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答记者问|无感监管、有感服务!山东全国首创“云端整改”惠及企业4.5万余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7:41:00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邀请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出台环保惠企十条举措,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环评审批是企业项目落地的重要要件之一,《惠企十条》中也有涉及环评的举措,能否简要谈一谈生态环境部门是如何做好环评服务保障的?

王福栋:环评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山东在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的同时,自觉把环评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深挖审批提速“潜能”,落实落细服务保障举措,全力支持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一是优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重点项目精准保障,建立环评服务清单和管理台账,提前介入、“一对一”对接,精准指导、“一企一策”制定服务单。通过服务“关口前移”,把原本在环评审批环节中的工作提前,在环评编制阶段就指导企业把问题解决,全方位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建成。同时,针对情况比较复杂的重大项目,比如首个由山东负责环评审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创新开展了环评预评估,提前收集专家意见建议,指导建设单位及时修改完善环评报告,为高效审批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减程序,不断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对环评审批进行流程再造,出台管理办法和内部程序,持续推进“减环节、减时限”,对符合审批要求的报告书,自受理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比法定工作时限压缩了一半还多。同时,推动审批流程扁平化、协同化,与其他部门实行并联审批,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其他部门意见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子系统,开展“网上办”审批服务、“不见面”技术审查、“零接触”现场踏勘,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和办事体验。

三是重改革,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分两批选取16个园区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宏观引领作用,优化简化单个建设项目环评,累计已有567个项目享受到告知承诺、“打捆”审批等优化简化措施。组织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统一开展区域环境跟踪监测,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共享使用,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省约三分之一的环评编制成本。今年,还将重点指导青岛、烟台、聊城3市开展好园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国家级试点,取消部分编制报告表的项目环评,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环评改革政策红利。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秉持“靠前服务、先行一步”理念,更加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更好发挥环评源头准入把关重要作用,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刚才主发布词提到,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推行“无感监管、有感服务”新模式,请问,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该模式以及相关创新举措?

赵辉:近年来,山东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坚持“先服务后监管,先普法后执法”,着力打造“无感监管、有感服务”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

一是构建非现场执法“千里眼”。严管善治是新时期执法监管的重要方向,非现场、“无感式”执法具有即时性强、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企业扰动小等特点,通过健全感知监控网络,用好现代化装备,可有效提升问题发现精准性,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聚焦源头预防,持续加强前端感知能力,着力构建以自动监控为主、卫星遥感等协同配合的环境执法智慧天网,实行“线上问题筛查+线下精准执法”模式,以数据引领执法力量投放,以线索指引现场执法方向。依托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汇聚环境执法全量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AI模型算法,精准识别疑似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提高执法穿透力和精准性。如去年山东通过AI模型分析在线监控数据发现,某食品公司外排废水污染物数据异常,多次出现废水流量突然增大,同时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疑似稀释排放。执法人员根据问题线索,现场查明了企业通过塑料软管向排放口注水稀释,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防止超标排放的事实。此外,深入推行现代化技术应用,在日常执法中广泛运用无人机、走航监测、水质指纹溯源等手段,打通精细化执法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省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1.2%,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前列,实现监管效率、环境效果、发展效益相统一。

二是创新环境执法“云服务”。始终坚持“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理念,完善环境执法企业服务端,全省13万家企业上线使用,实现企业环境执法相关业务“云端办”,架设帮扶企业发展的“桥梁纽带”。近年来,不断丰富功能内容、贴近企业需求、提升使用感受,目前已设立了政策解读、云端课堂、普法宣传、线上整改等模块,基本覆盖企业线上服务需求,当好企业“环保管家”,栏目点击量已达23.9万次。全国首创“云端整改”,方便企业环境问题线上整改审核,办理期限大大缩短,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惠及企业4.5万余家(次)。

三是推行执法帮扶“面对面”。坚持“服务在前、帮扶优先”,积极践行“寓服务于执法”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点单式”帮扶,试行“圆桌座谈会”等惠企政策。组织全省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统一采取“公开清单、在线接单、协商约单、上门送单”模式,将行政检查“关口”前移,上门帮助有需求企业,为企业开展“环保体检”,推行以来已开展46家(次)“点单式”执法帮扶。如菏泽市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污水处理问题进行“点单”邀约帮扶。菏泽市生态环境部门成立帮扶组,经过现场分析研判,帮助企业找出了污水处理站运行问题的根源,多方联系行业专家,会商形成了解决方案。这一问题的解决,为企业每年节省电费、药剂费等3万余元。在济南、青岛、潍坊、菏泽4市召开企业圆桌座谈会,固定时间、鲜明主题、倾听诉求、回应关切,先后开展了8次座谈,征集意见155条,已解决142条。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逐步扩围,这会对山东各行业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帮助企业了解最新政策?

王福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将为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动力。山东会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多渠道普及碳市场相关政策,为碳市场建设运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今年上半年,计划召开一次全省的专题培训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重点排放单位参加,邀请权威专家就碳市场政策框架、交易规则、操作流程、数据质量管理及配额清缴履约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确保企业全面理解政策内涵。

二是构建三级服务体系。依托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致力于构建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省级层面,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碳市场专班,依托行业协会统筹发电、钢铁、水泥和铝冶炼等不同行业专家资源,解答企业日常碳排放管理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市级层面,安排专人负责辖区内企业碳排放日常监管与服务,结合各市纳管行业,开展针对性的专场线下培训,必要时依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力量对重点企业驻点辅导。区县层级,及时上门“政策体检”,组建企业互助小组,确保政策及时传达至企业相关工作人员。

三是多渠道强化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一方面,充分宣传与利用“全国碳市场信息网”和“全国碳市场信息平台”,让企业学习全国碳市场最新政策。另一方面,依托省市层级月度信息化存证审核,及时发现企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帮助企业逐步规范碳排放管理。再一方面,借助年度排放报告核查复查、监督帮扶等机会,深入八大重点行业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四是完善反馈与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企业调研,及时了解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对于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涉及省级层面的认真研究、吸纳,确保政策实施过程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实际需求;涉及国家层面的,例如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操作问题或者核算核查具体问题等,积极向生态环境部汇报,争取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持。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完善政策传导机制,以更接地气、更富实效的举措,推动企业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姜倩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相关文章

  • 宜宾市召开秸秆禁烧管控工作推进会 【来源:宜宾市生态环境局_环保新闻】2025年4月29日,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秸秆禁烧管控工作推进视频会,会议传达今年中、省1号文件以及近期省大气污染防控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安排布置秸秆综合利用改革工作,对秸秆禁烧区划定、精准科学管控及注意事项进行解读,对“五一”期间秸秆管控提出具体要求
  • “神十九”今日返回地球,山东曹县航天员宋令东82岁奶奶终于等到那句“奶奶,我从星星上回来了” 太空出差半年,“神十九”今日返回地球。山东曹县航天员宋令东82岁奶奶终于等到那句“奶奶,我从星星上回来了”。“俺孩子可回来了!”(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宋泓睿 编辑:姚佳)#山东曹县航天员宋令东
  • 徐汇2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徐汇的刘伟、朱兰2人在大会上喜获表彰。刘伟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朱兰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国劳模 刘伟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刘伟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科技部创业领军
  • 精准施策 五方面举措加力稳就业稳经济 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经济参考报》4月29日刊发记者汪子旭、陈涵旸采写的文章《精准施策 五方面举措加力稳就业稳经济》。文章称,记者从2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将加快实施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五方面稳就业稳经济
  • 市政府召开第93次常务会议 水母网4月29日讯(郑义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4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主持召开市十八届人民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研究了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靠
  • 葡萄牙总理说未来几小时内将全面恢复供电 新华社里斯本4月28日电(记者荀伟)葡萄牙28日早些时候发生的全国大停电正逐步得到解除,当晚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已经恢复供电。葡总理蒙特内格罗表示,电力供应将在未来几小时内全面恢复。根据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的报告,截至21点30分,已为超过200万用户恢复供电,约占全国电力用户数量的三分之一。电力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翻开厚重的法典草
  • 品质家政 乐享生活 1000万元家政服务消费券来了 可扫码免费领券本报讯 “没想到还发消费券了,领了两张,等到需要时用。”4月28日,就业保障百分百工程与巾帼家政试点建设暨“品质家政 乐享生活”家政服务促消费专项行动,在工人文化宫广场启动,总额1000万元的家政服务消费券正式投放。除了活动现场,市民还可扫本文旁边的二维码免费领取。家政服务业是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