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民生论谈丨优化灌溉保粮食生产用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9:09: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目前,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其中,已启动大中型灌区5230处,灌溉2.5亿亩。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受旱区域237处大中型灌区累计供水超1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570万亩,灌溉供水总体有保障。

李海楠

平均降水量、河流来水量双双偏少,构成今年春灌的基本水情。这为检验水利工程关键作用提供了一次躬行实践的机会,力求化灌溉用水不足于无形。

水利部消息显示,截至5月中旬,202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为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水利部科学调度水工程,发挥大中型灌区主力军作用,各流域管理机构也强化用水调配。

目前,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其中,已启动大中型灌区5230处,灌溉2.5亿亩。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受旱区域237处大中型灌区累计供水超1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570万亩,灌溉供水总体有保障。

水利乃农业之命脉,粮食生产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与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的水资源形势给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带来了巨大挑战。

然而,水利部与各流域管理机构积极应对,通过科学调度水工程、强化用水调配等举措,为粮食生产灌溉用水提供了坚实保障,充分彰显了水利工程在应对水资源动态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价值。

这背后不仅需要对现实水情的精准掌控,更少不了科学有效调配既有水利工程的运筹帷幄。

首先是精准研判,科学调度破解缺水困局。当前,水利部门可以通过先进的监测系统与数据分析技术,及时掌握全国水资源的分布与变化趋势,为科学调度水工程提供了有力依据。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的主力军作用,依据不同地区的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以及水源条件,制定精细化灌溉方案,有助于扭转局部出现灌溉用水偏少的局面。

比如,在作物关键生长期,适当增加灌溉水量,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而在非关键期,则控制灌溉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这种精准化的调度方式,不仅有效缓解了旱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强化调配,构建水资源合理利用格局。现实中,各流域管理机构在水资源调配中无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包括面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主动打破区域界限,加强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协调合作,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格局。

通过跨流域调水、区域间水量置换等手段,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段的灌溉用水需求。这对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引调水工程将富水地区的水资源引入受旱地区,既可以有效缓解当地的用水紧张局面,也是加强对水资源使用监管的必然要求。

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其本身就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毕竟,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根本宗旨是保障民生。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水利工程更是生产生活的重要依靠。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及时供水,让其能按时进行灌溉,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避免因旱灾导致的减产甚至绝收。这不仅保障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强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当然,对于确保农业生产永续健康而言,未雨绸缪、持续创新,提升水利工程应对能力实属上策。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期存在,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此,水利工程需要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应对水资源动态变化的能力。

一方面,要加大对水利科技的投入,研发更加先进的水资源监测、调度和管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例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供水等综合能力。加大对老旧水利工程的改造升级力度,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水利工程,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科学优化灌溉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水利工程永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未来,要继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作者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总 监 制丨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美丽中国“碳”索青春 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在行动”活动启动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为引导大学生深度参与环保科普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7月2日,以“美丽中国‘碳’索青春”为主题的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在行动”活动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重庆大学举行。启动仪式现场。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供图该活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指导,
  • 北京大学讣告:闻新宇副教授离世,年仅45岁 6月14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发布副教授闻新宇讣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闻新宇副教授,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25年6月14日离世,终年45岁。闻新宇老师1979年出生于北京。他自1998年至2007年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和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学习深造,先后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200
  • 夏季供水安全再升级,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加压站“智慧大脑”上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许亚文为全力迎战即将到来的夏季用水高峰,确保岛城市民用水无忧,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加压站管理处未雨绸缪,提前部署,坚持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聚焦供水安全与效率提升,创新推出涵盖智慧平台建设、设备深度体检、管网精细维护及管理标准升级的“四大核心”举措,旨在全面筑牢
  • 民生论谈丨优化灌溉保粮食生产用水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目前,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其中,已启动大中型灌区5230处,灌溉2.5亿亩。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受旱区域237处大中型灌区累计供水超1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570万亩,灌溉供水总体有保障。■ 李海楠平均降水量、河流来水量双双偏少,构成今年春灌的基本水情。这为检验水利工程关
  • 【世界防治肥胖日5.11】 增重容易减重难 科学减重来支招!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书小言)
  • 汉中市石门灌区全力组织抗旱灌溉“攻坚战” 本报讯(通讯员 喻东平)今年以来,陕西省汉中市遭遇持续晴热少雨天气,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同比减少三成以上,褒河径流量比常年同期减少1/3,区域性透墒雨长期未现。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仍以多云和晴天为主,旱情形势严峻。面对这场“烤”验,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迅速行动,组织全局力量打响抗旱保灌“攻
  • 盘龙区举行第五届科创文化节 掌上春城讯 4月29日,以“智体双驱 创动未来”为主题,盘龙区在昆明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举行了第五届科创文化节。本届科创文化节为期2天,由盘龙区教育体育局、盘龙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昆明市第十中学承办,旨在打造区域品牌青少年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
  • 各地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加速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十四五”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工程——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正全力开展航站楼机电及精装修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70%,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计划2026年底通航。届时,可满足年旅客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