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取代教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22:00    

关于“技术能否取代教师”,讨论由来已久。伴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火,这一话题已经升级翻红为“人工智能能否取代教师”,为社会各界所热议。事实上,回答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认识教育本质和师者内涵。

如果将理解教育仍困于知识学习,将教师职业仅界定为数据传递和知识传授的搬运工,那“以机替人”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凡是基于稳定规则体系的、规律隐藏在可获得数据中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然而,教育是融科学、技术、人文和艺术为一体的复杂生态网络,是自然生长与人文引导的艺术,而知识传递仅是教育的冰山一角。教育的本质,应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柏拉图的“以辩求真”、是叶芝的“点燃火焰”。为人师者,应是育人育才的好老师、“大先生”、教育家,肩负为学生创造美好体验、传承人类文明、塑造社会未来的使命。凡事种种,岂是机器所能企及替代的?

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启智润心,而非刚性机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好老师能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温暖人心的指导来支持和鼓励因材施教。以人师育才来成就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以辩求真,需要教师循循善诱,而非机械灌输。当前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已开始显露出弊端风险。信息茧房、认知外包产生了大量充满AI味的捉刀答案,让学生一点点失去了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创生新知的认知力。

人工智能对已有知识的重组生产,并无法创造出打破常规的新知识和新思想。智能时代的新质人才,更需要在苏格拉底式的循循善诱下“善谋善断”,在明辨是非中树立正确的伦理三观,在理性批判中孕育出创造性思考的光芒。

点燃火焰,需要教师立德树人,而非投喂知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这种全方位的育人要求,需要教师的智慧引导和身体力行。人工智能在认知情感方面的局限,决定了其在近未来时期难以胜任此类工作。作为“人师”,教师在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可被技术替代的德行智性。

师者,不止于授业解惑,更是塑造价值、共振情感、培养创造力的传道智者。当超越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窠臼来认识教师时,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是教师职业的终结,而是教师升级的时代动能。

面向未来的教育图景,是“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协同互补。人工智能是教师的助手伙伴,教师要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体验的设计师、高阶思维的助产士、情绪价值的导航员、伦理道德的好榜样。教师要提升智能教育素养,善用技术高质量育人。

相关文章

  • 不再使用绩点!北大回应来了 近日,话题“北大将全面取消绩点”冲上热搜。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7月2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
  • 澳门学子探秘张掖七彩丹霞 “天地调色盘”惊呆众人!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有一片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丹霞”的土地——张掖七彩丹霞。7月24日下午,当“同心筑梦”2025年澳门青少年甘肃行的师生们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条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的“色带”,赤、橙、黄、绿、青、灰、白、黛,如同有
  • 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 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还是学校里的饭菜好吃?”一次陪餐后,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校长王承功与一年级二班学生嘎玛索朗仁青闲聊起来。图为第四代教学楼。“学校里面的好吃!”嘎玛索朗仁青笑着回答,打饭阿姨热情周到,学校饭菜丰盛多样。虽然是集体餐,但厨师每天变着花样做
  • “大几发小狗?”“好像是大二下学期!” “大几发小狗?”“好像是大二下学期!”“谁懂这句‘大二发小狗’萌化我了......”近日一名同学分享自己被南京警察学院“警犬技术”专业录取的截图引发网友热议这名同学提到成为警察一直是她的理想同时她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因此在看见“警犬技术”这个专业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评论区有人送上祝贺也有人对这个陌生的专业
  • 情系高原教育 点亮学子梦想 援藏教师刘艳(右)指导隆子县中学教师白玛拉珍上公开课。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北京援藏教师马潇雅上语文“双师”课《中华同源》。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北京、拉萨学子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试验田开展创造性劳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北京中关村四小教师到拉萨实验小学给师生上数学示范课并开展教研活动。拉萨市实验小学供图
  • 薪酬开到1亿美元!扎克伯格在美国硅谷掀起AI人才争夺战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Meta CEO扎克伯格在美国硅谷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这也标志着人工智能竞赛从拼算力、拼模型,现在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拼人才。据多家媒体透露,扎克伯格为部分关键岗位的顶尖AI人才,开出了高达1亿美元的薪酬。 扎克伯格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名为“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来源:人民日报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传递真理力量,又充满情感温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期待;在实践中探索陪伴式教学,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同行人。用心用情做学生的知心人,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知道他们在想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