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好科技变量,书写文化创新的“山东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08:00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和科技的每一次融合,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引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泱泱齐鲁,文脉绵长。从龙山文化的远古印记,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从《齐民要术》的农耕智慧,到《聊斋志异》的奇幻想象,山东这片孕育中华文明的热土,正以数字技术为翼,让古老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4月1日,全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将在青岛召开。当数字光影拂过千年碑刻,当虚拟现实唤醒沉睡文物,山东以“硬核科技”为笔,以“文化基因”为墨,挥毫书写新时代文化“两创”的磅礴答卷,一场由科技变量驱动的文化创新浪潮正在齐鲁大地奔涌。

齐鲁文化“数字新生”

两千多年前,彩绘乐舞杂技陶俑被泥土封存,以静默的姿态定格了宴乐场景。而今天,在济南市博物馆,3D建模技术让这些陶俑“动”了起来,汉代宴饮的欢腾景象在屏幕上重现。

山东,这片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从未停止对文化传承的探索。从孔孟之道的思想精粹,到泰山黄河的精神象征,从运河桨声的商贸记忆,到鲁班榫卯的工匠智慧,当历史的厚重遇见科技的灵动,沉睡的文化基因正被重新激活。

让文物从历史中“醒”来,只是科技赋能的第一步。如今,观众不再是历史的局外人,而是穿越时空的历史“过客”。

行走在明故城,裸眼3D技术让孔子讲学场景跃上古城墙,游客驻足间,仿佛看见先贤跨越千年时空走来;在《寻梦沧海》音乐剧的舞台上,徐福从山东琅琊启航的壮阔历史传奇通过科技手段得以栩栩如生地再现,观众与即将出海船队在光影交错中轻轻相触。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实施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建好“齐鲁文化大模型”,推进一批文化展示体验项目。

近年来,山东致力于丰富文化资源的再挖掘再转化,不断将文化“两创”向纵深推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赋能,从更广维度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场馆“动起来”、非遗“热起来”、文物“活起来”。

科技催生文化产业焕新

全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的举办地,为何要选在青岛?

资源禀赋是决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先进技术则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

凭借前瞻性的产业布局,青岛已成为国内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的先行者。在这里,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创新技术正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一批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奔涌而出。

走进歌尔创客打造的Wemake XR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馆,观众只需戴上VR眼镜,就能穿越时空走进艺术大师的创作世界。这家企业历时三年精心打磨,运用前沿XR技术,让静态画作变成了可触可感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将实现现代科技与世界级艺术作品“握手”作为长期探索的课题。

同样扎根青岛的金东数字创意,是青岛市文化旅游产业链链主企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就紧跟文化科技发展浪潮。其打造的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让传统水墨丹青焕发新生,短短两年内就斩获三项由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的科技创新示范案例。

海尔集团作为青岛制造业的标杆企业,将“好客山东”文化与制造业科技相结合,满足全球顾客个性化需求;歌尔运用纳米压印技术,以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技艺灵感赋能催生现代光学镜片制造。

这些实践印证着,当文化遇见科技,不仅能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更能为山东先进制造业注入新动能。

文化旅游产业链是青岛市重点产业链之一,近年来,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稳步向前,被国务院认定为首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领域激励城市,获评首批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无论是前沿的数字文化,还是传统文化“两创”,“链式生态”的赋能,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

“文化+科技”变身消费“放大镜”

在青岛中山路老城区,一辆外表复古的电车正成为城市新地标。

当舱门关闭,16K环幕影像瞬间将乘客带入一场奇幻之旅:从巴颜喀拉雪山的壮阔到东营湿地的鸟浪翩跹,四轴动感系统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不是普通的交通工具,而是“沿着黄河遇见海”4D沉浸式数字项目,一个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在山东,这样的探索已结出硕果。一个文化IP盘活一个街区,一个文娱场景激活一座城市的案例屡见不鲜。

通过建筑投影秀、3D裸眼大屏和数字人“青岛小嫚”,金东数创让沉寂15年的老街重获新生。天主教堂外墙化作动态画布,百年商号在AR镜头里讲述往事,开街期间日均游客达8万人,客流量激增10倍。

在奥帆中心海上剧场,《寻梦沧海》剧场内几乎座无虚席,观演章节之间,掌声数度响起。一年间,该剧累计演出560场,接待观演人数近15万人,构筑着青岛文化旅游的新看点和新气象。

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一旦充分释放出能量,将会对物质生产力产生强大驱动作用。这些创新实践表明,新技术“唤醒”文化,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构消费场景,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增长点。

文化是岁月的沉淀,科技代表时代前沿。站在新的起点,山东正以全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为契机,让文化“活”起来,让科技“暖”起来,书写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故事,为发展赋能、为文化强基、为未来蓄势。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编辑:刘建

相关文章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署,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文化创新创造植根于坚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
  • 漂洋过海的武当山异乡修行者,有的已经拿到中国绿卡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清晨5点半,武当山玉虚宫的晨钟,宛如一把锐利的长剑穿透层层薄雾,在沉睡的山林间回荡。大殿前广场上,一群身着白色练功服的异国身影已随太极招式舒展筋骨。欧洲的白皙面容与美洲的褐色肌肤,在行云流水的动作中达成奇妙统一。身高1.9米的美国青年杰克·平尼克鹤立其间,盘着道家发髻的身影被朝阳
  • 果然视频︱五一假期去哪玩?带你抢鲜解锁蓬莱阁多彩演出活动 小伙伴们,“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想要奔赴山海的心是不是早已按捺不住了?蓬莱阁景区为您精心筹备了全新小场景演出,我们带您提前解锁这场视听盛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实习生 李小龙 )
  • “神十九”今日返回地球,山东曹县航天员宋令东82岁奶奶终于等到那句“奶奶,我从星星上回来了” 太空出差半年,“神十九”今日返回地球。山东曹县航天员宋令东82岁奶奶终于等到那句“奶奶,我从星星上回来了”。“俺孩子可回来了!”(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宋泓睿 编辑:姚佳)#山东曹县航天员宋令东
  • 一年200多天追着极端气候做试验 唐跃辉(右一)正在进行车辆故障诊断技术教学。(受访者供图)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京表彰全国劳模称号的劳动者。其中,来自重庆的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唐跃辉获此殊荣。几个月前,他还处于零下30多度的漠河冰原,大半年前则是在地表温度高达60℃的吐鲁番戈壁。每年有200多天奔波在路上,唐跃辉
  • 汇川技术:一季度净利润13.23亿元 同比增长63.08% 人民财讯4月28日电,汇川技术(300124)4月28日晚间发布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89.78亿元,同比增长38.28%;净利润为13.23亿元,同比增长63.08%。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快速增长,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同比较好增长。
  • 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投运启动 【来源:四川省经信厅_工作动态】4月25日,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联合金牛区举办的成都市金牛区?西门子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投运启动仪式在AI数字创智元产业园顺利举行。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中,西门子(中国)介绍了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
  • 首届医疗行业数字生态创新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4月23日-25日,首届医疗行业数字生态创新大会暨第七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湖南长沙召开。4月23日,从各个赛区优选出的225个团队,在16个会场依次展开路演。来自全国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医健企业的64位专家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认真、公正评分,最终选出全国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单项奖励。据悉,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