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药都樟树逛一场夜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09:05:00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当夜幕降临

这里的空气中浮动的不是孜然味

而是陈皮、黄栀子与艾草交织的草本芬芳

药膳的香气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老药工铡刀下的白芍薄如蝉翼

游客捧着中药茶饮漫步青石板路

樟树中医药文化夜市。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五一期间

岐黄夜韵 樟帮药香

2025药都樟树中医药文化夜市

活动正热闹举行

以体验式、场景化、年轻化的形式

让市民游客在逛、吃、玩中

感受中医药魅力

传统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入百姓“夜生活”

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药都”——樟树

江西樟树地处赣江袁水之交,也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文化底蕴深厚。

这是一座以树为名,因药而兴的城市。樟树,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至今有1800多年的药业历史。

樟树标志建筑碾槽。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樟树,自古便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盛誉,“樟帮”曾与“京帮”“川帮”并称为中国三大药帮。

樟树市义成镇黄栀子基地。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3年,樟树市被授予“中国药都”称号。樟树药俗和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樟树夜市,是药膳的王国

药都樟树药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疗效奇特,被誉为“药中瑰宝,食中奇珍”。

精美的养生宴。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早在1800多年前,道教灵宝派开山鼻祖葛玄在阁皂山采药炼丹时,便发明了药食两用、美食祛病的药膳。

经过历代中医师的不断探索,药都药膳逐渐发展成集中医学、中药学、营养学、烹饪学为一体,极具樟树地方特色的养生美食。

韭香栀子花。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夜幕降临,在樟树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青砖灰瓦间灯火流转、药香氤氲。

循着药香,一直往前走。一摊位前,几名药膳师正在现场制作药膳,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中医美食,体验中医养生。

夜市摊位前陈列着各类中药。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黄芪水饺竟然能吃出芝士口感,真让人意外!”一游客朋友在品尝中医药水饺后惊呼道。

游客在夜市里品尝中医药水饺。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现场,还有天麻童子鸡、葛玄炼丹、杜仲腰花、三鲜桔果、百合莲子肚片汤等中医药膳……

樟树药膳八宝养生鱼。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药膳师正现场科普宣讲各菜品功效及药都药膳历史传承。

在樟树,药膳不仅常备于药膳馆的餐桌上,寻常百姓家也以药膳为家常菜,每道菜都有着它独特的养生价值。

樟树药膳十全大补汤。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天麻童子鸡补虚益气,补脑益智;凉拌枳实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鳅鱼淮山丸补中气,祛湿邪……

当养生遇上美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种药食同源、医膳同功的养生之道,你一定不要错过!

枳壳扣鹅,有较好的理气宽中作用。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古法技艺,领略千年文化传承

樟树中药材炮制技艺起于东汉,盛于明清。樟树中药炮制,不论炒、浸、泡、灸或烘、晒、切、藏等均十分考究,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樟帮药工正在展示中医药炮制技艺。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樟树夜市上,随着樟帮炮制技艺传承人手上切刀上上下下,切出的白芍饮片薄如蝉翼,抓起一把轻吹一口气,只见片片白芍如白雪飞舞。

旁边展位正在进行陈皮切制、水泛丸制作等樟帮技艺,吸引不少游客围观,并连连惊叹:“太震撼了!”

樟帮传统中药炮制技艺。姜涛 摄

更有游客跃跃欲试,来一场非遗绝活大挑战。“刀要斜45度,要注意力度和速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学,但也还是挡不住游客把白芍切成碎渣渣;更有游客版“中药汤圆”(水泛丸),引得游客哈哈大笑。

樟帮药工将切制薄如纸的白芍饮片吹起飞舞。姜涛 摄

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这是业界对樟帮中药炮制技艺的形象比喻。“药不过樟树不灵”,其“灵”之处便在于“樟帮”的传统高超技艺——中药炮制。

众所周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药材炮制又叫修治,主要是起到清除杂质、矫正气味、降低或消除毒性,以至改变药物性能的作用。

樟帮传统中药炮制技艺展演。熊锦阳 摄

樟树炮制的饮片色、香、形、味、效俱佳,质量誉满全国。且剂型多样,有膏、丹、丸、散、胶、露、酒等七个剂型,六十余个品种。

樟帮传统中药炮制技艺展演。熊锦阳 摄

据介绍,樟树已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炮制技术,可以将100余种含毒中药材、400余种药性燥烈的药物转化为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显著增强药效、提升疗效,扩大了药物使用范围。

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医药文化盛宴,感受烟火人间

太极拳、八段锦、字门拳、五禽戏……在樟树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清江戏台上,正上演着精彩的群体文化演出,不少游客受邀共舞,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2024年樟树中医药文化夜市,游客体验推拿理疗。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行云流水的招式,飘逸灵动的拳法,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刚柔并济,演绎传统养生之智慧,现场喝彩声不断。

太极“遇上”汉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一身穿汉服的小姐姐在台上打起了“汉服太极”,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古典韵味,游客直呼:太飒了!

游客在中医义诊摊位前把脉问诊。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往夜市深处走去,有几个摊位前排起了长龙,原来是老中医变身夜市“摊主”现场义诊,为前来咨询的游客朋友把脉问诊,并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养生建议,普及“未病先防”理念。

游客正在中医义诊摊位前把脉问诊。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中医义诊外,在这里,中医药材猜谜、中药扎染手作、推拿拔罐针灸等活动,使市民游客在一场“能吃能玩、可看可买”,充满浓浓烟火气的养生集市中了解传统中医药学。

“感觉我的任督二脉都被打通了,太酸爽啦!”游客笑着对给他推拿理疗的医师说道;

一旁热敏灸区体验的小姐姐头上冒着艾烟,她开玩笑说,“真香!是我的天灵盖在冒仙气!”

中药材科普猜猜乐活动。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场可参与、有体验、能互动的“防、治、康”全方位中医药盛宴,将传统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入百姓“夜生活”,让中医药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游客正在了解中药。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千年药韵点亮夜色

药都三皇宫的夜格外吸睛

逛夜市、看中医、品药膳、学养生

……

在望闻问切间、逛吃赏玩中

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AI也去了趟樟树

来看看AI眼中的樟树

人这一辈子

总要来一趟药都樟树

零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体验专业的中医药技能

解锁国潮“养生局”!

作者:袁汝晶 徐梦文

AI制图:刘思伟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南宁人熟悉的水街,变了! 南宁人记忆里的水街“换新装”啦5月1日晚,“潮聚邕州·幸会水街”邕州古城水街示范区启动仪式在邕州古城水街示范区举行。启动仪式上,特色文化主题演艺精彩纷呈,非遗表演轮番登场,“南宁礼物”市集热闹非凡,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邕州古城水街示范区的启动,让这个“五一”假期的南宁迎来一场集文化特色、潮流市
  • 四川平武:千亩高山杜鹃花开迎客来 5月1日,平武县虎牙藏族乡高山杜鹃花盛开。从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平武县虎牙藏族乡的土地梁高山杜鹃花海和大龙口瀑布、云海雪山对游客开放。每年4月至6月,虎牙乡土地梁上千亩高山杜鹃次第盛开,在雪山背景下更显绚丽,吸引众多游客关注。近年来,平武县虎牙藏族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和森林康养经济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药都樟树逛一场夜市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当夜幕降临这里的空气中浮动的不是孜然味而是陈皮、黄栀子与艾草交织的草本芬芳药膳的香气沁人心脾回味无穷老药工铡刀下的白芍薄如蝉翼游客捧着中药茶饮漫步青石板路樟树中医药文化夜市。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五一期间岐黄夜韵 樟帮药香2025药都樟树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正热闹举行以体验式、场景
  • “2025北京行”活动在北海公园启幕 日前,第二届“文化原乡 福地壤塘”2025北京行活动在北海公园开启。此次活动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委、县政府携手北海公园管理处、北京首旅旅行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展览展示涵盖壤塘绘画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编织印染工艺、堆(刺)绣工艺、木(石)雕工艺等领域近百件(套)代表性精品力作,旨在
  • 从锦江到竹海 文旅带你玩转“五一” 畅享“‘蓉’光” 人民网 王凡“骑着单车,微风中闻着火锅香,打卡街角的咖啡店,沿着锦江去追逐日落,这种体验绝了,幸福感爆棚!”这条“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以骑行串联城市脉络,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尝鲜“打卡”,市民王佳就拉着来蓉旅游的闺蜜一起打卡,“在骑行中解锁了成都的另一面。”“五一”假期出游热度持续飙升,在
  • 帐前犹忆护灯人:费孝通的学术遗产 在中国社会科学史上,费孝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从概括“差序格局”“文化自觉”、翻译和阐释“community”(社区),到实践区域研究、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现代中国社会学的无数个细节和瞬间都由他带来。人们称他费老。他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是汉语学术界最早走出书斋、走进田野,
  • 五菜一汤仅售10元?五一假期各地花式“宠客”,您准备去哪儿? 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停车、政府开放食堂、免费公交、轻微交通违法不罚......“五一”小长假临近,全国多地拉满诚意,“硬核”宠爱游客。您准备好去哪里了?这个假期,游客在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政府食堂吃饭,五菜一汤只要10块钱。五一假期,安徽多地停车场免费开放黄山市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署,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文化创新创造植根于坚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