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推进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促进健康县城高质量发展!云南印发实施方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6:42:00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第三轮爱国卫生

“7个专项行动”促进健康县城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推进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促进健康县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云南省推进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促进健康县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高质量建设健康县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巩固拓展前两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持续优化健康环境、提升健康素养、改进健康服务、提高健康水平,实施“饮净水、控噪声、防近视、护老人、食安康、强体魄、约家医”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消除健康危害因素,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人群健康差距,探索健康现代化实施路径,推动形成健康优先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建设一批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水平更加优质、事业产业相互支撑的高质量健康县城。

(二)具体目标

1.巩固提升方面:“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管集市”等专项行动“运管维”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绿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锻炼”等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提升;“众参与、管慢病、家健康”等专项行动全民参与氛围日趋浓厚;人均预期寿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等核心健康指标逐年提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逐年下降。

2.干预健康危害因素方面:水质达标率、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率持续提高。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方面: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下降,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居民体质合格率持续提升。

4.健康措施方面:爱国卫生措施、健康影响监测评价体系更加健全。

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自觉行动,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

6.健康中国行动年度考核在全国争先进位。

7.到2027年年底,建成一批高质量健康县城。

二、主要内容

(一)“饮净水”行动。健全完善覆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乡供水设施更新、二次供水设施管控、水质抽样检测、水质信息公开、供水应急能力提升等全过程饮用水质量管控工作机制,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干净、安全。扎实有序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因地制宜配套农村供水设施、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定期更新城市供水管网,加强二次供水管理,到2027年年底,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8%、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3%。严格城乡饮用水水质抽样检测,推动水质信息及时共享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包装饮用水、小区直饮水监管,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定期更换直饮水滤芯装置,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应急供水能力建设,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强化供水用水节水科普宣传,引导群众喝放心水、健康水。

(二)“控噪声”行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治理”原则,紧盯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重点领域,有效减轻噪声污染。强化噪声监测,健全噪声投诉处置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全面防控噪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夜间达标率不低于85%,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不高于55分贝。推进宁静小区建设,打造一批“消除噪声、睡得安心”的小区,以县(市、区)为单位每年建设不少于5个宁静小区。实施绿色护考,加大中、高考期间噪声管控力度。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营造全社会共治氛围。

(三)“防近视”行动。聚焦儿童和中小学生重点群体,前移防控近视关口,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让儿童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实现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近视发生率逐年下降,呵护孩子光明未来。强化家校联动,落实“双减”措施,减少电子产品使用频率,督促儿童和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深入实施“学校明亮工程”,推广落实“六个一”防控近视措施,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力争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强化全社会爱眼意识,加大防控近视健康知识科普力度,发挥眼科相关专业委员会、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等组织作用,为防控近视提供健康教育技术支持和服务,营造全社会共同防控近视的良好氛围。

(四)“护老人”行动。聚焦老年人旅居康养、生活照料、健康服务和权益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优化服务供给,推进“七彩云南·养老福地”建设,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推进机构照护服务,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养老机构可提供失能照护服务,有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乡镇(街道)覆盖率不低于65%,实现老有所养。推进社区照护服务,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不低于90%,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次。推进居家照护服务,对特困供养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根据需求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行等多样化服务,实现老有所依。推进医养结合,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占比不低于90%,实现老有所医。

(五)“食安康”行动。聚焦城区、旅游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养老机构、学校、医疗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持续改善餐饮服务环境卫生状况,做到餐馆环境优、农贸市场净、加工制作严、营养指导进万家。突出网络餐饮、食品摊贩等重点业态的监管,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放心,实现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率不低于95%,食品抽检量每千人不低于5批次,行政区域内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制止餐饮浪费,推广“小份菜”、“半份菜”,落实“光盘行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建设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力争每万人营养指导员不低于1名。开展“减油、减盐、减糖,增豆、增奶、多蔬果”行动,推动群众饮食由安全放心向营养健康转变。

(六)“强体魄”行动。聚焦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可感可及,推动群众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向增强健康体质转变,实现全民健身动起来、健康体魄强起来。优化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和场所,建设不少于300个小型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设施、多功能运动场等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9平方米,实现社区、行政村“15分钟健身圈”体育设施全覆盖。每个县(市、区)打造1种以上每年举办1次且覆盖一定人群、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实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不低于43%。建立群众“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综合赛会机制,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修订)》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不低于90%。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科普宣传,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6.25%。推动体医融合建设提升扩容,发展健康产业,促进健康消费。发挥“以体强心”作用,中小学校开展高质量的课后体育服务,学生体质逐年提升、肥胖率逐年下降。

(七)“约家医”行动。聚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4类重点慢性病患者,实行个性化“1+N”服务清单,实现慢性病患者家医管。聚焦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分病种、按人群制定服务清单,优化服务内容,做到重点人群家医护。推动“智能家医服务”,开展签约服务进企事业单位、进产业园区、进学校、进社区等,家庭医生每季度至少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联系签约居民1次,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健康问诊,实现健康咨询家医答。优化签约居民就诊,将20%的门诊号源优先向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开放,加强二级、三级医院医师下沉参与签约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分级诊疗家医帮。稳步扩大签约覆盖面,提升签约群众的满意度,实现“家医有约、咨询有人、服务有感”。到2027年年底,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覆盖率不低于85%;老年人体检率不低于70%;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不低于9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

三、工作步骤

按照“以城带乡、全面建设、逐年推进”的方式,分阶段开展129个县(市、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监测评价工作。

(一)部署启动阶段(2025年4—6月)。省级召开动员部署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各州(市)指导所辖县(市、区)巩固拓展前两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启动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二)拓展延伸阶段(2025年7月—2027年6月)。省、州(市)分层分类强化工作指导,认真组织开展“7个专项行动”,不断拓展丰富工作内涵,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三)达标巩固阶段(2027年7—12月)。全面巩固工作成果,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建成一批高质量健康县城,全社会共建共享氛围日趋浓厚,基本形成健康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每年至少召开1次现场推进会,推动各专项行动方案落实,每年至少向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专题报告1次工作情况。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监测评估。牵头单位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定期调度工作情况。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各州(市)制定细化落实措施,抓好执行。县(市、区)落实属地责任,确保工作目标实现。

(二)优化工作保障。将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建立常态长效投入保障机制。省级每年遴选10个工作突出县城进行通报表扬,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完善爱国卫生工作法规制度,保障任务落实。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认真梳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深层次宣传健康理念,发挥行业学会、协会、社会组织和医务工作者作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旅居云南和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共建共享健康云南。


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

  •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再次释放了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楼市政策不断显效。在当前呈现初步稳定态势基础上,还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居民购房需求释放。国家统
  • 溆浦桥江镇:绷紧“安全弦” 织密“防护网”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五一假期将至,为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溆浦桥江镇镇长带队深入辖区交通一线,开展节前交通安全巡查行动,以“头雁效应”带动全镇交通整治工作高效推进,全力保障群众平安出行。检查客运班车乘客是否系安全带桥江镇人民政府联合镇派出所、县交警大队等多部门,组建了多个交通安全巡查小组。对辖区内的主
  • 百姓看联播丨雄安“好房子” 安放你的梦想 层高从2.8米跃升3米,户门净宽不低于0.9米,电梯成为四层以上住宅标配……这是不久前落地的国家好房子新标准。未来之城雄安,这里已建成的房子是否满足未来的需求呢?咱们这就按照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目标,一一来看。好房子,首先要安全。这里高标准的抗震设计和建筑材料,使抗震等级达到八度。室内配有紧急呼
  • 精准施策 五方面举措加力稳就业稳经济 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经济参考报》4月29日刊发记者汪子旭、陈涵旸采写的文章《精准施策 五方面举措加力稳就业稳经济》。文章称,记者从2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将加快实施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五方面稳就业稳经济
  • 获批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527.6亿元 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四年以来,济南起步区取得怎样发展成效?4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介绍山东深入贯彻黄河战略,加快济南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情况。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2021—202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年
  • 2024胡润品牌榜出炉 养元饮品实力诠释中国品牌价值 近日,胡润研究院正式揭晓《2024胡润品牌榜》,六个核桃以卓越的品牌实力,从全国3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河北省5个上榜品牌之一。专家表示,随着大健康概念的崛起,未来食品创新将是在满足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普通食品功能化。养元饮品作为一个老牌国民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消费市场上
  • 告别越减越肥 通络养生八字经助力健康减重 随着夏天的临近,减肥话题再度升温。自国家积极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以来,大众对体重管理的关注度持续攀升,而近期京东推出的“减肥险”活动,以“减 1 斤奖100元现金”的诱人口号,将全民减肥热潮推向新高度。然而,许多人发现,即使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体重依然难以下降,甚至越减越肥。对此,中医专家指出
  • 新质生产力等新兴领域纳入山东省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支持范围 山东省财政厅等5部门近日印发《山东省省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着力支持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工业转型发展资金将主要采用奖补结合、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保险补偿等方式,重点支持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水平技术改造、产业发展奖补、数字化转型提升等工业转型发展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