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写:震后120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2:43:00    

缅甸当地时间4月2日17时40分,当幸存者从地震废墟被抬出的那一刻,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援点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中国救援队的队员发出由衷的感叹。

震后120个多小时,这场生命救援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记者连线采访进入废墟深处、亲手将幸存者救出的中国救援队队员。

4月2日,中国救援队从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出一名幸存者。

精准定位幸存者被困位置

缅甸当地时间4月2日早上,中国救援队接到当地消防部门转交的线索——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援点有被困人员,但无法探测到生命迹象,希望中国救援队再度搜索。

虽然“黄金救援72小时”已经过去,再加之当地每日超40摄氏度的高温,生命幸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中国救援队不愿放弃哪怕一丝生的可能,立即组织队员,携带专业雷达探测仪赶赴现场。

“那是一栋七层建筑,一、二层下沉式坍塌,上面的部分倾斜,被困人员在一层,还是二层,没人能确定。”中国救援队队员田园来自北京消防特勤支队,今年39岁的他是一名有着21年丰富救援经历的“老消防员”,还参与过2023年土耳其地震的国际救援,“地震救援的最大难点之一,就是在错综复杂的地震废墟中,精准定位生命所在位置。”

4月2日,中国救援队从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出一名幸存者。

“好像有人!”田园和队友先是在酒店门口探测,雷达探测仪发现在十米远处疑似有生命迹象。兴奋的队员立即绕到酒店的后身,仪器显示生命信号的距离缩短为4米多。

4米多,对于一栋倾斜坍塌的庞然大物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范围。“我们想方设法爬进酒店的3层,在楼道和房间反复探测,最终来到了307房间,此时,生命信号显示距离只有两米。让我们惊喜的是,这个信号并不微弱,相反,是会动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田园仍激动不已。

追求速度的同时兼顾细节

“我们决定先在307房间的地板上打一个观察孔,大概一个拳头大小,能够让蛇眼探测仪探下去观察。”让田园和队员没想到的是,钻机刚打了两下,就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因为现场很嘈杂,我一开始不确定是哪里的人声,于是,我们便把现场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关掉,大家静默。”

“当时,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果然,田园呼喊后,下面传出了一名男子清晰的应答声音,田园敲击楼板,对方也随之敲击回应,“通过声音判断,我们更加精确地知道了他的位置,在307房间的窗户附近。”

中国救援队赶紧找来翻译人员,田园和队员了解到,幸存者是缅甸人,52岁,被困在了酒店二层,在两个床的中间,没有受伤,但非常渴,想喝水。

4月2日,中国救援队从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出一名幸存者。

中国救援队加快打孔速度,同时医护人员带着生理盐水迅速到位。8厘米厚的楼板被打穿后,救援人员通过观察孔伸下一根软管,将生理盐水送到被困者的嘴边。为了尽快营救幸存者,中国救援队通知多支救援力量来到现场。

“马上救你出来,千万别着急,躲一躲掉落的碎屑。”破拆时,中国救援队队员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兼顾细节,给幸存者拿来眼罩保护眼睛,并通过翻译人员安慰并提醒,“破拆作业会产生很大声响,尽量忍耐一下,不要害怕。”

一个半小时后,救援人员完成楼板的破拆,然而,坍塌的二层充满钢筋水泥的碎块和各种杂物,救援人员接力,小心翼翼地将杂物一点一点清理出去,最终形成了一个大约50厘米宽的生命通道。

“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

“幸存者意识非常清醒,而且配合能力很强,我们通过翻译告诉他,尽量平躺,我们会把脊柱板直接插到他的身后,然后教他用手抓牢脊柱板,大家先把他救上三层楼。”田园说。

幸存者被抬出废墟后,救援人员给他裹上防止失温的保温膜,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身体做简单评估和检查,没有发现男子受伤情况。

4月2日,中国救援队从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出一名幸存者。

17时40分,中国救援队联合各方救援力量,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成功将幸存者从废墟里抬下地面。众多救援队员手挽手,站立成人墙,接力将他抬上救护车。此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也是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救出的第9名幸存者,创造了震后120个小时的生命救援奇迹。”田园说,“我们中国救援队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只要我们发现了生命,无论现场多么艰险,我们一定能把人救出来,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宇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
  • 让见义勇为成为新时代社会风尚(守望·特别策划) 蔡文。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供图谢如祥。 受访者供图范江涛。 受访者供图魏大兴。 重庆万州区委宣传部供图王福利。 王三合摄王建宁。 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委宣传部供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马斌、马文轩、高一帆、王武斌。 杨延国摄数据来源:中央政法委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隆重表彰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演讲 7月26日下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在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讲台上端着外婆的照片,进行了一场牵动人心的演讲。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土地上讲述祖辈亲历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时长30分钟的演讲中,夏媛讲述了外婆夏淑琴8岁那年遭遇的灭门劫难。当她讲到1
  • 聚焦2025交流周|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举办 7月26日,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在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现场。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贵州财经大学主办,汇聚了东盟国家教育部门代表、国内外高校专家学
  • 严防悲剧发生!世界预防溺水日,这些知识要记牢! 今天是世界预防溺水日旨在提醒全球人民增强预防溺水意识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当前正值暑期户外玩水人群增多让我们共同关注并采取行动预防溺水悲剧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发布的首份溺水预防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溺水死亡率下降了38%然而溺水仍然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范围内估计每小时有30多人溺水仅202
  • 澳门学子探秘张掖七彩丹霞 “天地调色盘”惊呆众人!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有一片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丹霞”的土地——张掖七彩丹霞。7月24日下午,当“同心筑梦”2025年澳门青少年甘肃行的师生们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条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的“色带”,赤、橙、黄、绿、青、灰、白、黛,如同有
  • 东北大学6名学生意外坠落溺亡 7月23日,据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消息,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目前,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
  • 2025年7月24日|防范溺水 珍爱生命 来源 贵州日报编辑 王小婷二审 李劼三审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