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又有三项中国文献遗产,被世界铭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20: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冬健

世界记忆再添宝贵财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发布新闻公报,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图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世界记忆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旨在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中规定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促进文化遗产利用,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01

什么样的文献遗产称得上是“世界记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关于文献遗产的定义,是指对一个社群、一种文化、一个国家或整个人类具有重大和持久价值的单一文献或一组文献。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清代科举大金榜”。图源 联合教科文组织微博

纵向看,是古人与今人共有的记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千年前古人朝夕思慕的感情可见可感;“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勉励同乡晚辈的劝学之情直击心灵……无论是口口相传、结绳记事,还是文字在木石纸张的刻印,抑或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于虚拟空间,这些共同的记忆让我们能随时随地回溯过去、感知历史,与古人“同处一片天空下”。

横向看,它具有跨越国家、地域、种族等的情感共鸣。在此前入选的《世界记忆名录》中,不结盟运动档案馆第一次首脑会议记录了该会议对世界和平、安全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合作‌的促进作用,柯米塔斯作品集记录了这位“亚美尼亚近代音乐之父”对西方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引领作用。中国文献珍品中,既有承载千年科举文化的清代大金榜,也有刻录商王占卜的甲骨文原件;有记录近代华侨移民史的银信侨批,也留存着苏州丝绸产业百年发展的技术图谱……无需细细品味,这些“记忆”便能在人们心中引起战栗,是一种天性自然的通用情感。

侨汇。图源 北京日报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世界记忆”用一份份档案、一张张资料、一块块碑石记录和回答了亘古至今的人类疑问,铸造了人类的集体记忆情感。

02

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文化瑰宝正在被世界记忆和珍视。

武汉东湖之畔,湖北省博物馆,被称为世界第一部有声“音乐教科书”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在如织的游人之中静静陈列。据报道,编钟刻有3755字铭文,以声音和文字相互印证的方式,系统记载了先秦乐律学理论。其“一钟双音”技术——通过合瓦形设计使钟体正侧击奏发不同音高——至今仍可演奏,且28个律名中三分之二为典籍失传的孤例。

今天,湖北省博物馆已有一个专门的编钟演奏厅和一支专业的编钟乐团。当65件编钟复制品奏响《欢乐颂》《友谊天长地久》等世界名曲,保存了2400多年的人类音乐记忆被重新唤醒。

湖北省博物馆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图源 新华社

独特的音乐记忆是为了谁?不只是为专家、为研究,更重要是为广大民众,为古代文化的当代滋养。

郑州登封市嵩山少室山麓,少林寺碑碣(566-1990)见证了历朝历代少林寺与名人墨客、世俗社会、海外僧侣等的广泛交往、互动过程。据介绍,它呈现出1424年较为完整连贯的石刻历史文献序列,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600多年前由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所立。其上记载郑和船队在此巡礼圣迹、布施香礼的碑文,至今仍清晰可见。

此次入选,“被看见”的不仅是中国的文献遗产和共同记忆,更是中国千年的历史文脉传承,盛邀世界人民共襄中国文化盛宴,共同探讨文明对话的永恒密码。

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图源 新华社

这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全球性认证。

记忆,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连接着历史、今天和未来。共同的记忆赋予人们共同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在一代又一代人心底种下了对家乡、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成为命运共同体凝聚与延续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演讲 7月26日下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在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讲台上端着外婆的照片,进行了一场牵动人心的演讲。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土地上讲述祖辈亲历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时长30分钟的演讲中,夏媛讲述了外婆夏淑琴8岁那年遭遇的灭门劫难。当她讲到1
  • 聚焦2025交流周|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举办 7月26日,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在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2025中国—东盟区域重要教育中心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分论坛现场。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贵州财经大学主办,汇聚了东盟国家教育部门代表、国内外高校专家学
  • 澳门学子探秘张掖七彩丹霞 “天地调色盘”惊呆众人!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有一片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丹霞”的土地——张掖七彩丹霞。7月24日下午,当“同心筑梦”2025年澳门青少年甘肃行的师生们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条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的“色带”,赤、橙、黄、绿、青、灰、白、黛,如同有
  • 西夏陵新晋世界遗产 引黄古灌区以活态文明映耀黄河 西夏陵1号陵和2号陵。记者 海坤 摄西夏陵出土文物。 记者 鲍淑玲 摄引黄灌区滋养“塞上江南”。 资料图片考古专家对部分防洪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记者 海坤 摄贺兰山下,新晋世界遗产西夏陵的黄土陵台在夕阳中投下庄严剪影;黄河岸边,一项延续两千年的水利工程仍在滋养着万顷良田。北京时间2025年7月11
  • 东北大学6名学生意外坠落溺亡 7月23日,据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消息,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目前,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
  • 印尼苏拉威西岛附近海域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6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4日4时50分在印尼苏拉威西岛附近海域(北纬0.30度,东经122.05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60千米。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 【中德哲学对话】郭齐勇:中国心学对世界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中国心学不是空洞的、空泛的,它讲究一种面向现实民生的关切。”7月23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指导、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贵阳孔学堂2025避暑季研修活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武汉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郭齐勇在开幕式上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