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对话湾区“设计师”:AI与数字孪生正在成为湾区“建筑大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25:00    

从1984年参与建设内地第一个项目——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创新性地提出了钢框架-混凝土结构系统,将海外经验引入本地实践;到新世纪参与建设广州塔、深中通道、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项目,作为全球工程咨询领域代表企业,奥雅纳进入中国市场已经40年,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奥雅纳扎根于此,用一块块砖瓦的垒砌,将自身植入到大湾区的城市建设中。不论是港珠澳大桥,还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都有着奥雅纳的影子。

在技术引领建筑行业的数字变革的当下,作为一名湾区“设计师”,奥雅纳如何将建筑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利用AI、数字化等工具,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画手”?带着这样的问题,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奥雅纳董事黄健伦和奥雅纳副董事李伟临,从他们的答案中感受湾区的土地脉搏。

大湾区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可以融通互补

羊城晚报:如何评价大湾区在交通互联、科创协同等领域“硬联通”与“软联通”的进展?

黄健伦: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GDP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在目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市场经营环境下,总体数据非常好。作为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其他9个城市的联合体,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方面的高速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去年,我们完成了澳门与横琴的轻轨延伸线(澳门轻轨横琴线),这些基础建设大大提升了粤港澳三地交通网络的互连互通,推动实现国家战略中“一小时生活圈”的发展目标。

大湾区内有许多这样的机会:我经常往返于大湾区的不同地方,目前是否完全可以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我认为这还需要更多的配合,要实现“点到点”一小时到达,城市在设计和规划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例如,地铁与城际轨道能够实现更好的对接,将一小时的生活圈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

至于软联通,还有赖于政策协调、产业合作和人才交流。作为外资公司,我们在内地很多时候会面临一些困难。譬如与我们类似的外资顾问公司,或者承包商企业,由于没有本地资质,一些工作无法直接参与。在大湾区规划出台之后,例如几年前在前海和横琴等经济合作区,已经开展专业互通。如果我们将公司和人员的专业信息在当地备案,便可以拿到跟内地设计院同等的资质。

羊城晚报:与东京、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黄健伦: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面积大约为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8000万。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如东京湾、纽约湾区和旧金山的湾区相比,从面积到人口,数量都是最多且最大的。我们市场的覆盖范围广,人口数量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力量,令许多企业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经营环境。

如果你仔细观察其他湾区,他们通常以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主体发展,具有非常明显且单一的产业特性。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不同之处,它是由诸多城市组合而成,发展方向更加综合,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包括金融、科技和制造业,也有新一代的数字化或者绿色金融、绿色基建等多样化的产业类型。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中心的湾区,具有多元化特点。每个城市都会发挥各自的优点,实现互补和融合,共同发展大湾区。

AI数字孪生平台是建筑设计师的“大脑”

羊城晚报: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是如何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能够如何赋能?

李伟临:新技术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帮助我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比如,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用于做规划和预测。传统模式的规划工作可能需要在十几年之后才可以看到项目完成后的效果,通过AI,我们就可以通过模拟看到之后的一些事情。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的方案,分析其数据表现,然后再去改善设计。

在交通方面,数字化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去做模拟,例如,分析在早高峰,或公共活动等特殊情况下,交通系统是否足以应对。现在都追求低碳,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平台后,我们可以在设计初期就对不同建筑项目进行碳排放计算,进而优化规划方案。

目前,我们正在帮香港政府开发一个数字孪生的平台及其准则,致力于在设计规划的早期,就将基础设施建设都放到数字孪生平台上面,从而实现早期管理,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辅助规划理念的落地。

羊城晚报:在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中,规划理念如何适配其高密度、高流动性的发展需求?

李伟临:目前,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先进,AI等技术帮助我们把不同的资讯统合起来去管理,通过那些平台把环境和我们的设计结合起来。从设计早期到调整优化阶段,再到落实阶段,新技术的运用助力我们把城市韧性设计做得更好。

深圳与香港相似,高密度的城市里有更多的人和建筑,因此我们在规划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物的流动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方案是使城市发展的形态更加紧密、土地利用更为综合,将居住、教育等功能都尽量放在一起,塑造“十五分钟生活圈”。例如,TOD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多种城市功能的联合,多年来,香港和深圳都在不断地发展这种项目模式。

在多元用途之外,近几年我们非常关注生态的保留。根据香港的规划经验,我们往往通过规划框架先预留出生态及景观保留区域,再考虑住宅、产业等其他规划内容。

另外,未来新能源、AI、数据中心等场所的建设对空间、用电、散热等都有更高的需求,需要在城市空间规划时将其考虑在内。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在城市中心设计专门的空间,用于物品的分流。

羊城晚报:在佛山地铁2/3号线 TOD开发研究等案例中,城市TOD开发如何平衡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发展,实现“轨道+土地+产业”的联动?

李伟临:我们在香港做了很多TOD、铁路站,以及车厂等项目。佛山地铁2/3号线项目与我们先前的经验有所不同,需要结合整个铁路线进行整体思考。

为此,我们将之前在英国项目中的类似经验运用到佛山的项目中。在整条线中,我们不仅仅考虑工程成本,更加深入研究了铁路建设之后,对周边的经济环境会有怎样的带动效果——将产业的未来发展和附近环境相结合,从整条线的角度思考,决定在哪个地方做TOD更好,以及要做何种形式的TOD,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将一体设计的理念融入了这个项目,通过多专业合作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项目的精细化落实,为线路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文丨记者 杭莹图 |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再次释放了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楼市政策不断显效。在当前呈现初步稳定态势基础上,还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居民购房需求释放。国家统
  • “430大限”到来分布式光伏变天,哪些地方还留有“活口”? 文 | 华夏能源网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4月30日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新老划断”的时间节点,4月30日之后并网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将按照各省制定的实施细则执行。如今,430节点将至,各地陆续出台分布式光伏新政。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截至
  • 市政府召开第93次常务会议 水母网4月29日讯(郑义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4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主持召开市十八届人民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研究了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靠
  • 临空经济区(廊坊):提速项目建设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图为吉诺卫创新疫苗研发与生产基地车间。 记者 李泳辰 摄廊坊传媒网讯(记者 杨巍)今年以来,临空经济区(廊坊)聚焦现代商贸物流、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等“三大主链”,着力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和国内领先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刚刚建成投用的吉诺卫创新疫苗生产基地一期,崭
  • 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投运启动 【来源:四川省经信厅_工作动态】4月25日,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联合金牛区举办的成都市金牛区?西门子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投运启动仪式在AI数字创智元产业园顺利举行。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中,西门子(中国)介绍了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
  • 首届医疗行业数字生态创新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4月23日-25日,首届医疗行业数字生态创新大会暨第七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湖南长沙召开。4月23日,从各个赛区优选出的225个团队,在16个会场依次展开路演。来自全国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医健企业的64位专家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认真、公正评分,最终选出全国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单项奖励。据悉,第七
  • 河南洛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托举百姓幸福生活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常住人口平等享有教育、住房、医疗等权益,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记者:杨静摄制:张健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德州逐步打造有序“地下生命线”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郑乃春 李文鑫 任云飞 德州报道近日,德州市政府发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直指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痛点。该政策源于一次覆盖全域的“城市体检”——通过科学诊断地下管线“病情”,以问题为导向开出“治理药方”,推动城市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