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色农业 助农增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6:30:00    

4月15日,正阳县寒冻镇徐庄村村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拔草,确保有个好收成。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以中药材、葡萄、黄桃等为主的特色农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讯员 贺永明 王 雪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 城乡融合绘就巴渝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经济日报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自“十四五”以来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双向发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逐步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路。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14%,居中西部第一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 临渭区孝义镇早酥梨陆续上市 7月18日,记者在临渭区孝义镇明星村的酥梨代办收购点看到,工人正忙着分拣、装箱、打包,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的酥梨鲜嫩多汁、酥脆可口,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深受市场青睐。”正在一旁忙碌的果农李水龙说,村上共种植酥梨600亩,代办点每天收购2万余斤,主要销往湖北、四川等地。来自湖北的客商
  • 长城观察丨张北拧紧农业“水龙头” 果蔬“解渴”有高招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李佳琦七月的坝上,骄阳似火,张家口市张北县郝家营乡的设施农业园区里,数千座现代化农业大棚如银色的波浪整齐排开。眼下正是这里蔬菜的产销旺季,很难想象,如今全国闻名的“坝上蔬菜”种植曾与地下水超采展开“拉锯战”,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一度面临水资源匮乏难题。然而,最新的一组监测数据晒
  • 消费新场景 发展新动能丨定州:古城街区上演消费业态“大合唱”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绅光 李沛涵 李征航“这简直就是个宝藏小店,我一个小白也能秒变手工达人。”7月4日,位于定州市宋街的鲁班创意体验馆内,正在制作粘土浮雕的外地游客张晓说。工作台旁,店主高江涛告诉记者,年轻人喜欢追求新奇时尚和体验感,店里推出手工陶艺、银饰打造、粘土浮雕等热门DIY项目,让游客
  • 26岁烈士牺牲3年后,父母想去他在武汉的母校看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袁鸣)“我2015年送他来上学,还想到大学里去看一看,拜望一下他的老师,感谢他们给我培养了一个很优秀的儿子。”近日,烈士周兴玉的母亲在湖北省荣军医院参加全国功勋荣誉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时,动情地诉说着对孩子的绵绵思念。1996年11月,周兴玉出生在四川省兴文县大河苗族
  • 杭州市西湖区发布十大举措打造“阅读第一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谢雯艳 诸葛曾晓7月3日,杭州市西湖区举行全力打造“阅读第一区”新闻发布会,集中展示阶段性建设成果,重磅推出“书香西湖”十大举措,并正式首发“走读西湖”阅读护照。阅读护照精心收录了辖区30余处特色阅读空间,串联起周边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酒店及文化体育场馆等多元业态
  • 贵阳贵安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样炼成→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为传统农业的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指引。近年来,贵阳贵安通过科技创新、数字技术赋能以及产业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筑牢农业“芯片”根基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2023年7月,贵阳市人民
  • 南博会首设中药材产业馆 昆明为全球备下“健康”大礼 中药材产业馆。记者刘凯达摄6月19日至6月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南博会,首次设立中药材产业馆,向世界递出“云药”名片,互动纷呈的医疗体育康养馆,展示了AI问诊、失眠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这不仅为昆明注入强劲产业动能,更推动健康昆明建设迈向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