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理工大学校园开放日格外火爆,今年将面向8省区招生360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8:4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王之康

5月18日,深圳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深圳理工”)迎来今年首场校园开放日。记者从活动上获悉,2025年,深圳理工面向广东、内蒙古、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自治区开展本科招生,计划招收360人。

作为一所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自去年首次本科招生以来,以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众多学子和家长的关注。

当天,近万名学生和家长走进学校,通过校园参观、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了深圳理工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师资力量等信息,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超20万人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云游”深圳理工。

“梦想枢纽”启未来,院士精神照征程

活动当天,深圳理工大学“梦想枢纽”打卡墙正式启用。中科附高优秀学生代表赵靖轩、彭铭康与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共同按下感应按钮,象征着贯通式育人生态的深度联动。深圳理工吉祥物“深小理”“圳美牛”“理小熊”组成的打卡墙成为开放日热门互动点。

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深圳理工大学联合承办的“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也在当天一同拉开帷幕。展览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科技报国使命”为主题,撷取19位百年诞辰院士的箴言语录、科学成就、人生故事、风采照片,展现邓稼先、闵恩泽等科学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报国情怀。

朱迪俭为展览揭幕,号召青年学子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感受“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书写自己的科学人生。

首届学子现身说法,畅谈“深圳理工体验”

樊建平

在发展主题报告会环节,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详细介绍了深圳理工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及未来规划。深圳理工大学是一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办学模式,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走“小而精”的办学之路;学科建设上,追求优势特色,不求全但求强;学生培养上,以本为本,不求多但求精,开展精英式本科教育。

深圳理工大学教务长赵伟指出,学校是国家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的试点,围绕“六深”(“深脑、深智、生命、深空、深海、深地”六大领域)理念构建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培养体系:学院夯实专业基础,研究院强化科研创业能力,书院塑造人文素养。教学上实施“4+1”培养模式(每周4天课程学习+1天科研轮转),由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授课。目前,部分大一学生已开展科研、发表文章,在各类竞赛获奖。赵伟表示,“大学各有千秋,深圳理工欢迎敢闯敢试、理论实践结合、喜欢多元校园生活、敢于交流的学生”。

首届本科生江雨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告会特别安排了首届本科生分享环节。作为深圳理工大学首届本科生,江雨馨分享了她的就读体验。在填报志愿时,她被深圳理工“重实践、强科研”的培养模式深深吸引。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她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体验了跨实验室轮转和企业参访,书院的文化生活也为她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最后,她为2025年高考生送上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在考场上超常发挥,期待未来在深圳理工相见。

“三院一体”全生态,构建育人新范式

开放日当天,深圳理工的展厅、实验室、书院等场所全面开放,学生和家长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生活环境。在“三院一体”展示区,学院、研究院和书院集中亮相,为来访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让大家对深圳理工的培养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文创打卡区,吸引学子与家长互动打卡,了解深圳理工科技硬实力背后的人文情怀。

深圳理工坚持“三院一体”育人才,通过打破传统院系的物理空间分割实现协同育人。学院开展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首批建设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

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药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七大学科交叉学院。研究院以科研平台和产业资源提供实习、实践支持。书院则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一站式”社区,目前已建成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曙光书院和弘扬特区精神的袁庚书院两大书院。

8省区招生360人,顶尖高校组团助力

记者从活动上获悉,深圳理工2025年计划面向8省区招生360人,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组合。学校首年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统一录取,大二开放所有专业自主选择,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

今年,深圳理工校园参观环节还特别增设了兄弟高校展示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携前沿学科与科研成果亮相;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5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展示创新平台与产学研融合的独特魅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国际化高校带来多元教育体验;深圳技术大学聚焦应用技术特色,校企合作成果亮眼。现场招生政策解读、专业选择指导一站到位,助力学子探索未来学术路径。

前来参加开放日的学生和家长纷纷表示,深圳理工的独特培养模式和科研资源令人印象深刻。李同学表示,“我对计算机科学很感兴趣,深圳理工大学的‘4+1’模式让我很心动,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直接进入实验室实践,对未来的科研和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来自广州的家长吴女士表示,“我们一直关注深圳理工大学的发展,今天实地参观后,发现学校的科研资源和培养模式非常独特。‘三院一体’的模式让孩子既能接受扎实的学术训练,又能培养综合素质,这比传统大学更有吸引力。”

(图片由学校提供)

相关文章

  • 高招志愿填报接近尾声,合作办学高校如何选择? 广东2025年高招志愿填报将于7月4日结束,不少考生已经准备确认志愿。在各类选择中,合作办学高校/项目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国际化的教育让一些考生心生向往,但不少项目须全英文授课又让一些考生望而却步。那么,今年的合作办学有哪些新动向?值得填报吗?记者进行了梳理。项目上“新”瞄准前沿领域今年教育部新批准的
  • 湖南省学校思政工作期刊建设筹备会召开 《湖南教育》启动版本调整 6月30日,湖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刊建设筹备会在长沙举行。红网时刻新闻7月1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赖斯捷)6月30日,湖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刊建设筹备会在长沙举行。会上透露,创刊于1950年、由毛泽东同志两次亲笔题写刊名的教育专业期刊《湖南教育》计划在2026年启动版本调整。调整后,
  • 最新名单公布!吉林省82所高校 27日,教育部发布最新全国高校名单。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6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919所,含本科学校1365所、高职(专科)学校1554所;成人高等学校248所。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其中吉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8所成人高等学校14所名单如下↓↓↓来源:人民日
  • “95后”周林任新职,他是厦大博士 据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8日下午,学院在101教室召开教职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臣主持。受学校党委组织部委托,杨臣宣读《关于刘梦觉等任职的通知》(华师组字﹝2025﹞16号),通知指出,周林同志任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另据共青团华中师范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锚定科创最前沿 为数字产业育高层次人才 以科技创新领航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加强新兴产业所需的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迫在眉睫。近日,教育部正式同意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信大)。这意味着,深信大将担负起为大湾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数字技术应用
  • 于德湖:搭建平台汇聚力量,共绘城市更新蓝图 海报新闻记者 李萍 济南报道6月25日,2025山东省城市更新“汇”活动在济南召开。本次活动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山东建筑大学联合主办,旨在汇聚各界力量,共探城市更新新路径。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会长于德湖在活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自2023
  • 清华大学严正声明! 近期,网传个别社会人员以“清大经管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等虚假身份公开活动。23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严正声明称,学院教师相关信息均通过学院官方网站公开,请公众注意辨别。如发现任何违法行为,公众可向公安机关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相关侵权行为,学院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等权利。记
  • 北京大学讣告:闻新宇副教授离世,年仅45岁 6月14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发布副教授闻新宇讣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闻新宇副教授,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25年6月14日离世,终年45岁。闻新宇老师1979年出生于北京。他自1998年至2007年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和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学习深造,先后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