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西青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寺镇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以“三新”“三量”为重要抓手,紧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精准施策、主动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向好。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重点领域表现突出
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态势。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64.73亿元,同比增长3.9%;规上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0.91亿元,同比增长61.8%;限上批零业销售额116.26亿元,同比增长2.47%;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13亿元,同比增长8%;商品房销售面积2.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2%;房地产租赁经营营业收入0.19亿元,同比增长8.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0.58亿元,同比增长10%。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招商落地斩获新效
项目引进多点开花,成功引进三樱汽车配件、中凯新科新能源、华为鸿蒙智行等22个项目,预计投资总额3.35亿元,涵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销售等多个重点领域。通过“重点项目入库+潜力项目挖掘”组合拳释放投资活力,陈塘热电储能调频、人防产业园、永聚焊材等一批优质项目有效激活了既有投资潜力,区域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同时,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累计盘活闲置资产近4万平方米,盘活收益超1000万元。


服务发展举措扎实 支撑体系持续完善
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建立 “重点企业跟踪 +‘小长大’企业培育”双轨服务机制,推动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在优质企业培育方面,天津大桥金属焊丝有限公司、天津一机床顺利通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评,天津太平洋制药申报获评2025年第一批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着力推动企业技改升级,稳步推进太平洋制药、天津氟膜新材料等2家企业工业技改和设备更新项目,成功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1258万元。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南京肯特天津氟膜新材料项目已竣工投产,为西青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外,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天津发电企业,于今年6月顺利完成两笔碳资产交易,成功探索出可复制的低碳排放路径。

基层治理精准发力 服务效能稳步提优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红色领航・片区精治”行动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西青善治“金钥匙”计划。推动“创富工坊”串点成链,开设“创富课堂”,形成“四式共富”发展新模式,创新推出“繁花‘寺’锦”共创品牌,10个能人手工坊将“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搭建起群众增收“共富矩阵”。持续推进“1+4+N”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模式,通过“能人计划”打造10余个特色阵地,开展各类精神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成功打造“小福邻里文化节”品牌。此外,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五有”建设目标,整合27个调解组织、346名调解员及律师事务所、心理服务专家团队等力量,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更高效便捷。

社会事业扎实推进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服务关爱机制,依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养老助老服务活动500余次,服务老人5000余人次。全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2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扎实落实就业创业惠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元。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天津市西青区汇盛道学校),该校将于今年九月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教学服务水平,促进教育资源普惠共享。完成中引河水质提升项目,通过综合举措减少污染负荷,持续改善河段及下游断面水质,让群众共享生态改善“绿色福利”。


下一步,大寺镇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再上新台阶,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辖区群众,实现经济质效与民生福祉的同步提升,奋力谱写大寺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