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物会“说话”,思政课动起来! 常州打造“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新样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5:53:00    

在博物馆里上思政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年来,常州市不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新路径,将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打造“沉浸式”“互动型”思政教学新样态,让文物开口“讲故事”,让思想润物无声地走进学生心中。

如今,在常州,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正在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展陈中理解文化根脉、感悟时代精神,树立理想信念,点亮人生方向。

一件文物,一堂思政课:校园博物馆成新阵地

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一座“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静静坐落校园。这里不仅收藏了淹城出土的独木舟等300多件珍贵文物,更是学生们常态化开展思政学习的“第二课堂”。

该校将馆藏开发为五门校本课程,如《春秋文物鉴赏》《家书传情》《常武历史名人寻踪》等,让学生在鉴赏中识史明理,在追寻中坚定信仰。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思政课搬进博物馆,而是让博物馆真正参与到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学校负责人介绍,在课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还会通过讲解、创作、演绎等形式参与其中,提升文化认同与使命感。

这种教学方式,既打破了学科壁垒,又为学生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实现“思政有温度、课堂有深度”的育人目标。

跨学科融合:不止“道德与法治”课的专属

在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早已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专利”,而是语文、科学、美术等多门课程共建共享的成果。

学校与常州博物馆、市教科院等联手,打造了“主题链式课程+实践体验”的课程体系。孩子们走进抗战纪念馆、科学技术馆、新四军纪念馆等,通过实地参观、专题阅读、展板设计、口述采访等形式,多角度感受历史与信仰。

“我们要让每一次参观都不是‘打卡’,而是真正进入角色、进入情境。”该校耿吉倩老师说。

近年来,学校还多次参与全省“博物馆课程”示范展示,学生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传播历史文化的种子。2024年,学校的“馆校协同育人”项目获评全省基础教育优秀创新案例。

在常州市第五中学,学生更以课题研究者的身份,调研提出《关于深化馆校合作,打造特色博物馆课程》的方案,荣获共青团中央表彰,成为“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生动样本。

常州博物馆党支部书记施建刚表示:“学生们在博物馆里不只是看看展品,通过馆校合作,让他们能听懂背后的故事,把这些故事变成自己的收获,让历史真正‘走进’课堂。”

常州博物馆副馆长路亚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常州博物馆和学校等单位的合作已经从1.0版本的“育课”、2.0版本的“育项目”升级到3.0版本的“育人”。“以我们和三井小学的合作为例,绝不是简单的博物馆提供场地或者展品,而是真正将课程放进博物馆里,用好博物馆的各项资源。”他坦言,如今井小学生能够按照计划以班级为单位走进博物馆,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简单的“打卡游”、“贴标签”。“参与项目的老师也能够长时间浸润在博物馆里,和馆里的工作人员共同开发、打磨课程。”

走出展馆,走入社会:知行合一浸润成长

在星河实验小学,“听、说、读、写”四维融合的学习评价体系,让“博物馆里的思政课”不止于参观,更强调行动与反馈。

孩子们曾在常州市民俗博物馆体验传统纺织工艺,又在科技馆围绕“科技报国”设计展览。围绕“和平主题”,他们在抗战纪念馆旁展开宣讲,倡导文明社区建设。

课程还邀请场馆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备、共授课程,打造“馆校共同体”。“孩子回家后滔滔不绝地讲博物馆故事,比课本更有感染力。”一位家长表示。

正是这样一系列接地气、润心田、有温度的课程设计,让思政教育真正做到了“见人、见物、见精神”。

从课程创新到系统建设:思政课的常州表达

不仅是个别学校的尝试,常州正系统推进“馆校协同”工程,构建全市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格局。

从常州大学发起“百校百馆联盟”,到觅渡桥小学打造“重走秋白路”研学品牌;从教科院附属初中“江南燕”北上研学,到各级各类学校与地方文化场馆的深度联动,“思政课”已不再是一节独立的课程,而是一种贯穿校园文化、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教育生态。

“我们希望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让价值引导自然生长。”相关负责人介绍,常州将持续推进“展陈进校园”“流动博物馆”“文化讲师进课堂”等新机制,建设覆盖城乡、贯通学段、连接现实的“大思政”体系。

思政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更是唤醒内心、点亮精神。常州“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探索,正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理想信念的种子播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在一件件文物里,在一次次参观中,在一声声讲解后,学生们不仅看见了历史,也看见了更广阔的未来。这场立体多维的“课程革命”,正以文养德、以史育人,让思政课更有深度、更具温度,也更能抵达人心。

通讯员 刘磊 曹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校对 石伟

相关文章

  • 不再使用绩点!北大回应来了 近日,话题“北大将全面取消绩点”冲上热搜。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7月2
  • “大几发小狗?”“好像是大二下学期!” “大几发小狗?”“好像是大二下学期!”“谁懂这句‘大二发小狗’萌化我了......”近日一名同学分享自己被南京警察学院“警犬技术”专业录取的截图引发网友热议这名同学提到成为警察一直是她的理想同时她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因此在看见“警犬技术”这个专业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评论区有人送上祝贺也有人对这个陌生的专业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来源:人民日报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传递真理力量,又充满情感温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期待;在实践中探索陪伴式教学,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同行人。用心用情做学生的知心人,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知道他们在想什
  • 物理空间要能激活幼儿经验 上海市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幼儿园一直致力于研究儿童博物教育,希望培养饶有趣味、见多识广、活学活用、心灵丰盈的幼儿。因此,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充分呵护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满足他们捡拾、收藏的兴趣。教师还精心为每个幼儿准备了“宝贝盒”,鼓励他们藏宝贝,也为每个班级开辟了“博物角”,让他们展示、陈列、探究,
  • “光影拾梦:中国动画经典回顾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 7月1日,“光影拾梦——中国动画经典回顾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执笔绘梦”“东方美学”“回溯童年”“致敬创作者们”四个篇章,通过展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动画的手稿、分镜、原画等展品以及多媒体装置,带领观众深入探索中国动画的传承历史、美学基因与文化血脉。展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上海美术电
  • 湖南省学校思政工作期刊建设筹备会召开 《湖南教育》启动版本调整 6月30日,湖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刊建设筹备会在长沙举行。红网时刻新闻7月1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赖斯捷)6月30日,湖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刊建设筹备会在长沙举行。会上透露,创刊于1950年、由毛泽东同志两次亲笔题写刊名的教育专业期刊《湖南教育》计划在2026年启动版本调整。调整后,
  • (体育)足球——江苏省城市联赛:常州队不敌南京队 当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比赛中,常州队主场0比4不敌南京队。6月21日,南京队球员李加俊(右)和常州队球员张睿在比赛中拼抢。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6月21日,常州队球员卢志勇(右二)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6月21日,拉拉队队员进行赛前表演。 新华社记者 李
  • 宁波开放大学奉化学院“奉开夜校”点亮都市人学习新风尚 【来源: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_教育新闻】日前,在奉化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在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宁波开放大学奉化学院推出的"奉开夜校"项目,以其独特的课程设置和灵活的学习时间,为都市人点亮了一盏知识的明灯,为都市人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夜间学习体验。“奉开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