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演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2:26:00    

7月26日下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在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讲台上端着外婆的照片,进行了一场牵动人心的演讲。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土地上讲述祖辈亲历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时长30分钟的演讲中,夏媛讲述了外婆夏淑琴8岁那年遭遇的灭门劫难。当她讲到1937年12月13日那个寒冬的清晨——侵华日军攻占南京,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的夏家9口人,在日军的暴行中痛失7口时,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外婆的母亲被轮奸后遭刺刀杀害,下身还被塞进一只瓶子;两个姐姐被轮奸后遭刺死;父亲跪地恳求却被枪杀……”说到这里,夏媛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台下一片寂静,只有夏媛带着颤音的讲述在回荡:“日军闯进隔壁房间,(外婆的)外祖父外祖母拼命护着两个姐姐,均被枪杀……8岁的外婆躲在被子里大哭,被日军用刺刀隔着被子刺了三刀,昏死过去……”

夏媛讲述的每一个细节都来自夏淑琴老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日军实施暴行离开后的惨状被南京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用摄像机和文字记录,并被载入《拉贝日记》,成为历史铁证。

1994年,夏淑琴成为战后首位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在东京、大阪、广岛等地揭露日军罪行。

此次赴京都前,夏媛告诉96岁的外婆:“我要替您去说,去京都的大学讲述您的亲身经历。”外婆的经历,让她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使命,“我作为历史记忆传承人,要接过外婆手上的接力棒,继续讲述这段历史。”

2022年8月,包括夏媛在内的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标志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从陪伴外婆参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做志愿讲解,到与来访的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交流,再到此次赴日演讲,夏媛的每一步都在践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承诺。她说:“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正视这段历史、承认这段历史,通过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守和平。”

日本学生木村莉樱曾在北京生活15年,听完夏媛的演讲后,感到愤怒、伤心的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困惑于侵华日军为何做出如此兽行的同时,对现在部分日本人不负责任的状态感到痛心。

截至目前,由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存26人。随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不断逝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段历史的传承。自2022年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认证工作,至2024年10月11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已有三批32人,夏媛就是其中的一位。

未来,将有更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接过接力棒,继续讲述这段历史,传递真相。

相关文章

  • 国家文物局:今年暑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日均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 8月31日上午10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负责人彭跃辉
  • 夜袭阳明堡:“步兵打飞机”的世界先例 步兵打飞机,生生破坏了日军24架飞机,毛主席评价:我们开了世界先例。这一仗,不得不提八路军营长赵崇德,在国家有难时,不躲闪;在需要担当时,顶得上;忠肝赤胆,敢与日月争光,值得山河永念!1937年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在战争史上是个奇迹。在此之前,日军飞机的轰炸,几乎让中国军队一天就损失一个团的兵
  • 鼓岭医者海门薇:烽烟中的生命守护人 逆行参加战地医疗工作 用日记记录日军暴行鼓岭医者海门薇:烽烟中的生命守护人海门薇医生的毕业照。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她以无畏的逆行和仁心,从闽清山村到重庆战地医疗一线,救助了无数苦难中的中国百姓。其间,她不仅用手术刀缝合战争导致的创伤,还用画笔记录日军的暴行、用母爱温暖孤儿的心灵……这就是鼓岭医者
  •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电影大使刘烨 为人民日报撰写创作者谈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电影《平原游击队》《赵一曼》《虎口脱险》《桂河大桥》《美丽人生》《南京!南京!》海报。 资料图片我出生在“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为东北电影制片厂)。从小,我就有机会观赏各类影片。摄影棚和道具车间里的各种飞机大炮,让我们这群男孩儿流连忘返。我们最爱抗战题材的电影,每
  • 泰州村民收藏88年前淞沪会战史证,再揭侵华日军累累罪行 8月13日,正值“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8周年。“这些照片,真实反映了日本暴行!”就在当天,泰州兴化市戴窑镇村民孙国元拿出收藏了30多年的淞沪会战珍贵历史照片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报纸,以铁证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表示,这些老照片和报纸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形成铭记历史、珍爱
  •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80年前的今天重庆一家照相馆里一位父亲正抱着儿子拍照他特地让8岁的儿子将一份《大公报》号外叠好拿在胸前并叮嘱儿子要特意将大标题对着镜头那张《大公报》号外大标题正是:《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公报》使用了前所未有的超大字号发布这力透纸背的5个字号外一经发出就被民众抢购一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演讲 7月26日下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在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讲台上端着外婆的照片,进行了一场牵动人心的演讲。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土地上讲述祖辈亲历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时长30分钟的演讲中,夏媛讲述了外婆夏淑琴8岁那年遭遇的灭门劫难。当她讲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