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德州逐步打造有序“地下生命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1:58:00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郑乃春 李文鑫 任云飞 德州报道

近日,德州市政府发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直指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痛点。该政策源于一次覆盖全域的“城市体检”——通过科学诊断地下管线“病情”,以问题为导向开出“治理药方”,推动城市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为市民打造更安全、更有序的“地下生命线”。

体检“把脉”,城市地下管线存在四大“病症”

早在2022年,德州市启动首轮“城市体检”,地下空间成为重点“查体”对象。经大数据分析、实地勘探和市民反馈,四大突出问题浮出水面。

管线存在不同程度的“打架”:电力、燃气、通信等11类管线交叉敷设,部分区域地下空间利用率不足30%,却存在17处管线重叠隐患。

马路不断地开挖:2023年中心城区因管线施工开挖道路198次,平均每条主干道年开挖2.3次,引发交通拥堵投诉超5000起。

安全存在一定的“盲区”:近30%的老旧管线超期服役,3年内发生燃气泄漏、电缆短路等事件27起,抢修平均耗时4.5小时。

管理出现“碎片”:地下管线管理涉及13个部门、20余家权属单位,协调难、责任界定模糊,导致30%的隐患整改滞后。

“体检报告显示,地下管线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若不系统治理,未来5年,因管线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将超数亿元。”

对症“开药”,三大环节构建全周期治理体系

针对发现的问题,《办法》从规划、建设、运营三大环节创新机制,构建全周期治理体系:

规划“一张图”,终结“各自为战”。编制全市统一的地下管廊专项规划,划定“必须入廊”的八类管线清单;新建道路同步配建管廊;建立跨部门规划衔接机制,避免道路建设与管线敷设“时间差”。

建设“一把尺”,严控质量风险。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引入第三方飞行检查,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推广装配式管廊技术,施工周期缩短40%。

用资金“活水”,激活社会参与。探索设立管廊建设专项基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债券、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未来3年计划撬动民间投资超50亿元;对参与管廊运营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专业公司承接长期运维。

初见成效,道路开挖锐减管线事故骤降

实际上,从近年来德州部分地下管廊开始使用以来,已经初见成效。

开挖次数锐减:东风路、解放大道等主干道施工频次下降80%,建筑垃圾量同比减少65%;安全水平跃升:试点管廊投用半年来,管线事故“零发生”,应急响应时间压缩至30分钟;市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一季度,城市管理类投诉量环比下降近四成。

从体检发现问题到新规系统治理,德州的地下管廊管理经历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变革。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唯有敢于直面问题、创新机制破题,才能让地下“毛细血管”健康搏动,托起市民“稳稳的幸福”。

相关文章

  •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再次释放了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楼市政策不断显效。在当前呈现初步稳定态势基础上,还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居民购房需求释放。国家统
  • 溆浦桥江镇:绷紧“安全弦” 织密“防护网”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五一假期将至,为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溆浦桥江镇镇长带队深入辖区交通一线,开展节前交通安全巡查行动,以“头雁效应”带动全镇交通整治工作高效推进,全力保障群众平安出行。检查客运班车乘客是否系安全带桥江镇人民政府联合镇派出所、县交警大队等多部门,组建了多个交通安全巡查小组。对辖区内的主
  • 打卡“遵义版胖东来”!现场火爆像赶场~ “美好永辉·用‘心’出发”,永辉超市遵义吾悦广场店学习“胖东来模式”自主调改,今天以全新面貌启幕,现场火爆,目测将成为“家门口的品质生活新地标”,记者带您打卡“遵义版胖东来”。今天一早,记者就来到了永辉超市遵义吾悦广场调改店,现场人潮攒动,商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生鲜、蔬菜、水果、卤肉等商品的市民络绎
  • 江永:洋紫荆花绘春屏 满树繁花似云霞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蒋军 欧阳文)春深四月,江永浸润在暖春气息中,微风轻拂,洋紫荆如期盛放,这般梦幻景致引得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走进金龙公园便能看到,粉紫色花朵如云霞般漫卷公园,或缀满枝头肆意盛放,或随风飘落铺就花毯,一树一树的紫荆花,粉紫色的花朵跃满枝头,一朵朵,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画,美不胜收
  • 河南洛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托举百姓幸福生活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常住人口平等享有教育、住房、医疗等权益,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记者:杨静摄制:张健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德州逐步打造有序“地下生命线”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郑乃春 李文鑫 任云飞 德州报道近日,德州市政府发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直指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痛点。该政策源于一次覆盖全域的“城市体检”——通过科学诊断地下管线“病情”,以问题为导向开出“治理药方”,推动城市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
  • 五一假期,不妨到宿迁宿豫体验城市与田园的双重美好 扬子晚报网4月25日讯(通讯员 高原 记者 高峰)风吹树绿、花影婆娑,又是春日好时节。五一假期将至,宿迁市宿豫区为您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之旅,感受城市的文化气息,品味乡村的宁静悠远。这个假期,不妨走进运河玖库,漫步小河西特色村,体验城市与田园的双重美好。中运河水利风光带是一条以河为“线”的城市文
  • "世界第一"的知名景点被刻"到此一游"!网友:好心疼! 近日,“广西一地质公园钟乳石被刻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4月22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广西河池市凤山地质公园地下长廊的钟乳石,被人清晰地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刻字印记共有两处。据悉,该地质公园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公园内的江洲地下长廊发育于二迭系可溶岩地层中,被誉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