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热评丨家门口的“小商圈”释放消费“大能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27:00    

“购物可方便了,小区外面就有许多门店,餐饮店、理发店、药店、文具店、服装店应有尽有,前面几百米就是电影院,周末带孩子去看电影也很方便。”家住兰州市天水南路社区的张先生,聊起自己生活的社区,很是满意。而像这样业态齐全的家门口小商圈,全国目前已建成了5188个,有1.18亿人像张先生一样过上了“圈内”的便利生活,这件事的起点就是2021年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启动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以社区居民为圆心、步行15分钟(约1公里)为半径,形成以居民日常消费为主的社区商业圈。也许有人要问,买个早点,再买些蔬菜水果,能花几个钱?这种“不起眼”的小生意也需要兴师动众地建设吗?但是要知道的是,在商务部着力构建的城市商业格局中,示范步行街(商圈)是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才是基础。也就是说,这个不起眼的小“圈”,却是一座城市商业金字塔的稳固基座,对于激活城市消费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别看一般消费金额都不过百,但日常消费的特点一是刚需,二是高频。便民生活圈里必备的菜市场、便利店、早餐店、洗衣店等业态,满足的正是居民日常消费的“基本盘”,别的能省、这个省不了。只有打造多元化社区商业业态和多层次社区消费场景,才能充分承接这些高频的刚需。

“老板,明天送菜稍微晚一点儿,我早上要出去一趟。”“没问题。”在河南省洛阳市石化社区一家果蔬铺的客户微信群里,每天晚上8点客户们会把第二天的需求告诉店主。和辐射半径超5公里的大商圈客流群体不同,辐射半径只有1公里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固定客群,也可以叫作“熟人生意”,这种强黏性增添了人情味,也让商品和服务的“定制化”成为可能。秉承“一圈一策”原则,在规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时就先“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居民的“需求清单”就这样转化为了“项目清单”。

“我就住这楼上,以前想吃点快餐小吃,得到一公里外的宋家庄去,现在方便多了。”北京市民秦女士所在的小区底商本已空置多年,如今经过重新装修和招商运营,已经成了“京街”美食街,人气也旺了起来。这便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的:“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配齐购物、餐饮、家政、维修等社区居民服务网点。”而这些“补”来的新增商户,就是我国经济中新增的市场主体,不管是“夫妻店”为代表的个体商户,还是大型连锁企业的分店,都能对消费和就业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日前,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正在推广,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全部行动起来,另外还要以“布局更优化、业态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管理更智慧”为目标,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升级版。当无数“小河”充盈活水,“大河”的经济脉动才能强劲。当流动早餐摊升级为智慧餐车,当菜市场化身综合商业体,这些微观层面的创新突破,终将汇聚成推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

相关文章

  • 玉泉区召开快递行业参与基层治理推进会 为深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快递行业网点覆盖广、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的工作优势,日前,玉泉区召开快递行业参与基层治理推进会。市邮政管理局快递行业党委相关负责人,各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及玉泉区快递企业区域、网点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商共建基层治理新路径。会议指出,快递员群体作为“穿行在大街小巷
  •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再次释放了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楼市政策不断显效。在当前呈现初步稳定态势基础上,还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居民购房需求释放。国家统
  • “同心共治·匠心为民”首届上海市社区工作者劳动竞赛(决赛)举办 人民网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董志雯)4月28日,“同心共治 匠心为民”首届上海市社区工作者劳动竞赛举办。来自全市16个区的32支代表队、96名社区工作者同台竞技,开展“硬核”比拼,全面展现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专业风采和职业形象。以赛促训:锻造社区治理“生力军”自2024年11月起,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
  • 一季度数据公布!昆明人这项消费占支出大头→ 一季度昆明居民收支平稳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昆明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昆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3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9元,增长5.8%。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工资性收入
  • 以青春之力 织密安全网 柴东社区携手理工学子打通楼栋“生命通道”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钱俊 侯本瑞)为切实消除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命通道”畅通,4月1日至25日,武昌区杨园街道柴东社区联合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动学院,组织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对社区36个楼栋88个单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杂物清理与安全宣传工作。张贴杂物清理通知。 通讯员供图柴
  • 河南洛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托举百姓幸福生活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常住人口平等享有教育、住房、医疗等权益,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记者:杨静摄制:张健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德州逐步打造有序“地下生命线”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郑乃春 李文鑫 任云飞 德州报道近日,德州市政府发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直指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痛点。该政策源于一次覆盖全域的“城市体检”——通过科学诊断地下管线“病情”,以问题为导向开出“治理药方”,推动城市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
  • “1+6”社区合伙人 双向奔赴才会更幸福 来源:【中国航空城阎良】什么是幸福“1+6”?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红旗社区,有自己的答案。2021年该社区推出了“幸福红旗合伙人”品牌项目,通过社区党建引领,联合其他党建、团建、志愿关爱、文化体育、社区治理、商圈六大类合伙人力量一起加入,建设双向奔赴的幸福生活。这不通过社区的商圈合伙人,52岁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