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创业扶持……徐汇人才政策还有啥“金钥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1:45:00    

“开放包容的环境、充满活力的机制流程、坚实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黄金三角。”上海博观科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蓉蓉说,徐汇区恰恰在这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人才提供了梦想照进现实的舞台。

她所在的企业,为国际科技企业提供人才、资本和市场等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服务对接,正利用“双循环”基因链接全球资源。

日前,由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上海市侨联、徐汇区政协联合主办的第三期“侨海荟”沙龙举办。本期活动以“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开放·活力·产业”为主题,旨在凝聚侨界智慧与力量,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徐汇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区两级侨界一直以来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加深了徐汇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为徐汇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当前,徐汇正对标“五个中心”建设使命,全力推进全国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打造高端人才汇聚地、技术创新策源地、前沿产业集群地,期待侨界精英们借助“侨海荟”这一平台,为徐汇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其成为创新创业和幸福宜居之城。

上海市侨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侨海荟”沙龙自2024年创办以来,紧扣上海发展脉搏,从首期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突破,到第二期探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路径,再到本期共话人才高地建设支持产业创新发展,为侨界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他强调,侨界具有融通中外、人才荟萃的突出优势,是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侨界人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好海外优秀人才落地上海的“引荐人”、人才联手发展事业的“合伙人”、人才创新创业故事的“讲述人”,为“五个中心”建设不断注入来自侨界的强劲动能。

现场,上海市高层次人才事务中心副主任孙艺卓说,上海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已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等全方位的政策体系,正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侨界人才带回的国际前沿理念与先进技术,为上海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助力上海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上海将一如既往地为侨界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在沪实现自身价值。

徐汇区高层次人才事务中心主任邹小海则聚焦区域实践,生动介绍了徐汇区人才政策的干货与亮点。他表示,徐汇区始终将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置于核心位置,推出了涵盖住房保障、创业扶持、子女教育等关键需求的“政策礼包”,旨在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让其安心扎根。同时,徐汇区积极搭建多元人才交流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人才间的思想碰撞、合作共赢,持续点燃创新引擎。展望未来,邹小海承诺将在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政策触达更便利:让好政策精准、快捷地找到人才;办事流程更高效:最大限度降低人才的“跑腿成本”;服务体系更普惠专业:以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每一位人才感受“家”的温暖。

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李双,基于其深耕海外引才十年的丰富实践,分享了深刻洞见。“不仅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李双一语中的。她特别强调优化人才发展“小环境”的极端重要性,认为提升其能级是留才的关键。她用一个诗意的比喻总结:“政府应如同创新生态的园丁,悉心培育,营造春光灿烂的氛围,让人才这朵‘鲜花’能够尽情绽放,结出硕果。”

商汤医疗副总裁申田结合自身海外经历,聚焦“AI+医疗”领域,强调了人才引进的“精准匹配”原则。“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根据不同领域和项目的具体需求,有的放矢地吸引对口专业人才。”他建议。同时,他重申了为人才提供优质发展平台和环境的必要性,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共同谱写发展新篇章。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的企业代表和侨界人士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侨界人才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提升人才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各位嘉宾针对问题一一作出详细解答,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上海的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未来,“侨海荟”沙龙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围绕不同主题,汇聚各方智慧,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侨界力量,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 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创业扶持……徐汇人才政策还有啥“金钥匙” “开放包容的环境、充满活力的机制流程、坚实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黄金三角。”上海博观科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蓉蓉说,徐汇区恰恰在这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人才提供了梦想照进现实的舞台。她所在的企业,为国际科技企业提供人才、资本和市场等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服务对接,正利用“双循环”基
  • 上海国资出手大模型!智谱再获10亿元战投 IPO上市辅导关口,国产AI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再度宣布融资。在7月2日举行的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上,上海国资背景的浦东创投集团与张江集团联合宣布出资10亿元战略投资智谱,支持智谱在浦东建设国际研发中心、算力中心、长三角销售中心和生态中心,为构建
  • 关乎汉中未来发展!金点子火热征集中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五五”规划对汉中市高质量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重要论述的精神,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广
  • 潮评丨外籍商贸人士可评人才,展现了“大人才观”的开放胸襟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陈江图源:视觉中国什么是人才?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最近有了新的回答。据浙江日报报道,义乌在全国首创外籍商贸人才认定标准,日前正式发布《义乌市外国投资人来华工作便利化试点实施细则》,规定持有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并且在义乌正常经营公司的外籍人员,只要生意做得好,就有机会被认定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锚定科创最前沿 为数字产业育高层次人才 以科技创新领航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加强新兴产业所需的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迫在眉睫。近日,教育部正式同意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信大)。这意味着,深信大将担负起为大湾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数字技术应用
  • 签下846亿项目,河南上海25年合作后再探新模式 从河南跑出来的“三只大象”——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持续搅动新消费江湖,也推动河南制造、河南品牌不断破圈。此时,经济大省河南来到上海,提出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深化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促进跨区域资源互补和产业融合。6月19日举行的2025河南·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合作对接活动上,河南省
  • “宠且”不止上新,更要上心 走在古风市集,来一场沉浸式汉服体验;走进“数智化”古生物展馆,探索亿年之前的恐龙时代……随着文体旅黄金季的到来,辽宁省各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上新”动作频频,一批新玩法、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如磁石般吸引着游客脚步。如果说“上新”是迎客的邀请函,那么“上心”就是留客的承诺书。毕竟,大众对文体旅产
  • 我市举行保税物流中心(B型)政策解读培训会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万杨 通讯员 王梦洁)为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荆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助力荆州提升开放枢纽能级,加速推动项目获批和产业集聚,6月12日下午,市商务局、荆州海关联合举办保税物流中心(B型)政策解读培训会。荆州海关、荆州经开区经发局、荆发控股集团以及全市14家重点外贸企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