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夏粮收购展现新气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7:14:00    

来源:经济日报

烈日炎炎,夏粮收购正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其中,河南、安徽、河北3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

记者了解到,今年夏粮收购市场展现出新气象: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备受青睐,价格优势明显;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发力,为稳定市场注入力量;智能扦检、云端结算等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重塑夏粮收购生态。这些变化进一步增强了农民获得感,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小麦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夏日的中原大地,空气中弥漫着麦香。河南许昌襄城县春秋合作社有关负责人李高强说,合作社种植1000多亩冬小麦,其中,500亩优质小麦,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全部销售完毕,每斤价格1.35元,高于去年;500亩普通小麦,平均亩产1200斤左右,已销售大半。

“在消费市场升级和进口小麦减少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小麦市场更加细分,不同品种小麦因其品质特性和用途差异形成了明显的价格分层,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王向博说。近年来,我国强化优质小麦种植推广,强筋、弱筋等专用小麦品质不断提升,进口替代效应增强,且价格优势明显。普通小麦由于同质化程度高,溢价能力弱。

“根据小麦品质定价,既体现了市场对优质粮源的认可,也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价格信号,引导鼓励农民种植高品质小麦。”河北五星面业公司董事长杨新良告诉记者,今年公司以收购强筋小麦为主,计划收购3万多吨,目前已完成1.7万多吨。

据了解,今年新麦质量普遍好于去年,蛋白、面筋含量高。有企业反映,新麦多项质量指标为近年来最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期对部分产区新季小麦开展了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质量整体好于常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麦上市以来,购销比较活跃,加工企业开库收粮,储备企业有序轮入,贸易企业积极参与,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市场比较平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新季夏粮收购量1亿吨左右,其中小麦8500万多吨左右,保持近年来较高水平。

政策性收购稳定市场

在夏粮收购期间,各级储备企业纷纷启动储备小麦轮入收购,河南、安徽、河北相继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性收储与市场化收购协同发力,保持粮食市场活跃度。

目前,中储粮和地方储备企业均已启动储备小麦轮换收购。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已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多个小麦主产区启动储备小麦轮换收购,收购库点达到200多个。安徽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抓好政府储备收购,加强央地协同,按照略高于市场价格2分至3分,挂牌收购中央和省市县政府储备小麦,引导市场价格。

今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三等以上为每斤1.19元至1.23元之间。中储粮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储粮在河南、安徽、河北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后,截至6月底,在河南17个地市启动收购库点166个;在安徽12个地市启动收购库点51个。自7月3日起,中储粮在河北保定市、唐山市、定州市等地启动收购库点11个。

王向博表示,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主产区小麦价格止跌企稳,市场看涨心态增强。目前,基层毛粮售粮价格已经回升至1.17元/斤至1.19元/斤水平,较最低点回升2分至4分。中间商开始建立库存,用粮企业加快收购步伐,国内小麦市场呈现购销活跃、价格稳中趋升的态势。以河南为例,目前省内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每斤普遍较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前上涨1分至3分,回升至1.22元/斤至1.23元/斤水平,不少加工企业已开启24小时卸粮模式,以便尽快补足所需库存。除此之外,山东、江苏、安徽等地面粉厂收购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数字化重塑夏粮收购生态

今年夏粮收购中,智能扦检设备让品质评定透明可视,电子地磅使计量精准无误,线上结算确保粮款及时到账。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粮食收购生态。

往年夏粮收购高峰期,农民们排队售粮,有时要等一天甚至两天时间。现在,中储粮“惠三农”、安徽“智慧皖粮”、江苏“满意苏粮”、湖南“潇湘粮储”等一批平台推出后,售粮农民只需在手机上预约,就能实现错峰售粮。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应用“惠三农”APP和智慧皖粮“售粮通”,推广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积极开展预约收购,让售粮农民少跑腿、快售粮。

在中储粮山东菏泽直属库有限公司库区,一辆售粮车正等待扦样化验。中储粮菏泽直属库总经理韩伟说,收购流程中,司机只需在门岗持身份证办理“售粮一卡通”,就可便捷完成后续环节。车辆驶入扦样区域后,智能扦检一体机自动完成随机扦样和检验工作,检验结果通过库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LED屏幕实时反馈给司机。粮食检验合格后,司机凭“一卡通”完成检斤,将车辆驶入待卸区域。在卸车环节,值仓保管员通过手持设备读取“一卡通”信息并核对车辆无误后,使用液压翻板进行高效卸车。粮食安全入仓后,车辆再次进行检斤过皮,随后销卡出库。整个流程产生的信息将实时审核并传递至结算中心,确保售粮款项在24小时内完成结算,切实做到了“粮出手,钱到手”。

云端监管,为收购市场装上“电子眼”。我国加强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政策性粮库实现信息化全覆盖。监管人员通过监管中心大屏幕,可以实时了解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粮库收购数据。AI算法自动比对价格波动、质量异常等情况,一旦发现违规线索立即预警。售粮农户可以通过APP举报违规行为,系统会自动追踪处理。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构建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长效机制,持续深化信息化应用,提升应用水平和加强运维力量、资金投入、管理制度等措施要求,用好用活用足监管系统,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依法管粮水平的工具和加强监督检查的手段。(记者 刘 慧)

相关文章

  • 河北涞源:深度体验游受青睐 文旅市场热力足 河北涞源:深度体验游受青睐 文旅市场热力足
  • 夏粮收购展现新气象 来源:经济日报烈日炎炎,夏粮收购正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其中,河南、安徽、河北3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记者了解到,今年夏粮收购市场展现出新气象: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备受青睐,价格优势明显;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发力,为稳定市
  • 面馆将顾客吃剩的面二次上桌,被发现后竟还……官方通报→ 【来源:济南日报】7月4日,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关注到相关媒体“网传上海一面馆被曝将顾客剩面二次销售”等报道,即组织执法人员开展调查。经初步调查,报道中所涉面馆为上海映众小吃店,针对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的情况,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
  • “男孩骑行身亡案”的司机,要起诉高德地图?最新→ 7月1日,有网传信息显示,备受关注的“河北男孩骑行身亡案”有新进展,继今年4月收到不起诉决定后,司机姜永亮将起诉高德地图。当晚,姜永亮发视频对此进行了澄清,“针对网上起诉高德地图的不实信息,特此澄清。此事件已经过去,我只想回归正常生活,请大家理性看待。”同时,高德地图也发文称,起诉一事不实。据媒体此
  • 【一线观察】沧州:引资金 育平台 推动产业向新向强 锚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沧州市引资金、育平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沧州巨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0套中重卡车专用离合器总成刚刚下线,即将出口国外。这款产品融合大数据和北斗导航技术,无需人工干预就能精准判断最佳换挡时机,一举打破自动挡重卡坡载打滑技术垄断,实现国
  • 1至5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班列521列 货值超55亿元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袁立朋 通讯员 余陈军)据石家庄国际陆港消息,今年前5个月,该陆港已开行中欧(亚)班列521列,发送标箱52373个,货重63.97万吨,货值5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189%、295%、92%,继续保持京津冀同类国际陆港首位。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
  • 苏州:桃子大量上市挑花眼!你爱吃哪一种? 一名经营户近期每天卖出桃子三四百箱。苏报融媒记者 李想/摄制水蜜桃批发价格最低每斤4元,爱吃桃子的市民有口福了。6月24日,记者从南环桥市场看到,水蜜桃、黄桃、毛桃、蟠桃、油桃等各类桃子占据了水果区的“半壁江山”。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桃子已进入上市高峰期,市场日均到货量130吨左右。诱人的鲜桃。
  • 有视频就有真相?清远地裂、滑县“绝收”、重庆“命案”连环揭伪 6月23日18时48分,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发生4.3级地震,在当地居民纷纷在短视频平台上传地震来临时的画面时,也有一些网民认为找到了热点,为博眼球,吸引流量,传播虚假地震消息,造成了不良影响。清远4.3级地震致城区楼歪地裂?谣言!清远市清城区发生4.3级地震,广州花都也有震感。这是网传花都区叶榕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