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降价75%!集采人工耳蜗落地遵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7:38:00    

近日,第五批国家组织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产生中选结果

人工耳蜗类纳入其中

集采后

此类产品降价75%

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

降至5万元左右

几天前,50多岁的蔡先生(化名)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接受了“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术”。这是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后,成功实施的贵州省首例“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兆辉指导,人工耳蜗植入专家张春林主刀。

据介绍,蔡先生因右耳胆脂瘤反复发作导致极重度听力丧失,并伴有持续性耳鸣,反复发作40余年,术后再次发作25年,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了解他的复杂病史后,遵医附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张春林教授团队联合听力障碍诊疗中心、麻醉手术团队组成MDT工作组,采用微创耳蜗植入技术精准完成电极阵列植入。

术中成功清除病灶区域,并采用精细解剖与人工耳蜗精准植入技术,确保电极精准植入耳蜗内。术后,蔡先生恢复良好,即将进入开机调试阶段。开机后,蔡先生还需要通过定期调机评估、家庭康复指导、社会适应培训。很快,他将重回“有声世界”。

张春林介绍,首例集采人工耳蜗手术的完成,为贵州地区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疗范本。

据了解,自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以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已累计预约近100名拟进行植入术的听力障碍患者,覆盖儿童先天性耳聋、成人极重度聋及老年退行性听力丧失等群体。这意味着,贵州省听力障碍患者正式迈入“人工耳蜗普惠时代”。

记者:罗洋

编辑:邓晗

相关文章

  • 耐高温涂层技术、北斗导航……这些阅兵装备“同款”你也能用上 9月3日的阅兵让人震撼,不过,您不一定知道,这些令我们自豪的尖端装备,其实离我们日常生活并不遥远,跟随总台央视记者,一起去发现那些在生活中的阅兵“同款”科技。呼啸而过的歼-20,让很多人心潮澎湃!你知道吗?它的耐高温涂层技术,已经运用在了新能源电池的续航提升当中;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用在了正在研发的
  • 福田政企共解“转化方程式”,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河套这片创新沃土孕育的“科技种子”加速破土而出,最终成长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森林”?时值《河套规划》发布两周年这一关键节点,作为河套属地街道,福保街道持续汇聚全球顶尖创新资源,这片热土正快速崛起为福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战略高地。8月7日,一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福企下午茶”在河套举行,活
  • 扫码入企 减负提效 今年3月,我市开始实行“扫码入企 综合查一次”机制,开发“咸宁市扫码入企”微信小程序,为规范全市执法人员涉企检查按下“加速键”。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扫码入企 综合查一次”有效提高了行政检查的效率和规范性。“扫码入企”小程序宛如一个智能管家,实时汇总各检查单位提交的检查记录,实现对检查过程的回溯监管,
  • 聚焦2025交流周|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举办 7月26日,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在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现场。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贵州财经大学主办,汇聚了东盟国家教育部门代表、国内外高校专家学
  • 以“全科网格”推动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网格化治理作为近年来广泛推行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拥有着提高治理效率、强化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群众需求复杂多元,网格服务如何由单一向全科发展,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基层精细化治理,是当前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建强执行有力组织体系,实现“层层落实”向“一抓到底”转变。
  • 热评丨就业服务不断档 护航毕业生进职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前找工作的关键冲刺期,一项名为“宏志助航计划”的就业服务引发广泛关注。该“计划”为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建立了实名帮扶台账,并在他们离校前再精准推荐3至5个针对性强的岗位,为一面离开熟悉校园、一面又要迈入陌生职场的毕业们提供了从专业技术到心理调整多
  • 原副部级王勇,被判死缓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5年7月8日,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勇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王勇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将追缴在案的王勇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王勇出生于1971年3月,四川泸
  • 杨林不幸遇难,年仅31岁! 7月4日,贵州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鱼塘河金鸡段,31岁的当地小伙杨林为救一落水女子不幸遇难。8日,杨林的妻子对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丈夫水性很好,但当天下水时撞到石头受伤,此后仍游往深水处救人,最终发生意外。杨林生前照片 (受访者供图)陈国豪是杨林的朋友,也是当时救人者之一。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7月4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