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展齐绽 解锁“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品牌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3:17:00    

来源:环球网

4月15日,“赓续文脉·创新发展”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作品展暨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2025届毕业生作品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启幕。由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让世界看见呼伦贝尔的美”油画作品展同步展出。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品牌的深度挖掘与精彩呈现,更是以艺术为桥梁,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去”的创新实践。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作品展中,内蒙古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以呼伦贝尔市的文化资源为灵感,运用新媒体艺术手段,创作出动画、数字媒体、漫画及衍生品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草原为底色,以非遗传承、民族艺术为纽带,开展数字艺术探索,多元呈现了呼伦贝尔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

“让世界看见呼伦贝尔的美”油画作品展汇聚了来自全国油画家们的精品力作。观众置身展厅,仿佛踏入了呼伦贝尔的广袤大地,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历史的厚重底蕴。

作为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呼伦贝尔市精心打造“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品牌,此次双展联动不仅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试图通过艺术语言讲述呼伦贝尔故事和美景。(文 玖月)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
  • 东北大学6名学生意外坠落溺亡 7月23日,据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消息,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目前,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
  • 大敦煌·艺术馆丨曹瀚:艺术创作的无垠苍穹 记得蒋勋在他的《美的沉思》一书中说“人的生存,有不同阶段的自由向往。‘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这多年之后,我才开始领悟我梦想的自由,其实是审美上的自由。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基于审美之上的。很难想象一个远离了审美自由的生命是能够很好成长和人格健全的。哲学家将人生分为四种
  • 肃南:“红缨帽”为少年儿童撑起法治晴空 在祁连山北麓裕固草原上,肃南县检察院以“红缨帽”未成年人检察品牌为旗帜,全面播撒法治种子,为牧区少年儿童撑起法治晴空。“我们以‘文化守护+法治护航’为核心路径,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倾力打造集刑事检察、综合保护、法治教育于一体的‘红缨帽’未检品牌,努力守护好每一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肃南县检察院未检部
  • 融合消费形式多点开花,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 暑期是文旅消费的传统旺季。为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份至8月份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据悉,暑期消费季期间,各地将围绕消夏避暑、滨海度假、观演赏剧、赶集看展、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暑期文旅消费热点,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近期,
  • 艺术评论丨窑火不息——七十年陶瓷艺术研究的传承与突围 文/李成琨远宏和许大海两位老师合撰的《陶瓷艺术研究七十年(1949-2019)综述》一文,至今仍予人常读常新之感。这篇文章的发表,让我们看到中国陶瓷从传统匠艺到现代学科的蜕变之路。七十年间,学者们以器物为舟、以方法为桨,在历史长河中溯流而上,又借跨学科之风破浪前行。这篇文章提醒我们,陶瓷艺术研究既是
  • 消费新场景 发展新动能丨定州:古城街区上演消费业态“大合唱”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绅光 李沛涵 李征航“这简直就是个宝藏小店,我一个小白也能秒变手工达人。”7月4日,位于定州市宋街的鲁班创意体验馆内,正在制作粘土浮雕的外地游客张晓说。工作台旁,店主高江涛告诉记者,年轻人喜欢追求新奇时尚和体验感,店里推出手工陶艺、银饰打造、粘土浮雕等热门DIY项目,让游客
  • 三千佛山少年课间打咏春!一招一式打出98%体质合格率 清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宽阔的操场上,数千名身着统一校服的学生身姿挺拔如松,随着一声响亮的口令,齐刷刷拉开架势。刹那间,三千学子摊掌如风,冲拳似电,动作刚劲利落,气势如虹。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喝声,拳风破空之声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操场上激荡回响。这并非武侠电影的拍摄现场,而是这所学校雷打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