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京畿之门”开新局——解码“红色热土”保定的文化自信样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20:02:00    

京师锁钥,畿辅重地。

河北保定,因“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自太行山麓到白洋淀畔,回荡着一曲慷慨激昂的燕赵长歌。

从狼牙山五壮士镌刻下血色丰碑,到新时代脱贫攻坚发出动员令……保定,烙印着燕赵风骨,保留着文化筋骨,赓续着红色血脉淬炼的时代精神。

厚重的历史扉页间,这座燕赵古城正以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文化根脉与时代使命的交融中,铸就传统与现代相映生辉的城市魂魄。

千年文脉烟火浓

当第一缕晨曦掠过大慈阁寺的灰瓦,保定西大街上的早点摊已氤氲起人间烟火。

一口火烧,一碗小米粥,佐以一碟槐茂酱菜,这是最地道的“保定味道”。

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牛肉罩饼、锅包肘子……对保定人而言,传统美食既是一种身份认同,也是深入骨髓的文化符号。

北京故宫向南百余公里,高大的“京畿之门”雕塑矗立在保定东站。从约万年前南庄头遗址点燃篝火,到元朝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设“保定路”,再到明朝改为“保定府”,历史烟云见证着古城厚重的人文底蕴。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总书记的话烙印在保定人民心中,指引着这座老城的保护与发展。

青砖黛瓦、飞檐错落,被誉为“直隶第一街”的保定西大街上,“老字号”与潮牌店比邻而居,古与今和谐共鸣。

保定西大街始建于宋、鼎盛于清,曾是保定最繁华的街道,但因年久失修、业态杂乱而一度萧条。为了恢复西大街的繁华盛景,4年前,保定启动古城保护更新项目。

“我们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保留了原建筑70%以上的砖木结构,让曾经的衙署、祠堂、民居古韵犹存,打造有历史、有故事的西大街。”负责这项工作的保定古城保护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龙涛说。

从保护传承到活化利用,保定持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坐落在保定老城中心的古莲花池,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十二景曲径通幽处,碑碣石刻林立,不少市民捧书凉亭下。

这座古典园林曾是直隶省的高等学府莲池书院所在地。雕梁画栋间,仿佛还回响着“北学南渐”的琅琅书声。“书院闹中取静,我在这能坐一整天。”市民孙菁菁说。

2022年,保定市与河北大学共建莲池书院,合作推出莲池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文化等讲座。莲池书院博物馆负责人张寒说,讲堂至今已开设57讲,常座无虚席。

近年来,保定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群众文化需求“双向奔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挖掘唐代以来数十所书院的历史文化,建成各类书院160余座,还依托5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了淮军公所博物馆、直隶审判厅博物馆等,备案馆数目前已达100家。

当千年古城的历史肌理与当代城市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保定正以“活化传承”为笔,在时代长卷上绘就古今辉映的壮美画卷。

红色热土薪火传

巍峨太行山,峥嵘岁月稠。

韩愈有言:“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易水河畔,至今还传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

这份深植于燕赵大地的豪迈血性,化作战火烽烟中救亡图存的力量。

保定军校广场西北角,检阅台遗址旁,依稀可辨近代军事变革的铿锵步履。

这里曾是军校检阅学员的场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重要里程碑,有着“上承天津北洋,下开广州黄埔”的美誉。自1902年至1923年,数以千计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军事将领和政坛要人曾在这里操练,万余名毕业生中走出许多参与抗日战争的高级将领。

时光回溯,这片热土上,有数不尽的英雄故事,亦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保定凭借其厚重的红色历史及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地位,是中国红色记忆里的重要印记。”保定市方志馆副馆长冉白正说,晋察冀根据地处于华北敌后抗战的最前沿,其首府阜平县就在今保定境内。

1941年,狼牙山上五位抗日英雄纵身一跃,以血肉之躯掩护主力部队撤离。翌年,英雄舍身跳崖处,立起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聂荣臻同志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狼牙山悲壮一跃、冉庄地道纵横交错、雁翎队神出鬼没……抗日战争时期,保定上演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厚重的红色历史,塑造了保定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如今更激励着人们在这片承载荣光的土地上,赓续为民造福的初心,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

十多年前,阜平县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典型代表,贫困发生率达54.4%。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来到阜平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在这里向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党的十八大以来,阜平在脱贫攻坚“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努力在乡村振兴这场接力赛中再创新绩,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增长3.7倍。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阜平县44名山里娃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颂》,天籁般歌声唱出了当地人民精神面貌的巨变。“自信,是这些年山里孩子最大的变化。”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领队刘凯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红色精神在这片沃土上传递,续写着新的时代答卷。

活力之城气象新

踢毽子、练太极拳、抖空竹,清晨,在保定最大的城市公园竞秀公园,每一块空地都有锻炼的市民,城市活力可窥一斑。

郗恩庭、钱红、郭晶晶……保定走出了24名世界冠军、36名亚洲冠军、173名全国冠军,也获得“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奥运冠军之城”等美誉。

拼搏争先,是刻在保定人骨子里的韧性,更是这座活力之城的生命脉动。

“2024年,保定举办各级赛事超千场,赛事经济拉动消费26亿元。”保定市体育局党组书记罗鸣远说。

2025年的保定马拉松吸引10万余人报名,环城水系赛道让这座城市屡上“热搜”。“每次踏上环城水系赛道,都能看到城市环境面貌的新提升。”连续两届参加保定马拉松全马比赛的市民曹跃晨说。

赛事“流量”渐成文旅消费“增量”,保定正以“体育+”模式激活消费、融合产业,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易水河畔,铿锵绝唱里的坚毅风骨,早已化作新时代奋楫笃行的强劲引擎。如今,作为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保定正以破竹之势奔跑在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由“制造”转向“智造”的蝶变。

在占地5100亩的长城汽车徐水“超级碗”工厂,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正24小时运转,平均32秒下线一台新车,关键流程自动化率100%。长城汽车国际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伟伟表示,智慧工厂“黑科技”背后的汽车产业新跃迁,诠释了“中国智造”硬底气。

近年来,保定市“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成型,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持续发力,推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布局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六大方向,积极融入以京津冀为广阔腹地的产业链供应链大循环。

传统与现代交织,创新与传承共融,奋斗在新征程的保定,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记者:李凤双、范世辉、杜一方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京畿之门”开新局——解码“红色热土”保定的文化自信样本 京师锁钥,畿辅重地。河北保定,因“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自太行山麓到白洋淀畔,回荡着一曲慷慨激昂的燕赵长歌。从狼牙山五壮士镌刻下血色丰碑,到新时代脱贫攻坚发出动员令……保定,烙印着燕赵风骨,保留着文化筋骨,赓续着红色血脉淬炼的时代精神。厚重的历史扉页间,这座燕赵古城正以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文
  • 人民网评: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新时代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两个数据可见一斑。一个数据事关城市“颜值”。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2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65平方米。“推窗见绿、开门入园”,这种“诗和远方”的生活
  • 江南时评|一场“德比”踢出江苏双城记新注解 一场0比0的比赛,却创下了60396人的观赛纪录;一场被戏称为“省会一哥vs经济一哥”的对决,最终以“江苏队”的齐声呐喊收场。7月5日的“苏超”联赛第六轮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用最足球的方式,诠释了江苏两大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这场“江苏德比”的特别之处,首先在于它触碰到了江苏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南京与
  • 河北5地中考分数线来了! 保定一、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经保定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42分。二、“3+4”、“3+2”、“5年一贯制”贯通培养模式录取控制分数线1.“3+4”贯通培养模式(运动训练专业除外)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60分。2.运动训练专业“3+4
  • 从企业投资“热力”看禅城“引力” 世界变化很快,行业都在加速洗牌。怎么才能在大变局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发展机会?重塑中心,回归中心,就是当前最具确定性的选择。6月30日,禅城区举行城市价值提升暨高品质建设用地供应专家座谈会。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会议,而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智慧的碰撞。来自省内知名的城市规划、城市更新及文旅策划研究等领
  • 于德湖:搭建平台汇聚力量,共绘城市更新蓝图 海报新闻记者 李萍 济南报道6月25日,2025山东省城市更新“汇”活动在济南召开。本次活动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山东建筑大学联合主办,旨在汇聚各界力量,共探城市更新新路径。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会长于德湖在活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自2023
  • 吃不够的冀菜丨唐山饹馇宴 不吃饹馇宴 不算到唐山它是唐山饮食的活化石更是燕赵大地舌尖上的瑰宝煎炒烹炸皆成趣 百样风味入舌尖今儿咱来一座“能吃的博物馆”解锁这道非遗美味监制:李遥 贾芳策划:董亚青 张光明 樊志鹏 陈海虹统筹:张登峰 申佳 宋建军编导:郭宇翔文案:郭宇翔摄像:李泽凯海报:孟 阳后期:郭宇翔
  • 40℃+!河南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据河南气象消息6月17日晴好天气叠加上偏南暖风助力河南的高温将再度达到近期的巅峰淮河以北大部最高气温37℃到39℃其中西北部、中东部部分县市可达39℃到41℃目前河南多地已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济源市气象台2025年6月17日9时56分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沁园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