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澳洲艺术家空降校园!用游戏和音乐获得成长能量,学生反馈太神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28:00    


在当今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内心世界的培育与滋养显得尤为重要。4月21日,卖鱼桥小学文润校区举办“探索内在之光”主题工作坊,特邀澳大利亚裔美籍艺术家卡玛拉担任导师。活动融合游戏、舞蹈、音乐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瑜伽和冥想中体验快乐,获得成长能量,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卡玛拉(KAMALA)是澳裔美国歌手、艺术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其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全球广受欢迎,四十余年瑜伽修习经历使她始终保持着与内在自我的深度联结。她曾在澳大利亚著名私立学校the River School为4-12岁儿童开设“内在的我”冥想和瑜伽课程,将艺术疗愈与儿童成长教育深度融合。

跨界对话 美育新声

活动以文润校区二年级学生表演的《武术健身操》拉开序幕。刚柔相济的招式间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行云流水的表演赢得在场嘉宾频频赞叹。

卖鱼桥小学文润校区执行校长陶江明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始终秉承着“成就每一个孩子更多可能”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他指出,卡玛拉老师的到访不仅为师生搭建了国际艺术交流的桥梁,更通过跨文化对话深化教育合作,对拓展师生国际视野、推动艺术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向艺术家赠送运河文化主题邮册,方寸之间架起中外文明互鉴的虹桥。

心灵共振 艺术疗愈

在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当中,卡玛拉老师通过冥想引导、音乐互动等多元形式,带领学生开启探索内在世界的旅程。孩子们在闭目感知呼吸韵律、学习即兴肢体表达情绪、跟随音乐轻声哼唱中,沉浸式地感受艺术魅力。

活动现场交织着轻快的笑声与专注的静思,沉浸式的体验让同学们感慨:“原来安静下来时,真的能听见心里花开的声音。”

活动结束后,卡玛拉与师生合影留念,共同记录这一难忘时刻。

相关文章

  • 不再使用绩点!北大回应来了 近日,话题“北大将全面取消绩点”冲上热搜。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7月2
  • 澳门学子探秘张掖七彩丹霞 “天地调色盘”惊呆众人!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有一片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丹霞”的土地——张掖七彩丹霞。7月24日下午,当“同心筑梦”2025年澳门青少年甘肃行的师生们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条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的“色带”,赤、橙、黄、绿、青、灰、白、黛,如同有
  • 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 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还是学校里的饭菜好吃?”一次陪餐后,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校长王承功与一年级二班学生嘎玛索朗仁青闲聊起来。图为第四代教学楼。“学校里面的好吃!”嘎玛索朗仁青笑着回答,打饭阿姨热情周到,学校饭菜丰盛多样。虽然是集体餐,但厨师每天变着花样做
  • 雅迪717全球骑行节:变身年轻人PARTY,嗨玩一夏正当时 7月18日-7月20日,雅迪第九届717全球骑行节嗨翻全球。这场以“FUN开去骑”为主题的夏日嘉年华,深度融合音乐、骑行、潮玩与社交元素,为全球用户奉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欢腾盛宴。雅迪717全球骑行节不知不觉已走过9年,今夏的“骑一骑”之约更是玩出新高度。活动现场星光熠熠,集结了汪苏泷、陆虎、朴树、颜
  • 大敦煌·艺术馆丨曹瀚:艺术创作的无垠苍穹 记得蒋勋在他的《美的沉思》一书中说“人的生存,有不同阶段的自由向往。‘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这多年之后,我才开始领悟我梦想的自由,其实是审美上的自由。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基于审美之上的。很难想象一个远离了审美自由的生命是能够很好成长和人格健全的。哲学家将人生分为四种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来源:人民日报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传递真理力量,又充满情感温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期待;在实践中探索陪伴式教学,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同行人。用心用情做学生的知心人,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知道他们在想什
  • 山东这所高校,为何如此拥抱AI? 中国古代山东最早的木匠是谁?不是鲁班,是轮扁。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
  • 艺术评论丨窑火不息——七十年陶瓷艺术研究的传承与突围 文/李成琨远宏和许大海两位老师合撰的《陶瓷艺术研究七十年(1949-2019)综述》一文,至今仍予人常读常新之感。这篇文章的发表,让我们看到中国陶瓷从传统匠艺到现代学科的蜕变之路。七十年间,学者们以器物为舟、以方法为桨,在历史长河中溯流而上,又借跨学科之风破浪前行。这篇文章提醒我们,陶瓷艺术研究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