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签下846亿项目,河南上海25年合作后再探新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9 20:15:00    

从河南跑出来的“三只大象”——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持续搅动新消费江湖,也推动河南制造、河南品牌不断破圈。此时,经济大省河南来到上海,提出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深化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促进跨区域资源互补和产业融合。

6月19日举行的2025河南·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合作对接活动上,河南省副省长李涛表示,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是河南省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方向,也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李涛进一步表示,希望持续探索“长三角企业+河南资源”“长三角研发+河南转化”“长三角总部+河南基地”“长三角制造+河南原料”等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政府办公厅主任章雄则表示,上海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产业转移合作的新机遇,推动两地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其中之一,就是面向新兴产业深化交流合作,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合作项目,形成“上海市场+河南产品”“上海总部+河南基地”等合作新模式。

自2000年四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25年间,豫沪合作已从早期的产业梯度转移,升级为创新要素的双向流动,双方形成了“上海提供技术源头、河南构建转化场景”的共生模式。

长三角“创新核”+中原“产业极”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之一。2024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3.9%上升到24.6%。今年一季度,这一占比又进一步提升到25.2%。

近年来,河南与长三角地区互动持续升温,从产业承接到创新协同,不断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

“河南与长三角三省一市虽然省情市情有所不同,但在产业、市场、科技、人才等方面互补性强、联动性高,在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需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李涛表示。

从资源角度而言,河南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通达全球,拥有9780多万人的消费市场规模、2200多万人的中等收入群体、1100多万户的市场经营主体、1950多万人的技能人才队伍。

2024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6.36万亿元,增长5.1%。今年1—5月,河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位居经济大省的前列。“十四五”以来,河南提出制造业立省强省战略,打造“7+28+N”重点产业链群,2024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1.86万亿元。

“(河南)经济总量和工业规模位居全国第6,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坚实基础。”李涛说。

“长三角企业+河南资源”之外,李涛表示,希望探索推进“长三角研发+河南转化”的合作模式。

数据显示,河南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万家。今年以来,河南加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攻坚,提出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5亿元以上企业有标志性研发成果、10亿元以上企业有创新联合体,技术创新需求旺盛,部分企业已在长三角等东部地区建立离散式研发中心。

李涛表示,河南大力支持两地企业、园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加强创新发展合作,持续完善科技成果梯度转移利益分享机制,鼓励通过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等方式,欢迎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在河南孵化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已经实现规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全覆盖,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7个工业中类、583个行业小类,是全国为数不多具备全部工业大类的省市之一,已经形成新型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三个万亿级集群和一批千亿级产业链。

在“长三角总部+河南基地”模式下,李涛表示,欢迎长三角地区有意愿的企业和园区,采取托管、共建、飞地等方式在河南设立生产基地,完善产值、收益、用地等指标的分享机制,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跨区域对接合作。

同时,作为材料和轻纺工业大省,河南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原材料、中间品、半成品供应地。超硬材料占全球市场的75%,耐火材料、压延铜箔占国内市场的50%,电解铅产量占全国的16%,海绵钛产能占全国的15%,镁粉产量占全国的50%,尼龙66工业丝、六氟磷酸锂、钛白粉、氯化铵、小苏打产能全球第1,乙二醇、聚甲醛、聚乙烯、硝酸铵、天然碱产量全国第1,棉纱产量全国第2,服装产量全国第6,制革产量全国第5,制鞋产量全国第6。

借助“长三角制造+河南原料”模式,李涛表示,希望更多河南企业和产品融入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稳定。

携手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2000年,河南省政府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经贸、科教、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此后,河南与上海又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20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章雄表示,上海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产业转移合作的新机遇,推动两地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除了前述形成“上海市场+河南产品”“上海总部+河南基地”等合作新模式之外,章雄表示,上海还将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上汽集团郑州基地等创新共同体作用,协同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携手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促进跨区域资源要素互补合作,加快推动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激发产业合作新活力。

近年来,河南省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连续7年增速超10%,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77.76%,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84家,省实验室、研究院、中试基地纷纷落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近3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9.2%和12%。

当前,河南正处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关键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涛表示,河南省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到“7+28+N”链群建设上。“7”即打造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即壮大28条重点产业链,“N”即在细分领域培育若干专精特新产业链。

大会上,共计24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金额846亿元。从产业类型来看,不仅涵盖食品、轻纺、钢铁等产业,还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现代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从投资规模来看,签约项目投资金额大多集中在1亿~10亿元,也不乏投资金额超10亿元的大项目。集中签约的35个项目,涉及商丘、南阳、漯河、许昌、信阳等河南多个地市。

相关文章

  • 财政部重磅发布!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
  • 人工智能城市竞赛,“万亿俱乐部”跑得最快:20城出台政策,拼算力拼场景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近日,温州举行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会上挂牌成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局。这是浙江首个人工智能局,也是全国首个市级的人工智能局。不止如此。当日,温州还发布了《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多个文件,明确表示要在制造、医疗等领域推动
  • 激发新型工业化澎湃动能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工业场景融合发展论坛暨新华网思客会”在沈阳举行 新华网沈阳9月7日电(向思敏 徐曼曼)由新华网主办的“人工智能+工业场景融合发展论坛暨新华网思客会”于9月7日在辽宁沈阳举行。此次活动作为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融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人工智能如何全面深入赋能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高端化、
  • 明天上海最高温36℃,之后将有所缓解 今天(9月7日)进入白露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但此时上海通常还在夏末。今天上海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局部地区出现强对流。上海中心气象台先后发布了雷电黄色、大风蓝色、暴雨蓝色和冰雹黄色预警信号。午后强对流主要出现在中心城区、浦东、闵行、嘉定、青浦和奉贤等地。12时到17时的雨量统计显示,嘉定江桥镇4
  •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 考试时间公布 民生信阳视频号更多新闻资讯、直播尽在这里!近日,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2025年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规定》。9月4日8:00-9月9日12:00,我省成人高考开启网上报名。一、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一)招生对象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97.16亿元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97.16亿元】财联社9月5日电,截至9月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1528.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5.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1039.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1.56亿元;两市合计22568.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7.16亿元。
  • 破400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31日13时53分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总票房392.3亿元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去年同期今年以来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带动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已超7.7亿元创下多年新高今年上映新片超百部多元化满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