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实践为犁深耕教育沃土,以地理为路培育四实人才——记曲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践教学团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1:12:00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家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曲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践教学团队严格遵循党中央的指示,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校训为行动指南,不断探索和改革地理教育的新模式,致力于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拥有高尚师德,兼具科研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卓越地理教师。这支由名师组成的地理教育实践团队,不仅在教学改革中屡获突破,也在地理师范生培养领域树立了典范,成为推动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曲师力量”。

育才初心:以“四实人才”回应时代之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等教育因此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曲阜师范大学地理实践教学团队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育“理论厚实、技能扎实、作风朴实、创新求实”的“四实人才”。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该团队全面构建起卓越教师培养的新模式。

“理论厚实,夯实科学基础”。理论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团队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策略,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型课堂模式。借助“核心课程+”课程体系,将学科专业知识与学科前沿动态有机结合,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技能扎实,锤炼过硬本领”。对于地理师范生而言,提升学科专业能力是学习之本,掌握教学技能则是必然要求。“作风朴实,涵养优良品格”。团队始终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环节,培养具备高尚师德、深厚教育情怀和家国情怀、丰富传统文化底蕴及宽广国际视野的优秀中学地理师资。“创新求实,激发创造活力”。在“四实”人才培养目标中,“创新求实”是团队期望学生具备的更高层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团队不断激励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开展创新性研究,并通过设立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科交叉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探索精神。近年来,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涌现出大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全国教研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山东省教学能手、省市教研员、中学校长等,成为中学教育机构领域教学、研究、管理的中坚力量。

实践育人:从课堂到田野的“知行合一”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相连的学科,其魅力不仅体现在书本中的趣味,更在于对脚下土地和远方风景的探索——地理教育离不开“行走的力量”。为了让地理教育焕发活力,让学生在“行走”中拓展知识、提升技能,团队成员将引导学生通过野外实习、教育实习、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切实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师范类专业,团队在师范生培养方面,尤为注重教学技能的实战化训练。通过组织教育实习、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更是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关键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师范生不仅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还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逐步积累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今年,团队在教育实习模式上进行了实践创新,涵盖了学校驻地集中实习、外地集中实习、实习支教和“名师带徒”四种实习方式。实习学校包括济宁一中、日照一中等40余家省内外中学名校、特色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采用了“名师带徒”实习模式,遴选了多位优秀中学地理教师担任外聘指导教师,通过“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也为探索中学地理卓越教师培养路径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此外,团队高度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创办了“地理教学名师训练营”进行专项教学技能训练。该训练营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授课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旨在提升教学素质,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训练营是团队投入最多时间和精力的项目,团队负责人吴军老师自始至终身先士卒,团队成员周维国、李剑、刘庆果、谭丽荣、赵林、孙丕苓、张学波、刘志刚、吕宜平等老师都会全程参与,尽心尽责,用心陪伴,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谭丽荣老师在开营时曾表示:“一定会尽心尽责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协作指导,共创佳绩”。这不仅是对谭老师个人的承诺,也是团队每一位老师的指导准则。训练营的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备课、听课、评课、练课等活动日复一日地进行。即使遇到特殊情况导致比赛延期,训练营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即便与五一、端午、寒暑假等假期冲突,教师们依然坚守岗位,与学生并肩作战。白天完成学院教学科研任务后,教师们便迅速赶到训练营,与学生一同搜集材料、设计教学活动、修改详案。在竞赛前夕,师生通宵达旦地修改课件和教学设计已成为常态。然而,每当看到学生在指导后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们的疲惫便瞬间消散。

面对高强度的训练、教师的严格要求,以及考研、实习等多重压力,部分学生难免会出现心理负担重、状态起伏不定、信心不足的情况。每当遇到此类问题,团队教师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关怀,通过谈心聊天、准备水果零食,或是组织聚餐等方式,缓解学生压力,并借此深入了解他们,建立更深厚的师生情谊。所有的付出终将迎来回报。近年来,团队指导的学生在“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山东省高校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山东省地理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一等奖等奖项100余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肯定,更是对专业教育质量的有力印证。每一份奖项背后,都凝聚着师生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彰显了团队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正如周维国老师常言:“每一位同学都是一块璞玉,需要自己和指导教师共同精心雕琢,‘精雕细琢终成器,一片丹心在玉中’。”

教学改革:以“十项行动”锻造“金课”高地

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课程建设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策略。针对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团队以“教学提质十项行动”为指引,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金课”高地。通过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人才提供了坚实支撑。具体而言,“十项行动”涵盖方案引领教学、实践深化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思政升华教学、团队聚力教学、数字赋能教学、合作拓展教学、文化滋养教学、环境护佑教学。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推进策略,成功打造了一系列课程“金课”,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创新性地实现了从“科研反哺教学”到“数字赋能课堂”,从“课程思政建设”到“国际视野拓展”的系统性教学模式重构,将学科前沿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开发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实践课程,有效连接课堂与社会,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深入学习和实践。

展望未来,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吴军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秉承教育家精神,探索学科育人的新路径,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师德高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卓越地理教师,为地理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曲师答卷”。(苏占兵 吴军 周维国 刘庆果)

相关文章

  • 不再使用绩点!北大回应来了 近日,话题“北大将全面取消绩点”冲上热搜。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7月2
  • 澳门学子探秘张掖七彩丹霞 “天地调色盘”惊呆众人!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有一片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丹霞”的土地——张掖七彩丹霞。7月24日下午,当“同心筑梦”2025年澳门青少年甘肃行的师生们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条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的“色带”,赤、橙、黄、绿、青、灰、白、黛,如同有
  • 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 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还是学校里的饭菜好吃?”一次陪餐后,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校长王承功与一年级二班学生嘎玛索朗仁青闲聊起来。图为第四代教学楼。“学校里面的好吃!”嘎玛索朗仁青笑着回答,打饭阿姨热情周到,学校饭菜丰盛多样。虽然是集体餐,但厨师每天变着花样做
  • 情系高原教育 点亮学子梦想 援藏教师刘艳(右)指导隆子县中学教师白玛拉珍上公开课。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北京援藏教师马潇雅上语文“双师”课《中华同源》。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北京、拉萨学子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试验田开展创造性劳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供图北京中关村四小教师到拉萨实验小学给师生上数学示范课并开展教研活动。拉萨市实验小学供图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来源:人民日报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传递真理力量,又充满情感温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期待;在实践中探索陪伴式教学,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同行人。用心用情做学生的知心人,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知道他们在想什
  • 山东这所高校,为何如此拥抱AI? 中国古代山东最早的木匠是谁?不是鲁班,是轮扁。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
  • 国际原子能机构高度肯定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高敬)记者11日从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获悉,今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高度肯定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多项良好实践和业绩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11日
  • 咸阳市育才田家炳中学2025届毕业生感恩送锦旗 在咸阳市育才田家炳中学这一充满希望的教育沃土,辛勤的园丁们用汗水与智慧浇灌着每一颗求知的种子。随着又一届学生顺利完成高考,开启人生新篇,感恩的暖流在校园中涌动。近日,毕业生们纷纷返回母校,以锦旗为载体,向曾经倾心付出的老师们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用温暖的仪式书写着师生间的深厚情谊。铁血匠心,育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