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办好民生事 敲开幸福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3 08:09:00    

在林芝市高级技工学校,26个学生是林芝首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南方日报记者 许舒智 摄

不久前,34岁的藏族产妇贡桑曲珍在医院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孩子。和以往冒险在家生产不一样,为了孩子的平安,她来到了有广东“曼巴”(藏语“医生”)的工布江达人民医院。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语文老师姚勇文最近在紧张等待着高三毕业生高考成绩的好消息。班上学生拉姆的梦中情校是广东的华南师范大学,她希望以后也能当一名“格拉”(藏语“老师”)。

林芝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唐卓也在为梦想努力,作为林芝首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她觉得“无人机专业就业范围很广”……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三年来,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深耕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让林芝群众看得到、用得到、感受得到广东援藏工作带来的民生实惠,以民生温度托起发展高度。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宾红霞 吴哲

“曼巴”点亮生命之光

技术助力提升医疗水平

贡桑曲珍长着一张典型的“高原脸”,立体轮廓、黝黑皮肤,颧骨上还有着高原日照晒出来的些许斑点。

贡桑曲珍的前两个孩子都是在家里出生的,现在大的孩子已经15岁了,小的也有13岁。这一次,她决定不再冒险,来到了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待产。

为贡桑曲珍接生的医生是巴桑卓玛,她已在这个医院工作了超过16年。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以前的她并没有太多机会系统学习剖宫产手术,一旦遇到了急危重症的产妇,她就只能向上求助,申请转运。

“以前妇产科只有两名医生,平时看病的人也不少,一旦有人走开,科室就很难运转。”巴桑卓玛说。

现在,她可以放心大胆接收那些需要剖宫产的孕妇了。援藏以来,广东“曼巴”现场指导当地医院医生做手术,一有机会她就抓紧时间上手术台。藏族弟子与广东师傅在无影灯下,迎来了一个个鲜活的新生命。

医疗援藏,除了要提升医生的水平之外,还要用技术赋能,打破高原地区基层医疗力量不足、服务能力弱等困境,实现优质资源的下沉与高效利用。

4月25日,林芝医疗迎来互联网+技术的加持,林芝互联网医院及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发布启用。偏远地区的患者足不出户通过微信小程序“林芝互联网医院”就能实现在线咨询问诊,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为基层医生提供诊疗参考,减轻其工作负担。通过智能化手段还能提升基层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助力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缺、诊断水平有限的难题。

智慧医疗体系的建设不仅增进了粤藏两地医护人员的交流合作,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浓厚情谊。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和医疗服务下沉,农牧民群众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度显著提高,促进了文明乡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广东援藏医疗工作组组长、林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昊健介绍,依托广东医疗援藏力量,林芝市已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形成区域性急危重症救治网络,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格拉”守护学生梦想

产教融合提质升级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姚勇文在49岁时,决定来到雪域高原上支教。在林芝市第一中学的三年,他看到当地许多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考上理想的大学到外面世界转一转,是他们内心真切的渴望。

拉姆对于学习汉语一开始难以产生兴趣,但姚勇文发现,拉姆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强,是学习的好苗子。在他的鼓励下,拉姆尝试用汉语写下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感悟,汉语水平也慢慢得到了提升。今年高考,她打算报考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三尺讲台,春风化雨。怀揣着教育情怀的广东“格拉”守护了当地学生的梦想,成为他们人生的指路人。

尼玛是姚勇文在林芝一中的同事,见证了广东教育援藏队伍从首批的一个人,到如今第十批的20人,深知过去30年广东教师的到来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变化。“每一批援藏老师都很尽心尽力,他们有魄力、有能力,带来了许多真正的改变。”他说。

林芝科技教育资源较匮乏,很多孩子从小就没接触过科学课程。援藏“格拉”的到来,也让当地学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白桑趴在一张超大的编程机器人路线图上,一次又一次地测试机器人的走向。他参加的是工布江达县娘蒲乡中心小学目前最热门的机器人课堂。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工布江达县(中山)工作组组长、工布江达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谢凯说,当地老师正逐步将机器人科普教育引入课堂。

广东“格拉”走进来,当地教师也在走出去。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林芝市第一中学校长彭雨茂就曾带着老师到广州市执信中学跟岗学习。回来林芝之后借鉴开展了国防教育、班主任节、艺术节等项目,既丰富了孩子的课堂生活,又推动老师加速成长。

察隅与深圳、巴宜与东莞、波密与广州,一对对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关系逐步建立。三年来,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共推动三个教育集团的22所成员校参与帮扶林芝三所受援学校,66所广东优质学校与51所林芝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建立学科教研基地18个、林芝市首批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15个。

如今,林芝市高考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已连续两年位居西藏全区第二,林芝一中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巴宜区也被确定为自治区唯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职业教育能帮助当地学生“职”达就业。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协助下,林芝市跨域职业教育集团于2023年5月7日成立,共吸纳政校行企等各界单位74个。

当前,集团已推动林芝当地职业院校与易贡茶场等3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组织1000多名学生参与当地特色产业的实习实训,逐步破解林芝当地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瓶颈和难题。

挖掘“家门口”就业潜力

服务“最大民生”

“旅游业带动了民宿的发展,现在村里68户人家,有52户都在开民宿,一条村就有超1500个床位,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林芝市鲁朗镇扎西岗村现在已经成为“318国道”的网红打卡点,看着往来的游客,扎西岗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笑得合不拢嘴。

扎西岗村家庭旅馆声名在外。早在90年代,“网红”大叔平措就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民宿。多年来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民宿摆脱了原来“只是一张床位”的尴尬。“根据客人的需求,我们设了独立卫生间,装了地暖和空调,还专门做了藏式风格的装修。”乔次仁说。

2024年,他跟着援藏队去了一趟广东参观学习酒店管理,“硬件搞好了,我们现在还要提升‘软件’,比如说怎么接待客人、怎么服务,让大家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在“家门口”就业,还需要掌握技能。广东结合林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打造西藏自治区地市级第一所公办技工院校的设想,先后投资2.1亿元支持林芝建设林芝市技工学校。学校于2022年升格为林芝市高级技工学校。

“南粤家政”培训基地、“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在林芝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元素随处可见。广东第十批援藏干部、林芝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林芝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周超介绍,学校设置了12个专业,包括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和旅游等,吸引很多学生从西藏自治区其他城市到林芝就读。

18岁的学生唐卓是林芝首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无人机专业就业范围很广,农业、工业、无人机维修等都可以。”

他们的指导老师邹小能来自东莞市技师学院。“先从理论知识开始学起,然后是校内实践、行业应用等,我们希望能为林芝培养一批无人机人才。”邹小能说,他还打算暑假带着学生们到广东实地感受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当前,林芝市入选“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并成为全区唯一一个入选人社部“十四五”期间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重点联系城市。

双向奔赴还在继续。6月13日,2025年林芝市就业援藏(西藏大学)专场招聘会举行。来自广东省的20家优质企业与西藏区内的45家优质企业齐聚一堂。其中,广东企业提供了232个岗位,涵盖3家国企、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5家股份制企业。

“广东省开创了就业援藏工作的先河。”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综合办副主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书记、副局长纪少杰介绍,工作队先后举办39场次就业援藏招聘活动,提供超过2万个广东企业岗位面向西藏籍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招聘。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进藏以来,先后带动500多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240名西藏籍农牧民群众在广东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为林芝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相关文章

  • 不再使用绩点!北大回应来了 近日,话题“北大将全面取消绩点”冲上热搜。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7月2
  • 2156人,全部完成进藏! 7月27日,中央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跨越万水千山,抵达雪域高原。他们将以三年为期,怀揣着热忱与担当,续写新时代援藏工作的崭新篇章。据介绍,第十一批援藏共有17个省市、76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及人民团体、1户中管金融企业、27户中管企业,选派干部人才2156名。支援领域涵盖教育、医疗、科技、农牧、产
  • 海上应急救援升级!上海六院牵头水陆空救援演练,将探索无人机医疗投送 “滴水湖发现2位落水者,请迅速组织人员实施急救……”今天(7月26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浦东新区临港消防救援大队及上海浦东新区蒲公英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在滴水湖开展水陆空协同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现场,各工作组闻令而动,无人机率先升空,锁定“落水者”位置,消防救援人员驾驶水陆两栖车朝“落水者
  • 澳门学子探秘张掖七彩丹霞 “天地调色盘”惊呆众人!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有一片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丹霞”的土地——张掖七彩丹霞。7月24日下午,当“同心筑梦”2025年澳门青少年甘肃行的师生们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条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的“色带”,赤、橙、黄、绿、青、灰、白、黛,如同有
  • 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 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从“三代”食堂看发展蝶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还是学校里的饭菜好吃?”一次陪餐后,拉萨市城关区白定小学校长王承功与一年级二班学生嘎玛索朗仁青闲聊起来。图为第四代教学楼。“学校里面的好吃!”嘎玛索朗仁青笑着回答,打饭阿姨热情周到,学校饭菜丰盛多样。虽然是集体餐,但厨师每天变着花样做
  • 各保险机构开通“绿色理赔通道”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艳)受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影响,一些家庭、企业和农户遭受财产损失。据广东金融监管局统计数据,截至7月22日上午10时,广东(不含深圳)保险业累计接收报案8377件,估损金额2.11亿元。在广东金融监管局指导下,各保险机构按照“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的原则,开通“绿色理
  • 藏羚羊群集结渡河 白色小藏羚成最靓 “显眼包” 森隆藏布河,地处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深处。  大批藏羚羊聚集在森隆藏布河岸边正在过河,其中有数只幼崽已落入河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每年7月,在这里出生的藏羚羊幼崽会跟随母羊迁徙至栖息地。每到这时,藏羚羊们会齐聚森隆藏布河西岸,陆续过河。据了解,近3年来,从此
  •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每经AI快讯,7月21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1日5时15分,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北纬30.77度,东经96.24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