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起源硅谷,深耕日本,这家机器人公司如何成功出海30国|出海踏浪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6:37:00    

从年初开始,家住杭州钱塘区的李梦注意到,附近购物中心永旺梦乐城门前,多了一辆外形奇特的小车。

小车看起来更像一个可以自主移动的透明空间,内部只有两排对称式座椅,没有传统汽车的方向盘与驾驶位,两侧的全景车窗同时也是车门。 这辆小车也叫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是PIX Moving研发设计的机器人产品。如果支起RoboBus一侧的全景车窗,放入自动贩卖机,车内空间就会变成一间自助零售店(RoboShop),可以移动到指定位置提供上门服务。

PIX Moving最初起源于美国硅谷,基于滑板底盘的核心技术,通过AIGC等数字制造技术和3D打印能力,提供无人驾驶机器人解决方案,已陆续获得美国硅谷风投机构SOSV、A股上市公司勘设股份、日本TIS株式会社等投资。最新一轮B1轮融资于2024年底完成,由浙商创投领投,基金来源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湖州长三合控股集团。

有别于大多数科创企业先在国内完成商业闭环,再进行全球化拓展,PIX Moving从创立之初起,选择先从人力成本相对更高,但对无人驾驶和机器人产品潜在需求更大的市场做起,比如日本、欧洲。目前,PIX Moving在这些核心市场已经逐步积累起稳定客户并实现量产,接下来计划针对更多场景需求推出多样产品形态,并逐步进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同时,PIX Moving也在围绕园区、通勤等场景拓展国内市场。近期,PIX Moving 与广州白云山景区签署合作,全新一代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将正式在广州白云山5A级风景名胜区投入运营。

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

1.全球巴士司机短缺催生数亿元生意

在推出无人巴士等产品前,PIX Moving先将研发阶段的中间技术做成滑动底盘产品,并进行初步商业化。PIX Moving创始人兼CEO喻川表示,“我们的初心是做城市机器人,遵循的创业思路是,有什么东西先拿出来接受市场检验,由市场的牵引和反馈推动产品开发”,“这比直接推出整车产品容易一些。”

面对“被机器人取代”的大众心理焦虑,喻川表示,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共识是,“不直接取代人力,而是聚焦对人力短缺场景做补充。”基于这一共识与市场对滑板底盘的反馈,PIX Moving发现,全球普遍存在公交车司机短缺现象,尤其在欧美、日韩等相对发达地区。“去过日本乡村旅游的人,可能都经历过等一个多小时公交车。”

日本社会早已进入老龄化,而城乡发展的两极化进一步加剧乡村老龄化程度。大量乡村老人已超过法定开车年龄,因此巴士车司机短缺严重导致的公共交通供给不足,成为日本农村长期难解的民生问题。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2022年巴士司机平均年龄超过53岁。日本巴士协会结合雇佣情况推算,到2030年,日本巴士司机雇佣缺口将超过3.6万人。

2023年,PIX Moving在日本推出第一款无人驾驶产品RoboBus,根据公共巴士的小型化、定制化发展趋势,RoboBus定位在10座以内的小型巴士。2025年2月,RoboBus在德国获得iF设计大奖。

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

相比于欧洲地区,日本会成为PIX Moving率先实现规模化销售的市场,核心原因在于除了市场需求,当地法律法规环境也为无人驾驶产品的更快落地提供了条件。欧洲许多国家虽然同样缺少巴士司机,但法律管控对自动驾驶车辆相对保守严格。

而日本则已在2023年4月修改道路交通法,是全球首个允许L4级无人驾驶车辆开上公开道路的国家。为解决乡村地区出行难的问题,日本还提出“数字田园都市计划”国家战略,支持无人驾驶等技术产品解决方案。

除了RoboBus,PIX Moving已经推出无人零售车、无人清洁车等多种产品,市场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数百个客户和合作伙伴。在欧洲市场,PIX Moving与欧洲初创主机厂合作推出量产车型Robo-EV。喻川介绍,Robo-EV是一款两人座的新能源车,基于滑板底盘技术与模块化设计,按照欧洲L7e级的标准设计,成品将在9月德国车展展出并上市。

PIX Moving目前正在积极拓展韩国和东南亚市场,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订单量也在快速增长。据36氪Pro报道,截至2024年底,PIX Moving订单达数亿元人民币。

2.以AI+数字柔性制造能力满足多种场景需求

喻川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按照底层运动技术逻辑可以分为三类:具身机器人、机器狗、工业机械臂等关节机器人,无人机等低空经济领域的空中机器人,以及无人清洁车、物流工厂的AGV搬运车等轮式机器人。

PIX Moving的无人驾驶产品属于轮式机器人,其技术关键在于负责机器人运动的线控系统,类似人体的“小脑”部分,也是PIX Moving擅长的领域。2017年成立以来,PIX Moving在中国、欧洲、美国已累计申请200余项相关制造专利。

在制造范式方面,PIX Moving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自主开发的大型金属3D打印系统、无模具成型系统和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结合自有车辆参数化设计算法,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灵活定义滑板底盘上装的产品形态。通过将制造过程高度模块化和集成化,这种柔性制造范式减少了60%的汽车零部件及装配工作,从而大幅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克服了传统汽车模式在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需求方面的局限性。

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

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除了应用于日本乡村公交系统,还可以改装为公园景区观光接驳车,高校和工业区等园区内部通勤工具,或者作为城区内轨道交通的补充,解决最后3-5公里范围内的分散通勤。 此外,PIX Moving在滑板底盘技术基础上,已经与某家全球领先ICT公司联合开发移动储能机器人,解决欧洲和日本电动车充电设施短缺问题;与日本TIS合作开发的室内服务机器人,目前也已在TIS丰州大楼投入运营。

“这些小众场景对于大车企来说缺乏吸引力,但是非常适合PIX Moving这种有AIGC技术的企业。我们一旦发现某种小众需求,通过软件定义很快就能够把产品制造出来。”喻川说道。为快速提高产能,以承接不断增加的订单需求,今年PIX Moving正在浙江湖州新建量产工厂,每年可生产1000辆RoboBus。

喻川表示,选择在湖州建厂,很大程度上是看重长三角地区在汽车制造业与科研创业人才集聚方面的优势,目前公司也在进一步推进研发部门落地杭州。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PIX Moving“AIGC+数字化制造”的范式也支持全球各地团队直接从云端下载设计数据,在本地通过金属3D打印将车辆零件打印出来,从而实现全球分布式制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关税政策波动的冲击。

3.从供应链到组织深耕日本市场

“我们现在在日本的发展速度看似比较快,实际上和前几年的积累是有关系的。”喻川介绍,PIX Moving从2018年开始拓展日本客户,经过多次市场调研,逐渐了解日本市场需求并确定产品方向。2023年3月,PIX Moving正式推动出海日本的进程,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帮助下注册日本子公司。

事实上,PIX Moving切入日本市场的第一步并非产品,而是通过与日本知名高校机构合作,将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积累制作为教学课件,并联合组织夏令营、工程师培训、黑客马拉松等培训项目,以此与当地产业资源建立联系,逐步参与到政府项目中。

“慢热是日本市场的最大特点,人和人之间、企业之间建立信任的过程比较长,”PIX Moving副总裁曹邝宁在今年3月中企国际服务中心的活动中表示,“日本的商业习惯是经常到现场做拜访,所以想真正做好日本市场,一定要在本地有常驻的机构和人员,才能与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信任关系。”

日本子公司成立后的半年间,PIX Moving日本团队都在持续拜访客户,到10月,根据市场调研确定了日本业务三年企划,11月获得批量订单。 2024年6月,PIX Moving与投资方——IT 系统集成上市公司TIS在日本成立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东京。PIX Moving还与TIS共同在距离东京60公里的神奈川茅崎建设工厂。

PIX Moving日本工厂

“日本人谈合作都是非常谨慎的,一定要看到工厂里实实在在生产的产品才能相信你,愿意和你签合同。只是说我在中国有公司和工厂,很难行得通。”曹邝宁告诉我们。

2025年,PIX Moving计划将日本本地团队扩充到40人左右,包括商务拓展与工厂生产人员。喻川表示,日本公司在成立早期,偏向招聘在当地有长期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中国员工,随着业务逐渐深入也开始招募更多在跨国公司工作过,有跨文化经历的本土人才,“这样背景的人,一般来说包容度更强,更适应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协作。”

但是本地化人才布局并非易事。在日本,一个岗位的招聘周期一般在3-6个月,并且与国内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不同,日本年轻劳动力相对供不应求,往往是年轻人才挑选企业的状态。

对此喻川表示,“我们可能有一点对日本的本土有信心,是我们做的事情比较酷,产品也比较有趣,这个对年轻人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我们公司从成立起就是一个国际化团队,日本团队可能也更容易接受。”

不仅如此,对于中国出海企业来说,与本地员工的沟通管理与双向文化融合也是一大挑战。为提高海外员工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PIX Moving在跨地区的日常经营中引入AI技术,将公司内部知识资料库整合在“AI联席CEO”的平台上,海外团队有人对产品技术细节不了解时,可以直接从AI联席CEO上调用,避免了找中国技术团队沟通的麻烦过程。

“我觉得坦诚沟通是最关键的。我们一直强调,PIX Moving是一个国际化团队,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各地的差异化,不要一味追求全球团队的一致性。”喻川表示。

据悉,除了日本,PIX Moving在欧洲等较大的重点市场,也会派驻和招募本地员工。其他拓展中的新兴市场,现阶段会先以借助生态合作伙伴支持的方式,来推动不同区域的出海布局。

相关文章

  • 【世界说】美关税措施冲击欧洲消费格局 消费者用“钱包”对美国商品投下“反对票”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5月6日电 对于瑞典的摩托车爱好者来说,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是他们最追捧的品牌。在英国的酒吧里,杰克·丹尼(Jack Daniel’s)威士忌散发着诱人香气。在法国,李维斯(Levi’s)牛仔裤则代表着时尚。然而,美国《纽约时报》5日报道指出,自
  • 起源硅谷,深耕日本,这家机器人公司如何成功出海30国|出海踏浪者 从年初开始,家住杭州钱塘区的李梦注意到,附近购物中心永旺梦乐城门前,多了一辆外形奇特的小车。 小车看起来更像一个可以自主移动的透明空间,内部只有两排对称式座椅,没有传统汽车的方向盘与驾驶位,两侧的全景车窗同时也是车门。 这辆小车也叫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是PIX Moving研发设计的机器
  • 从手术台到生产线,光谷这家企业让医生创意变产品 在光谷的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绿新”),临床医生与工程师的协作打破了传统科研的边界。“这里形状上需要更加圆润,要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材料选择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电极长期植入后引发炎症反应。”中南医院耳鼻喉科陈雄教授与研发工程师讨论电极表面涂层工艺、涂层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武
  • 市场出现优质标的,星级酒店资产价格呈下降出清趋势 在近日举行的第一太平戴维斯分享会上,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高级经理童佩媛围绕深圳高星级酒店市场进行专题分享。她从宏观市场结构、产品特征、经营表现和大宗交易趋势等多个维度,系统解构大湾区战略纵深下深圳高星级酒店的独特价值,为投资者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统计数据,目前深圳酒
  • “我没白干!”他用弹弓架起中国雷达“准星” 他是中国雷达领域的“拓荒者”用自制弹弓破解世界难题让雷达拥有“火眼金睛”近日,记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听他讲述如何用土办法破世界难题1电波启蒙: 藏在童年里的雷达密码毛二可和雷达的缘分起源于童年时期。那时,毛二可的哥哥毛大可在重庆私立南开中学读书,课堂上,毛大可接触到了电磁波理论,并被这种“看不
  • 同辉气体不断破解技术难题 产品矩阵迈向高端化国际化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位于重庆潼南高新区的重庆同辉气体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景象,氧化亚氮、二氧化碳等气体经过充装后,陆续装车出口海外市场。“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外贸订单同比增加20%左右,出口额达3000多万元。”公司董事、工会主席蔡炎南说。同辉气体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从事集气体研发、生产、销售、储运于
  • 昨夜今晨,京津冀发生这些大事!点击看报→ 点击看报↑ ▶ 北京:演艺激活商旅 点亮缤纷舞台“五一”假期,北京舞台成为文艺海洋,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如繁星闪耀。从经典剧目到首演大戏,从万人演唱会到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北京市已开票营业性演出达到276台1178场,为市民与游客打造节日氛围浓厚的文化盛宴。▶ 北京市属公园迎客80万人次:避开人潮更舒适
  • 港交所环球上市服务部主管介绍2025年新股市场最新趋势 5月2日,针对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最新趋势,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主管徐经纬在最新一集播客中表示,有几个很明显的趋势。首先是A+H上市。在中国内地上市的A股选择来港上市。这股热潮由去年9月美的上市揭开序幕,随后顺丰控股来港上市。目前来说,就已提交申请或公开宣布的上市意向而言,有大约30家公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