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典型案例展播:推进“美丽系列”建设(2)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11:24:00    

编者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施“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

让“城中湖”真正成为“百姓湖”

济南市大明湖南岸的“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通过“通步道、串资源、提品质、增设施、赋功能”,完成大明湖南岸透湖,全线贯通环绕古城的6.6公里泉水绿道,新增共享绿地、智慧健身步道等绿色生活场景,打造古树园、城西泉上等文化节点,实现大明湖与古城的无界融合,见绿便可拥绿、见湖便可赏景,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一、高效组织实施,提速项目建设

(一)高位推动。“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自2023年9月启动,年底召开济南古城保护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研究通过“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设计方案。2024年初发布《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为项目提早实施、加快建设奠定基础。

(二)广听民意。以“明湖路上见明湖——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为主题,市政协“商量”调研组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市民代表,就完善施工方案,实现见湖透湖、绿色共享、景观提升等方面多次开展现场商量、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通过“码上商量”平台征集市民建议300余条,研判采纳打造文化节点、设置智慧健身系统等意见建议50余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三)强化保障。由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组建综合、设计、施工、宣传工作组,发挥党员先锋突击队作用,按照“示范段先行、全线压茬推进”方式,制定现场调度、方案会审、风险管控、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制度,60天内高质高效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二、转变建设理念,打造无界景区

坚持人城境业和谐共生理念,推进“造绿地”向“造空间”转变、“庭院深深”向“开放共享”转变、“绿意浓浓”向“活力满满”转变,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跨界融合。按照“疏绿透湖、宜透则透”的设计思路,优化调整大明湖南岸绿化隔离带,形成以疏林草坪为主的舒朗植物空间,弱化景区物理边界,优化出入口设置,融合景区与城市界面,让“城中湖”走近市民群众。

(二)普惠共享。沿滨水景观界面安装滨水座椅,选择适当区域打造能停留、能游憩、能打卡的自然观察小径、共享绿地、亲水平台、花境景观,通透古城生活、生态空间,将园内自然气息、人文氛围、艺术魅力引入居民生活圈。

(三)以绿兴旅。梳理景区与泉城路、宽厚里、世茂广场、恒隆广场、芙蓉街、百花洲、曲水亭街等重要商圈及网红街区的联系,新建西护城河、大明湖西岸绿道,整修改造大明湖北岸、东护城河、南护城河道路,打造集文化旅游、运动健身、休闲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城泉水绿道。

三、应民所需所盼,雕琢精品工程

强化项目生态和公共属性,着力打造生态园林、百姓园林、活力园林、文化园林、智慧园林,真正实现“绿道便民”“还湖于城”。

(一)注重保护城市生态。保留抚育施工范围内所有乔木植物,重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新建古槐园、古桑园,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分类制定需调整现状灌木迁移、养护方案,保护性移植到其他公园景区,保证城市绿量整体不减。

(二)注重便利市民游客。压茬推进项目施工进度,合理压缩施工工期,完成一片即开放一片,减少对市民游客的影响。提升设施智慧化水平,绿道沿线设置智慧健身系统,安装智能人脸登录显示屏3台、智能识别杆7处,新设太阳能坐凳多套,方便市民运动健身、打卡休憩、手机充电,进一步提升城市休闲生活品质。

(三)注重构建新业态新消费场景。在大明湖西岸、泉水绿道等节点规划打造酒吧街、驿站等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设置高山流水、西顺城街印象、城西泉上等文化景观节点,在沿线历史遗迹处设立简介牌,用文化牌、二维码等方式讲述济南故事,让市民游客在休闲旅游中体验泉水文化、名士文化、诗词文化、古城文化。

来源:山东环境

相关文章

  • 典型案例展播:推进“美丽系列”建设(2) 编者按: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
  • 初秋泉城旅游更旺,游客排队乘大明湖画舫船 8月10日,初秋的泉城暑热逐渐消退,凉爽的天气更加适宜出游。在天下第一泉景区的大明湖南门牌坊北侧的码头处,画舫船成了旅游热点,等候乘船的游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多艘画舫船穿梭在湖面上,往返于大明湖北岸、历下亭和南岸之间,游客沉浸式体验大明湖美景。记者:王锋 摄影:王锋 摄像:王锋 剪辑:王锋 编辑:韩
  • 视频荐书|《无法独处的现代人》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作者:[英]齐格蒙特·鲍曼,译者:章艳,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2025年7月。视频/奇与编辑/甘甜甜校对/赵琳
  • 一场跨越三千里的文化对话 当福建泉州湾八月的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漫过红砖古厝的燕尾脊,将历史的褶皱吹得愈发清晰;而此时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正被无尽的绿意覆盖,山丹花在晨露中含苞待放,酝酿着独属于草原的芬芳。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景致,却在同一时空里,因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奔赴而产生了奇妙的共振。让草原的豪迈与海洋的包容在碰
  • 鹤岗:公园里的家,藏着北方小城的诗意与烟火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鹤岗平安宝塔上,金色的光芒为这座中国北方小城披上朝气蓬勃的滤镜。附近小区早起的人们,已开始享受这晨光与微风。北山公园附近的草地和树。澎湃新闻记者 郑问 图平安宝塔脚下的欣虹湖公园,湖水清澈见底,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是市民垂钓、赏景的天然氧吧。市民孔桂玲常和朋友们在此录视频分享:“
  •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 本报天津8月9日电 (人民网记者陶建)海河奔涌,文脉悠长。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启动仪式分为“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多维立体展现独树一帜的津派文化,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在“河海津韵”篇章,《南桃北柳》《镇馆之宝》《不止建筑》等主题演绎对河海
  •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着力解难题、惠民生、促增长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盖煜)8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牙合甫·排都拉主持召开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抓好新广行风热线反馈群众诉求建议办理、固定资产投资、提升旺季旅游质效等工作。会议指出,群众通过“新广行风热线·问政天山行—乌鲁木齐专场”反映诉求、提出建议,既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期待,也是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