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对话湾区“设计师”:AI与数字孪生正在成为湾区“建筑大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25:00    

从1984年参与建设内地第一个项目——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创新性地提出了钢框架-混凝土结构系统,将海外经验引入本地实践;到新世纪参与建设广州塔、深中通道、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项目,作为全球工程咨询领域代表企业,奥雅纳进入中国市场已经40年,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奥雅纳扎根于此,用一块块砖瓦的垒砌,将自身植入到大湾区的城市建设中。不论是港珠澳大桥,还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都有着奥雅纳的影子。

在技术引领建筑行业的数字变革的当下,作为一名湾区“设计师”,奥雅纳如何将建筑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利用AI、数字化等工具,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画手”?带着这样的问题,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奥雅纳董事黄健伦和奥雅纳副董事李伟临,从他们的答案中感受湾区的土地脉搏。

大湾区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可以融通互补

羊城晚报:如何评价大湾区在交通互联、科创协同等领域“硬联通”与“软联通”的进展?

黄健伦: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GDP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在目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市场经营环境下,总体数据非常好。作为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其他9个城市的联合体,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方面的高速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去年,我们完成了澳门与横琴的轻轨延伸线(澳门轻轨横琴线),这些基础建设大大提升了粤港澳三地交通网络的互连互通,推动实现国家战略中“一小时生活圈”的发展目标。

大湾区内有许多这样的机会:我经常往返于大湾区的不同地方,目前是否完全可以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我认为这还需要更多的配合,要实现“点到点”一小时到达,城市在设计和规划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例如,地铁与城际轨道能够实现更好的对接,将一小时的生活圈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

至于软联通,还有赖于政策协调、产业合作和人才交流。作为外资公司,我们在内地很多时候会面临一些困难。譬如与我们类似的外资顾问公司,或者承包商企业,由于没有本地资质,一些工作无法直接参与。在大湾区规划出台之后,例如几年前在前海和横琴等经济合作区,已经开展专业互通。如果我们将公司和人员的专业信息在当地备案,便可以拿到跟内地设计院同等的资质。

羊城晚报:与东京、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黄健伦: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面积大约为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8000万。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如东京湾、纽约湾区和旧金山的湾区相比,从面积到人口,数量都是最多且最大的。我们市场的覆盖范围广,人口数量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力量,令许多企业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经营环境。

如果你仔细观察其他湾区,他们通常以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主体发展,具有非常明显且单一的产业特性。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不同之处,它是由诸多城市组合而成,发展方向更加综合,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包括金融、科技和制造业,也有新一代的数字化或者绿色金融、绿色基建等多样化的产业类型。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中心的湾区,具有多元化特点。每个城市都会发挥各自的优点,实现互补和融合,共同发展大湾区。

AI数字孪生平台是建筑设计师的“大脑”

羊城晚报: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是如何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能够如何赋能?

李伟临:新技术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帮助我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比如,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用于做规划和预测。传统模式的规划工作可能需要在十几年之后才可以看到项目完成后的效果,通过AI,我们就可以通过模拟看到之后的一些事情。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的方案,分析其数据表现,然后再去改善设计。

在交通方面,数字化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去做模拟,例如,分析在早高峰,或公共活动等特殊情况下,交通系统是否足以应对。现在都追求低碳,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平台后,我们可以在设计初期就对不同建筑项目进行碳排放计算,进而优化规划方案。

目前,我们正在帮香港政府开发一个数字孪生的平台及其准则,致力于在设计规划的早期,就将基础设施建设都放到数字孪生平台上面,从而实现早期管理,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辅助规划理念的落地。

羊城晚报:在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中,规划理念如何适配其高密度、高流动性的发展需求?

李伟临:目前,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先进,AI等技术帮助我们把不同的资讯统合起来去管理,通过那些平台把环境和我们的设计结合起来。从设计早期到调整优化阶段,再到落实阶段,新技术的运用助力我们把城市韧性设计做得更好。

深圳与香港相似,高密度的城市里有更多的人和建筑,因此我们在规划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物的流动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方案是使城市发展的形态更加紧密、土地利用更为综合,将居住、教育等功能都尽量放在一起,塑造“十五分钟生活圈”。例如,TOD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多种城市功能的联合,多年来,香港和深圳都在不断地发展这种项目模式。

在多元用途之外,近几年我们非常关注生态的保留。根据香港的规划经验,我们往往通过规划框架先预留出生态及景观保留区域,再考虑住宅、产业等其他规划内容。

另外,未来新能源、AI、数据中心等场所的建设对空间、用电、散热等都有更高的需求,需要在城市空间规划时将其考虑在内。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在城市中心设计专门的空间,用于物品的分流。

羊城晚报:在佛山地铁2/3号线 TOD开发研究等案例中,城市TOD开发如何平衡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发展,实现“轨道+土地+产业”的联动?

李伟临:我们在香港做了很多TOD、铁路站,以及车厂等项目。佛山地铁2/3号线项目与我们先前的经验有所不同,需要结合整个铁路线进行整体思考。

为此,我们将之前在英国项目中的类似经验运用到佛山的项目中。在整条线中,我们不仅仅考虑工程成本,更加深入研究了铁路建设之后,对周边的经济环境会有怎样的带动效果——将产业的未来发展和附近环境相结合,从整条线的角度思考,决定在哪个地方做TOD更好,以及要做何种形式的TOD,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将一体设计的理念融入了这个项目,通过多专业合作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项目的精细化落实,为线路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文丨记者 杭莹图 |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先民用城墙定义文明的高度;如今,雄安新区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未来之城,杭州城市大脑以算法优化人文生态……全球超80%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于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诞生于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实验室里飞速迭代,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文明巨变的核心引擎。如何让历史文脉更有效地浸润城市生
  • 浏阳市永安镇再登全国百强镇榜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7月26日,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江苏举行,现场发布《2025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其中,浏阳市永安镇以强劲的综合实力再次上榜全国百强镇名单,位列全国第66位、中部地区第二,较2024年前进2位。“作为浏阳经开区所在地和金阳新城产业核心区
  • 夏日荟聚游武昌,双湖桥片区“水清岸绿”颜值再提升 记者:王超通讯员:费帆 赵婕敏 李玲夏日江城,绿意涌动。“湖中有喷泉,散步时总能看到野鸭游过,空气里都是青草香。”近日,市民李女士路过东湖路时,感慨双湖桥片区的城市面貌变化。武昌区结合“夏日荟聚·来武汉凑热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聚焦“四线一口”、水域岸线、公园绿地等整体环境改造提升,将昔日的城市
  • 设“宠物”本科是对需求的积极回应 在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季,中国农业大学开设“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本科专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全国首个以“宠物”为核心培养方向的本科专业,该专业覆盖了伴侣动物品种培育、营养代谢、饲料加工等课程,致力于培育既拥有扎实动物科学基础,又具备丰富产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我国宠物相关产业规模增长
  • 城乡融合绘就巴渝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经济日报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自“十四五”以来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双向发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逐步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路。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14%,居中西部第一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 数字众智将携五大核心产品首次亮相数博会 展示全场景服务生态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2025数博会)专业展将于8月27日在贵阳启幕,作为“数字社区生态建设者”的北京数字众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众智)将首次携五大核心产品参展,以“服务+治理+运营”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展现其在社区治理、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据了解,成立于
  • “斩草除根”清顽疾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道路绿化带清爽焕新 夏日气温攀升、雨水充沛,道路两旁杂草肆意生长,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可能藏匿垃圾、滋生蚊虫。近日,北控城市服务(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有限公司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清除道路杂草行动,同时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带白色垃圾清扫工作,全力保障城市环境整洁美观。在回民区呼钢北路,原本整齐的绿化带被杂草侵占,显得杂乱无章。清晨
  • 【寿光】风雨无阻护市容 雨中坚守显担当 寿光融媒讯 持续的雷雨天气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也给城市管理工作增加难度。为保障雨天良好城市环境,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寿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守岗位不松懈,严格遵循“雨天与晴天一个标准”的工作要求,同步开展市容环境秩序维护与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01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力度落实“雨天和晴天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