浪潮中的乡土回响(中国道路中国梦) 陈圆圆“怎么拓展水果销路?”“稻叶长斑用什么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平流村的鼓楼前,200多名村民拿着手机学习使用AI工具。指尖敲打,答案迅即出现在屏幕里。这是我们开设的AI课上的一幕。参加培训的村民感慨:“手机不只能刷短视频,还是新农具。”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推进数字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