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广东外贸半年报出炉。
上半年,广东外贸顶压前行,以4%的增速、20.9%的比重,有力支撑了全国外贸大局和全省经济大局。
作为广东省重要开放平台,综合保税区在上半年广东外贸大盘子中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47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10.5%,对广东外贸增长贡献率60.1%,拉动广东省外贸增长2.4个百分点。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广东省内综保区面积总和不足28公里
以占全省约七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
贡献了超六成的外贸增长
广东综保区,为什么能?

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关员在南沙综保区跨境电商仓库巡仓监管
13个综保区创新业态“多点开花”
广东省现有13个综合保税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近年来,广东省内海关不断改革创新,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支持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跨境电商、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新业态。
在广州南沙、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政策为企业节省每车次600元运输成本,降低集拼商品物流管理成本30%。
在黄埔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无人机直达配送,无人机与保税仓库无缝对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即时交付”的消费闭环。

穗东海关关员监管无人机配送包裹
在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一条“原料供应—设备检验—终端销售—售后维修”为一体的产业生态链高效运转,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加快打造……
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维度不断拓宽,为广东的外贸增长持续带来新的动能。
服务前置 畅通企业出海路
空侧资源紧张、排队查验安检……这是企业经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口货物常常面临的问题。
今年3月,全国首个“民航安检前置+海关查验前置”创新货站前置项目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区投入使用,规划建设面积3300平方米,兼具仓储和服务双重功能。相较于一般前置货站“先安检后查验”的模式,“双前置”货站将海关查验和民航安检两个环节进行前置,实现机场货运口岸服务前移至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区,将出口申报和预安检融合一体,有效提高口岸通关和物流运转效率。

搭载出口货物的货车停靠在“双前置”货站进行卸货作业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驻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办事处场所监管科副科长龚磊表示,在“双前置”货站,出口企业可以“一站式”完成清关、收运、安检、组板等操作,出口货物可直送机场装机离境,货物等待时间缩减超50%。企业不仅能够更灵活地安排跨境物流计划,还节约了综合运营成本。自今年3月份“双前置”货站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出口货运量已超1000吨,货值超1.8亿元人民币。
湾区资源×综保区政策
世界工厂直连世界客厅
广东综保区的优惠政策叠加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让湾区企业更快捷地开拓全球“朋友圈”。
在世界工厂东莞,香港机场的安检货站延伸到了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通过加强与香港海关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创新实施出口“先查验、后装运”、进口“先拆板、后申报”等措施,将香港机场集拼、安检等物流核心功能延伸至综合保税区内,为企业节省30%的通关综合成本。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
广州南沙港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有170余条外贸班轮航线通达全球。以南沙港为枢纽港,“一港通”模式让广东各地市及省际城市有效联动。南沙综保区也成为链接周边产业链、辐射全球朋友圈的重要平台。
以出口货物为例,在支线港完成通关手续装箱的货物,到达南沙港后不再进行二次申报和查验,直接换乘国际货轮出海。目前,“一港通”模式开通航线23条,覆盖广东、湖南、贵州三省12个城市的19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陆港。效率提升带来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经南沙口岸进出口货物61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

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关员对即将出口的“一港通”货物进行监管
在小空间做大产业,以小平台托举大外贸,广东综保区的“亩产奇迹”背后,是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印证。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综保区正是广东创新求变、主动破局的“政策试验田”,为广东外贸增长储蓄更多的开放势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外贸经验。
记者:林楚纯
审核:曾超 黄子懿
图源: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州海关、黄埔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