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整治水环境 做竹新文章——博爱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4 17:08: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魏光力

水,是生命之源,是乡村灵动的脉络;竹,为君子之象征,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博爱县将水环境整治与竹产业、竹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让乡村水更清、景更美,探索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科学精准施策 整治生态环境顽疾

月山镇位于博爱县中部,恰处浅山,一半是山区,一半是平原,境内有下秦河从九府庄至上庄,蜿蜒7.5公里,沿线共有7个临河村和4个排污入河村。近年来,随着用水量日益增多,造成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且有19个排污口将生活污水排入河内,再加上沿河岸倾倒垃圾,造成河道水体生态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亟须治理。

博爱县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乡村,全面调研地形地貌、水系分布、人口密度以及污水排放现状等要素。依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规划策略,制定“一村一策”的精准治理方案。对下秦河采取新挖改道、原河道清淤、治理生态修复并疏通,加固河道护坡等措施,拔除下秦河水生态病根,助推生态富民。

农村水环境治理确保长效运行,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机制,乡镇、村组定期对辖区内河道进行不定期动态巡查,制止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同时建立水质定期检测制度,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每月对下秦河水质进行检测,并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在此过程中,积极开展“环保知识进农村”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深入乡村,举办环保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普及水环境治理知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宣传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和成效,曝光破坏水环境的不良行为。鼓励村民参与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和奖励机制,对举报违法排污行为的村民给予一定奖励。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挖掘生态资源 实现生态价值

下秦河水环境的改善,让周边乡村拥有了最大的生态优势。借助优质的水环境,竹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生态竹种植,为竹制品加工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围绕竹与水的特色,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如竹筏漂流、竹林水畔露营等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打造“竹林经济”,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依托周边水资源及竹林优势,博爱县积极打造竹浪岛生态文旅、西张赶文旅、竹泉游、竹林七贤生态文化园、泗沟村竹林露营基地等项目,实现自然优势转换为资源的合理利用,丰富文旅内涵,提升其吸引力。曾经无人问津的乡村,如今成了城市居民向往的旅游胜地。沿着清澈的河流,修建起了绿道和观景台等。游客们可以漫步在绿道上,也可以乘坐竹筏或环湖小火车,顺流而下,欣赏着两岸的竹林风光;深入竹林,露宿野营,体验挖竹笋、制作竹工艺品的乐趣;入住竹制民宿,品尝以竹笋为原料的特色美食。这些独特的旅游体验,让游客们参与其中,感受乡村的文化魅力,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推动了竹制品、竹产业的推广和传播。

实现文化价值 打造特色品牌

竹与水,不仅是生态资源,更是文化的载体。博爱竹器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深度挖掘工艺流程、蕴含的文化价值,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竹水文化节、竹艺展览等活动,展示竹与水在历史文化、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提升了乡村文化的影响力。2024年5月,博爱县城市品牌LOGO的正式发布,将竹文化与水文化深度融合,让“太行竹林水乡”的特色更加具象化。

立足资源优势,深化“旅游+”战略,提供“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发展集城市游、乡村游、农业观光游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成功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强化了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和年轻化消费的文旅特色。通过不断创新与突破,逐步描绘一幅绚烂的“太行竹林水乡”画卷,使每一项文旅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让文旅产业真正实现了精细化、专业化的发展。2025年一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3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30多万元。“五一”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66.88万人次,同比增长6.57%,实现旅游收入6942.84万元,同比增长7.85%,

以经验筑根基 用创新搏长空

博爱县委、县政府始终树牢“一盘棋”思想,县领导亲自部署调度,一线推动,全面统筹各方力量、调配各方资源,打破部门藩篱,有效打通资源配置和协同调度的痛点堵点,加强竹与水的生态资源保护,推动竹产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整治水环境,做竹新文章,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有效路径。通过合理利用竹资源,发挥竹子在水环境整治中的生态功能,发展竹产业和竹文化旅游,博爱县的乡村将会水更清、竹更绿、民更富。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探索竹与水的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产业体系,让竹与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绘就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相关文章

  • 临渭区孝义镇早酥梨陆续上市 7月18日,记者在临渭区孝义镇明星村的酥梨代办收购点看到,工人正忙着分拣、装箱、打包,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的酥梨鲜嫩多汁、酥脆可口,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深受市场青睐。”正在一旁忙碌的果农李水龙说,村上共种植酥梨600亩,代办点每天收购2万余斤,主要销往湖北、四川等地。来自湖北的客商
  • 周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落实落细“六个实施方案” 为产业倍增提供坚实支撑 咸宁网讯 记者姜明助报道:7月18日上午,市委书记周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汇报,研究部署相关重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制定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是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培育壮大工业类产业项目和企业,做大做强我市工业经济
  • 激活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新活力——2025(第五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巡礼 激活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新活力——2025(第五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巡礼7月6日,“沽塞杯”冀蒙草原湿地自行车骑游大会在沽源县库伦淖尔景区开赛,骑行爱好者穿梭于草原与湿地间,感受自然之美与运动激情。河北日报记者张镜摄崇礼168超级越野赛、WMRA山地跑世界杯、2025草原天路自行车赛、全国自由式
  • 山东这所高校,为何如此拥抱AI? 中国古代山东最早的木匠是谁?不是鲁班,是轮扁。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
  • 南财快评|锚定长远,凝心聚力助推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产业兴则国家兴,产业强则国家强。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和国内大循环相互适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造新质生产力。广东是经济大省和制造大省,在强链、扩链、补链、延链的大背景下,理当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擘画蓝图中承担重责大任。7月1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省加
  • 宁夏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基层群众代表的发言引起阵阵掌声 日前,在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委员入场队伍中,一张生疏的面孔映入记者的眼睛:黝黑的皮肤衬得崭新的白衬衣格外干净,对着座位图仔细查找着自己的位置。他是固原市西吉县火集村党支部书记火彦红,也是自治区政协邀请的4位基层群众代表中的其中一位。落座后,火彦红被周边的委员们围住,愉快地
  • 融合消费形式多点开花,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 暑期是文旅消费的传统旺季。为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份至8月份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据悉,暑期消费季期间,各地将围绕消夏避暑、滨海度假、观演赏剧、赶集看展、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暑期文旅消费热点,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近期,
  • 山海同心谱新篇 ——新时代高质量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巡礼 这是广东援疆在喀什地区伽师县打造的粤伽新梅产业园(2023年9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2025年6月27日,在新疆和田市产业园区新疆纱纤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整理布料。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2025年6月25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