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多年,种出又一个塞罕坝(美丽中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03:00    

 核心阅读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阳春时节,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千松坝林场,草木初发,为连绵的群山和广袤的原野添上一抹绿意。

  林间小路蜿蜒起伏,一条河潺潺流过山谷,河道宽十数米。

  “这条河叫什么名字?”记者问了周边好几名村民,没有人知道。“河道近些年才有水,过去是沙土、石头。”一名村民说。

  查手机地图发现,这条河竟是潮河上游支流,最终流向北京。与塞罕坝一样,千松坝位于北京、天津与浑善达克沙地之间。上世纪,因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等原因,这里的土地一度沙化严重。

  为了治理沙化,1999年,河北在张家口、承德两地启动“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建设工程,千松坝林场就是其中之一。

  20多年来,千松坝林场累计实施工程造林超过116万亩,治理荒漠化、沙化面积近150万亩。百万亩林海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构筑起京津北部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带动百姓致富增收。

  股份制造林模式,实行共造、共管、共营

  “上世纪90年代,沙尘从春刮到冬。”丰宁县小坝子乡富二营村村民孙建宁说。

  1999年秋天,一支由13个人组成的先遣队来到丰宁县大滩镇,打响千松坝造林的“首场战役”。

  “山里坡陡,过去造林全程靠人扛马拉。随着道路交通完善,如今我们用拖拉机、卡车沿着山路将树苗运到山坡脚下,省了不少事。特别是近年来,还用上了无人机,可以吊着树苗送到坑旁。”千松坝林场生产科科长陶世杰说。

  然而,真正的困难,是千松坝林场没有自己所属的地块用于造林。

  “千松坝的生态治理区与人类居住区‘犬牙交错’,项目区的荒山荒坡都是各乡村集体用地,或是国有林场和国有牧场。”千松坝林场场长何树臣说。

  当地自然条件较差,百姓以畜牧业为生。而千松坝林场造林,要把一部分集体或个人承包的荒地荒坡空出来,不再放牧养殖,一些村民、牧民反对:“项目区内禁牧,我们的收入岂不是要下降?”

  何树臣回忆,当时市县有关部门和乡镇帮助林场协调地块,与林场职工一道,给项目区所在地的群众做工作,分析利害关系:一方面,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牛羊“挂不住膘”,羊不肥、牛不壮;另一方面,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树长起来了、草场多了,将来还能发展旅游业。

  老百姓还有担忧:植树成林要好多年,种不活怎么办?“林场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带动村民参与造林、护林、营林,村民参与种树可以挣钱,后期管护工作交给当地,林木长成后收益按比例分成……大家逐渐开始支持造林。”何树臣介绍。

  千松坝林场逐渐形成股份制造林模式,即农民、村集体、国有林场和国有牧场出地,千松坝林场通过争取项目与其合作造林,双方实行共造、共管、共营。收益双方按比例分配,千松坝林场占20%左右股份,国有林场和国有牧场、村集体、农民占80%左右股份。

  通过这种模式,20多年来,千松坝林场在滦河、潮河源头所在的丰宁坝上和接坝地区,逐步绿化了9个乡镇约4000平方公里范围,共完成工程造林116.09万亩。

  建立联保责任体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小坝子乡沙坨子村村民于喜家门前有两座山,过去一直是荒山,阻挡了外出通道,还带来很多烦恼,“晴天飞沙走石,雨天水土流失,成了一道道水沟。”于喜说。

  2013年,千松坝林场开始对沙坨子村荒山荒坡植树造林,于喜和妻子多了份新营生——种树。“我和老伴每人每天赚150元,就在我家门前和周边大山上种油松、杏树,荒坡一点点变绿,收入也多了。”于喜说。

  除了种树,于喜还有新任务:管护4000多亩造林地块。“林子成活后,后续管护工作交给所在地乡镇和群众,林场做好技术指导。”何树臣说。

  这几年,于喜一有空便骑着摩托车,沿着山路一道梁一道梁地巡护。“看到哪里围栏坏了,就通知林场维修,遇到有人穿过围栏放牛放羊,就阻拦。”于喜说,每年防火期,他都驻守进山路上的检查站,“森林管护和防火工作,每年能稳定收入1.6万元。”

  林场实行护林员、林长、执法队长、分场长四级联保责任体制,严格控制项目区内开山取土取石、毁林垦荒、非法放牧等行为;建起林场、乡镇、村、森林公安四级护林防火执法联动体系,强化全员、全区域、全天候的护林、防火、执法管护机制。

  如今,沙坨子村当年栽种的树苗初长成林。“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何树臣说,林场植树造林以来,项目区沙化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近150万亩。

  立足当地绿色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驱车穿越千松坝国家森林公园山间小路,目之所及,云杉、白桦、落叶松、山杨等林木挺拔、错落有致。

  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在小北沟村,山坡上矗立着一家帐篷酒店。酒店房间就是一座座可移动帐篷,巧妙融入林海、草原、湖泊的自然景致之中。

  “躺在大草原的山坡上,仰望云卷云舒,眺望远处林海,好不惬意。”北京游客李雪莹说。

  “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对山坡进行大规模硬化或建设基础设施,仅铺设了一条石子路。帐篷设备可拆卸、可移动,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保持了自然景观的原汁原味。”酒店负责人周航介绍。帐篷酒店每年不仅能为村集体和当地百姓带来租金收入,还带动近40人就业。

  “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的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原始次生林、人工林以及草原风光。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我们既保护了环境,又带动了地方发展。”小北沟村党支部书记于存永说,10年来,小北沟村酒店、民宿、农家乐从4家发展到48家,每年接待客人超10万人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千松坝林场立足绿色优势,在造林项目区外适度促进森林周边旅游项目开发,发展林下经济,加强森林经营。目前,林场造林项目为农民直接增收累计2.1亿元。同时,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加快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区周边新建规模度假区5处,扶持旅游专业村10个。

编辑:帆帆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 西双版纳云栖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西双版纳云栖茶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于松豪,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茶叶种植;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包装服务;初级农产品收购;农副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
  • 津门湖谱写发展新篇章:蓝图照进现实,宜居宜业底色更足 今年以来,津门湖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保障上合组织峰会圆满举办为核心任务,以实现街道“1+3+6”发展目标和思路为目标导向,锐意拼搏、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门湖扎实实践,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
  • 大寺镇奏响奋进新乐章:“多点发力”促发展 民生经济双提升 2025年上半年,在西青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寺镇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以“三新”“三量”为重要抓手,紧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精准施策、主动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向好。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重点领域表现突出 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态
  • 奋力跑出外联内通“加速度” 广湛高铁新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清云高速车岗连接线至西二环新建工程上跨广茂铁路跨线桥工程施工现场。8月25日下午,新兴县委书记陈哲江率队开展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专题调研,强调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紧盯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奋力跑出外联内通“加速度”,推动新兴迈向交通强县新高度,为新兴
  • 泗阳县新袁镇众裴路东侧、赵高路南侧地块考古调查勘探项目顺利通过省文物局验收 【来源: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_工作动态】近日,省文物局组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徐州博物馆的专家组对泗阳县新袁镇众裴路东侧、赵高路南侧地块调查勘探项目进行了验收。依据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和《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试行)》要求,专家组一行踏勘了考古现场,察看了勘探沟,抽检了
  • @湖南人,2026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启动了! 附件:2026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表来源: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 “2025 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案例发布 8月18日晚,2025年国门文化“极边好声音”主题晚会在云南省河口县举行。活动中,首批“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评选结果揭晓。“2025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20个、“2025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云南)”14个,这些项目充分体现“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彰显特色”的特点,为边疆文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 经开营商环境“再升级” 彩晶光电项目二期“破土”开跑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光刻胶是一种极为关键的材料,它如同芯片制造的“画笔”,决定着芯片上微观结构的精度和质量。8月18日,“聚势赋能项目兴 ‘北跨’热土看经开”主流媒体调研采访活动来到了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的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创造性实现了光刻胶关键材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