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色吉林”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1:22:00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吉林省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借用五种色彩对吉林的介绍令人印象深刻。黄强表示,要接续描绘吉林“五彩缤纷”的振兴蓝图:“金色吉林”物阜民丰,“银色吉林”独具魅力,“红色吉林”血脉相传,“蓝色吉林”开拓进取,“绿色吉林”生机勃勃。“五色吉林”既形象地勾勒出吉林振兴发展的独特资源优势,也孕育着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的澎湃动能。

  从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多出粮、出好粮,到发力冰雪经济,让“冷资源”变成“热产业”;从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历史自信,到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创新驱动;从擦亮生态底色,发挥生态优势,到做强人参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站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五色吉林”正努力推动把资源禀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关键一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五彩缤纷”厚植振兴底色

  吉林处于东北亚区域的几何中心。这里有“金色”的粮仓和“银色”的冰雪,流淌着“红色”血脉,不断拓展开放创新的“蓝海”、激活“绿色”资源。“五彩缤纷”的发展优势,是吉林全面振兴的底色、高质量发展的亮色。

  黑土流金的吉林,是祖国的大粮仓。吉林地处我国东北黑土区核心腹地,全国每10斤商品粮中,就有1斤产自吉林。2024年,吉林粮食总产量达853.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等粮食品种品质上乘。为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吉林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如今保护性耕作面积达4100多万亩,完成盐碱地等治理50万亩、新增耕地38万亩。

  这是在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拍摄的稻田。记者 许畅 摄

  银装素裹的吉林,是冰雪经济的“高地”。长白山麓,林海雪原壮美,雪场星罗棋布;查干湖畔,冰湖腾鱼驰名遐迩,隆起冬捕经济带;松花江两岸,雾凇奇观如梦似幻。千百年来,吉林人民与冰雪共生共存,关东民俗、农耕渔猎、萨满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经过多年发展,吉林冰雪旅游接待总规模、冰雪相关企业数量、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均位居全国前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吉林转变为生动实践。

  红色血脉相传的吉林,“三地三摇篮”是最鲜艳的标识。从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吉林在党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红色资源。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四平战役纪念馆、长影旧址博物馆……一位位先烈、一件件文物、一处处旧址,在吉林人民心中点燃不灭的灯火,化作全面振兴路上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

  沿边近海的吉林,开放创新大潮奔涌。中欧班列往来,外贸车水马龙,跨境电商异军突起。“中国餐桌上每5只帝王蟹就有4只从吉林进口”,是打造“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生动注脚。吉林是科教大省,曾经,匡亚明、成仿吾等一批大师“先生向北”,使吉林成为全国人才纷至沓来的集聚地;如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和长春应化所、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大校大所大企在这里扎根,科教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创新动力。

  绿色是吉林的底色,守绿增金、和谐共生。吉林的“长白林海”既是东北亚的生态屏障,又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源头”,好山好水孕育出无数珍宝。如今,森林延绵、草地连片、湿地镶嵌、错落有致的生态格局让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与人参、矿泉、鹿茸等生态土特产共同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金银红蓝绿”熠熠生辉,成为吉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的独特禀赋与深厚底蕴。

  “五色交织”铺展振兴画卷

  白山松水间“五色交织”,以优质资源禀赋,承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

  早春时节,白山松水新芽绿;热潮涌动,黑土地上气象新。眼下的吉林,备春耕繁忙有序,冰雪季圆满收官,一处处历史遗迹恢复利用,一批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条条开放通道连通内外,一个个创新成果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勤春来早。广袤黑土地上,卫星导航、无人驾驶农机……各类智能化农业装备正在广泛推广,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改造盐碱地……夯实大国粮仓。

  “今年全省预计粮食播种面积超过9000万亩,通过良田、良法、良种、良机等综合施策,持续提升粮食产能。”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秦国宝说。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站台间,列车奔忙,熙熙攘攘;机场里,起降轰鸣,南来北往;冰雪中,欢声嬉笑,快门声声……

  冰雪消融,雪季收官。2024至2025雪季,吉林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1%。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双轮驱动”,吉林正不断将冰雪“冷资源”转化为发展“热动力”。

  越了解吉林,越爱上吉林。从长白之巅到松江之畔,千年文脉延绵不息。步入近代,杨靖宇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前赴后继,这片被鲜血浸染过和奋斗者汗水浇灌过的土地上,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长春着力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吉林市打造博物馆之城、磐石等地深入发掘抗联遗址……立足“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吉林不断挖掘和释放抗联遗址、工业遗产、文博场馆的精神价值,文化资源正在转化为可触、可及、可感的元素。

  站在珲春防川远眺,海鸥飞翔,远处海岸线绵延。在珲春海洋经济中药材产业园建设现场,这个初具规模的项目采用“前港后厂”模式,建设中药材跨境电子交易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纷至而来。

  创新给老工业基地带来澎湃动力,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中车长客自主研发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吉林化纤发布“干喷湿法”T800碳纤维产品、中国一汽在电动车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吉林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教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

  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也在大幅提升。依托长白山丰富的森林资源,吉林建立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整顿人参市场秩序,将人参产业链拉长、拓宽。2024年,全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

  林海既孕育珍宝,也愉悦人心,以长白山为龙头,吉林形成冬有“长白天下雪”、夏有“清爽吉林·22℃夏天”的旅游IP,让“冷”资源“热”起来,“凉”资源“火”起来。

  “五路并进”激活振兴动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俯瞰吉林,全面振兴的势头扬起来了,文旅经济的热度升起来了,传承文脉夯实自信的氛围浓起来了,开放创新的格局活起来了,依托绿色优势打造特色产业的举措针对性更强了。

  ——在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进程中守好“三农”基本盘,加快建设高水平农业强省。

  吉林今年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新增200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新增100万亩,继续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推动人参全产业链产值达千亿级规模,擦亮长白山人参、吉林大米、“吉牛中国牛”等“吉字号”特色品牌,加快建设国家的粮仓肉库、百姓的中央厨房。

  ——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中以旅兴业,创新推动文旅产业从“冰雪热”拓展至“四季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抓住资源禀赋,持续系统性布局文旅产业,从供给侧入手提升产品吸引力,在市场中破解需求不足的矛盾;开展景区、度假区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冰雪强省。预计到2030年,全省雪季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出游总花费达5400亿元。

  ——在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中全方位展示历史建筑多重价值,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新民大街保护提升项目施工火热,通过新改建博物馆、更新旅游设施等举措,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观光、近代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街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吉林精心打造吉林近现代史展陈,高质量建设一批博物馆展览馆,在提振精气神的同时,因地制宜拓展文化产业新赛道、文化消费新蓝海。

  ——在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同时,依托科教优势以“四位一体”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向海图强的吉林,正发挥沿边近海优势,将长春打造成东北亚物流枢纽中心,并加快长春新区、珲春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制定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全省逐步建立起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科技、科技引领产业、产业反哺回报科技的良性循环机制。

  ——在绘就生态新画卷、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中加快生态强省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吉林贡献。

  白山松水蕴美境,吉祥森林迎客来。吉林持续实施林草湿生态连通、万里绿水长廊、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93%左右,优良水体保持在85%以上;擦亮人参“百草之王”千年金字招牌,发展特色产业;加快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串联起长白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以及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湿地公园,让每一位来到吉林的人都能感受到青山绿水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2025年这个生意盎然的春天,奋进的吉林正加快脚步、真抓实干,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新篇章。(记者 褚晓亮 段续 王晓林)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初审: 熊一黎

复审: 曲翱

终审:陈尤欣

相关文章

  •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再次释放了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楼市政策不断显效。在当前呈现初步稳定态势基础上,还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居民购房需求释放。国家统
  • 吉豫合作 “畜”势共赢 ——吉豫两省农业合作对接推介活动在河南召开 【来源: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_部门动态】4月28日,吉豫两省农业合作对接推介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活动为期2天。吉林省副省长郭灵计、河南省副省长李酌出席活动并讲话。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组织省内10家重点畜牧企业参会,促成两省7家企业(政府)达成4项合作意向协议,标志着吉豫两省畜牧业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第
  • 人民网:白山特产亮相吉高服务区 交旅融合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4月28日,白山市60余种特色商品和人参产品在京哈高速四平服务区集中亮相,成功吸引过往游客的关注。据介绍,白山特产的集中亮相是白山市与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吉行高速•心往白山”“旅游+高速”交旅融合品牌项目之一。通过“高速服务区+地方特产”的创新合作模式,将交通枢纽的客流优势转化为地
  • 获批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527.6亿元 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四年以来,济南起步区取得怎样发展成效?4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介绍山东深入贯彻黄河战略,加快济南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情况。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2021—202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年
  • 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投运启动 【来源:四川省经信厅_工作动态】4月25日,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联合金牛区举办的成都市金牛区?西门子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投运启动仪式在AI数字创智元产业园顺利举行。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中,西门子(中国)介绍了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
  • 闪电评论 | 共绘全域旅游新蓝图 书写新的诗和远方 春风拂面,万物竞发。4月24日-25日,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德州举办,大会以“好客山东 德行天下”为主题,打造一场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化盛宴、旅游盛会。从行进式沉浸观演到非遗美食嘉年华,从18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到154.5亿元投资落地,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
  • 王忠诚率队前往安居、射洪调研 王忠诚率队前往安居、射洪调研聆听企业发展诉求增强企业发展信心4月24日,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王忠诚率队前往安居、射洪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实业兴市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产业强实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版
  •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第三期“企业大讲堂” 本报讯(记者 李勇 刘姚尧)为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助力企业家把握政策机遇、提升管理效能、应对市场挑战,推动陕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4月23日上午,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第三期“企业大讲堂”。陕西省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系统部分干部代表共计200余人现场参加,800余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