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粒粒良种孕育丰收希望——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科研育种一线见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8:57:00    

眼下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西花园试验站的资源圃里一片热闹景象,科研人员正穿梭于碧绿的麦浪中,挑选小麦进行杂交组配、去雄授粉、封口挂牌等作业,为旱碱麦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科研人员在人工气候室内为小麦进行精细的杂交“手术”。通讯员 摄

“这段时间是小麦杂交的最佳时期,我们团队在抽穗初期给麦穗去雄,间隔3至5天后,用挑选好的‘父本’为套袋的植株进行授粉。授粉完成后,标注好‘母本’和‘父本’,到6月初的时候收获杂交粒。”市农科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所长王伟伟在试验田里向记者介绍道,“我们采用自主创新的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育种法来进行后代选育,通过创造不同的选择环境,经历多年的交替选择,查找出在旱地表现抗逆性突出、水地表现丰产性好的抗逆节水丰产型组合作为重点苗头品系,再经过进一步的品种比较和抗病耐热鉴定,筛选出材料参加品种审定等各级试验……”今年以来,王伟伟和他的科研团队已调查了220份小麦种质资源“返青至起身期”的耐盐性,并对种植在模拟盐池的小麦进行田间记录。

抗旱耐盐、广适稳产、节水高效……短短十几字,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很难。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就一直专注小麦育种工作,特别是抗旱耐盐育种从未间断,先后培育出沧麦6001、沧麦6005等18个旱碱麦品种,并创立了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育种等育种技术和后代选育思路。其间,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作为市农科院优势专业、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参加单位,成为我市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培育抗旱耐盐碱作物品种和技术的“先锋队”。

“目前我们进行旱碱麦新品种的培育主要通过配制杂交组合、田间选择、鉴定筛选、品比选择、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环节,综合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方面优势并通过审定后,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可以说,小麦新品种的问世,是一项持续且漫长的工作。”王伟伟说,随着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借助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他们也在不断挖掘旱碱麦的优异基因、加速育种进程,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注入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为进一步做优“种子芯片”,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中捷产业园区及相关企业共同组建沧州市旱碱麦育种体系,共享人才、资源、研发平台,合力攻克种源关键技术,加快选育旱碱麦特色品种。目前,全市旱碱麦繁育基地已达6.15万亩,年繁种能力达1.8万吨。经各级科研人员反复选种与改良,自2024年以来,新审定了沧麦18、泊麦20、吴旱015三个旱碱麦新品种,新培育的11个旱碱麦苗头新品系已参加各类试验。

“以往,培育一个新品种,一般需经过5至6代交替选择,才能进入大田选育。田间育种周期很长,1代的生长就需1年。而在我们的人工气候室里,可以将有培育前景的旱碱麦及特色小麦进行‘加代’及群体构建,一年最多能繁育4代,这样就加速了育种进程。”王伟伟说,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培育更高品质的旱碱麦品种,让新良种更加适宜本土化种植。

(来源:沧州日报)

相关文章

  • 粒粒良种孕育丰收希望——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科研育种一线见闻 眼下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西花园试验站的资源圃里一片热闹景象,科研人员正穿梭于碧绿的麦浪中,挑选小麦进行杂交组配、去雄授粉、封口挂牌等作业,为旱碱麦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科研人员在人工气候室内为小麦进行精细的杂交“手术”。通讯员 摄“这段时间是小麦杂交的最佳时期,我们团队在抽穗初期给麦穗
  • 科技赋能春耕忙 田野焕发新气象 又是一年春耕春播的时节,呼伦贝尔农垦绰尔河农牧场有限公司依托现代农业机械化优势,在沃野平畴间抢农时、夺积温、保春种,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播画卷全面铺开,让田间地头充满“科技范儿”。春播是一年农事的重要阶段,关乎着全年的收成。连日来,在绰尔河农牧场有限公司6台配备先进导航系统、动力达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
  • 芝加哥小麦期货涨2.2%,本周玉米期货跌超3.4% 周五纽约尾盘,彭博谷物分类指数涨0.69%,报31.6206点,本周累计下跌1.49%。CBOT玉米期货跌0.74%,报4.6875美元/蒲式耳,本周累跌3.45%。CBOT小麦期货涨2.21%,报5.43美元/蒲式耳,本周累跌0.37%。CBOT大豆期货涨0.71%,报10.5825美元/蒲式耳,
  • 2025年“中国航天日”沧州高新区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4月16日至24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沧州市主题系列活动成功举办。这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为“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一是寓意全世界全人类共享同一片浩瀚星空,体现中国航天一直主张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维护外层空间安全、造福全人类的宗旨,推动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意指中国航天从
  • 机器人产业百花齐放 “中国智造”内销外贸通吃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4月17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进入第三天,在本届广交会上,人气最为爆棚的展区莫过于今年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几乎每一家机器人公司展台前都聚集了大量外国人,不断惊呼“Amazing(太神奇了)”!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参展本届广交会的机器人公司不仅数量
  •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郭进考:初心如磐为国育良种 谷雨临近,小麦盛长。在辛集市马兰农场里,实验区的麦苗沐浴着春光拔节生长。“麦痴”郭进考和他的小麦育种团队又进入了春管忙碌季。1973年,农校毕业后的郭进考被分配到了石家庄地区农科所,从事小麦育种研究。“要搞育种,需要学的知识太多了!”于是,郭进考拜书为师,并先后拜访40多位专家,请教100多位同行,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考核成绩 银川市位列第一 “无废”有为 治水有数 渔业有质 4月5日,游客在海宝公园观赏红嘴鸥。记者 海坤 摄黄河两岸绿意浓。资料图片近年来,银川市坚决扛起首府担当,奋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黄河安、银川蓝、贺兰山绿、产业优的态势持续巩固。日前,自治区公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考核成绩,银川市位
  • 朵朵羊肚菌 种出乡村好“丰”景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8日讯 近日,在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厉家顶子村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健硕饱满,弥漫着独特的菌菇香气。52岁的厉见峰穿梭在大棚里,一边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一边指挥着几位农家妇女采收成熟菌朵。自从2022年厉家顶子村引入羊肚菌种植项目,厉见峰便凭借丰富的经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