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博会首设中药材产业馆 昆明为全球备下“健康”大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4 08:57:00    

中药材产业馆。记者刘凯达摄

6月19日至6月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南博会,首次设立中药材产业馆,向世界递出“云药”名片,互动纷呈的医疗体育康养馆,展示了AI问诊、失眠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这不仅为昆明注入强劲产业动能,更推动健康昆明建设迈向新格局。

千年“云药”借势通联全球

中药材产业馆以“滇南本草、世界共享”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云药资源、民族医药、科技文化等五大展区,参展期间成为海内外客商瞩目之地。

昭通天麻、文山三七、滇重楼、云木香……在中药材产业馆,“云药”悉数登场,或以一罐罐整齐陈列的标本形式,或以鲜活植株的形式,让海内外客商近距离感受云南、感受昆明的中药材魅力。

目前,云南已认定44个中药材“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和60个“云药之乡”,居全国前列。好山好水育好药,云南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造就了全品类中药材的好品质。“来自云南的中药材在国内国际都具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展区内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底气十足的背后,源于云南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根据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云南省共有中药资源8875种,包括药用植物343科2133属8456种、药用动物151科286属380种、药用矿物39种。同时,云南种植中药材优势品种也很多,全国常规种植中药材品种约300种,云南有145种,占比48%。更值得骄傲的是,三七、灯盏花、草果等中药材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滇重楼、云木香、云茯苓、砂仁、石斛等中药材占全国市场供给量的半壁江山。

云南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强力支撑。云南省出台三大核心政策,《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形成“目标引领—空间适配—要素保障”闭环,加速云药重点品种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

展馆内,来自高校的科研成果同样吸睛。依托云南农业大学建立的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云南丰富的中药资源,创建了首个药用植物组学数据库,构建了灯盏乙素酵母全合成细胞工厂,这是我国从基因组到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依托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建立的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制定的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三七茎叶》《干制三七花》2个标准发布,编辑出版了首部三七食品专著《三七新食品原料开发利用》,解决了三七地上部分进入食品领域的历史性难题;云南中医药大学则展示了国际合作成果,学校获批缅甸、老挝两个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举办11届澜湄传统医药论坛,构建覆盖50余个国家的中医药传播网络,5年培养国际中医药人才2000人,开展国际诊疗5000人次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材产业馆非静态展示,更是活力迸发的合作引擎。依托南博会庞大的专业观众流量与全球采购商资源,馆内精心筹备了食药同源全国TOP渠道选品对接会、中药材产品新品发布及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等多场重磅活动,为产业交流注入强劲动力。首次设立的中药材产业馆,是南博会历史上的里程碑,更标志着“云药”品牌依托国家级、国际化平台走向世界。

科技让健康管理焕发新生

医疗体育康养馆内,科技正重新定义健康管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携两大健康探秘打卡点——“体重管理”与“睡眠数字密语”亮相,通过互动式科普,带国内外客商一站式解锁科学管理体重与提升睡眠质量的奥秘。

“在这里能看到我的人体成分数据,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我一直以为我早醒问题没有解决办法,没想到医生给了我很多改善建议和信心。”不少国内外客商表示,在活动中收获了健康知识和新奇体验。

省一院通过趣味盎然的互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黑科技”。市民通过人体成分的“一站式”精准监测,以及“体重管理转盘”直观感受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食物热量,并在医院专家帮助下定制个性化三餐;VR眼镜结合微电流失眠机器人,数分钟就为IT工作者张先生缓解了头部紧绷感,“脑袋轻松不少”的感叹背后,是银离子推拿术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都市人群亚健康问题的精准干预。

云南白药集团将中医药智慧注入数字血脉,打造出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国际观众争相体验AI智能问诊,算法实时解析健康数据,器械穴位理疗的精准度引发阵阵惊叹。从彝药云南红药胶囊到傣家灯台叶颗粒,民族医药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云植药业、昆药、腾药等企业,正把千年验方转化为标准化现代制剂。

当人工智能刷新人们对健康的认知,植根于千年智慧的中医药,正以科技为桥梁走进现代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新选择。云南省中医医院展区变身“养生市集”,酸梅饮、玫瑰丹参散结饮前排起长队,健脾棒棒糖、中药香囊让年轻客群爱不释手,体质辨识与耳穴疗法体验使“治未病”理念可触可感;昊邦制药的“赛福美草乌甲素片”与龙发制药的独家彝药“温中和胃胶囊”,则彰显云南从地道药材到创新药的产业链厚度。

健康,正成为可品尝、可体验、可带走的“昆明礼物”。正如一位东南亚采购商所言:“这里看到的不仅是药材,更是一个将传统智慧转化为全球健康方案的生态。”当南博会落幕,昆明收获的不仅是订单与合作,更是一条以“云药”为脉、以科技为翼、以健康为魂的国际化跃升之路。(昆明日报 记者张晓莉)

相关文章

  • 果然视频|外国友人逛乡村看科技赋能粮食减损、和美乡村建设的山东实践 7月26日,参加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中外嘉宾,一起走进济南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看科技赋能粮食减损。与会嘉宾还来到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济南市王老村,看和美乡村建设的山东实践。
  • 浏阳市永安镇再登全国百强镇榜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7月26日,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江苏举行,现场发布《2025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其中,浏阳市永安镇以强劲的综合实力再次上榜全国百强镇名单,位列全国第66位、中部地区第二,较2024年前进2位。“作为浏阳经开区所在地和金阳新城产业核心区
  • 第15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25日10时许,第15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参与行动的中方53107艇、53108艇顺利靠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哈警务码头。此次行动历时4天3夜,中老缅泰四方共派出执法艇7艘、执法人员100余名,累计航程700余公里。目前,老缅泰方执法艇及执法队员已顺利返回各国。7月23
  • 设“宠物”本科是对需求的积极回应 在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季,中国农业大学开设“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本科专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全国首个以“宠物”为核心培养方向的本科专业,该专业覆盖了伴侣动物品种培育、营养代谢、饲料加工等课程,致力于培育既拥有扎实动物科学基础,又具备丰富产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我国宠物相关产业规模增长
  • 城乡融合绘就巴渝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经济日报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自“十四五”以来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双向发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逐步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路。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14%,居中西部第一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 临渭区孝义镇早酥梨陆续上市 7月18日,记者在临渭区孝义镇明星村的酥梨代办收购点看到,工人正忙着分拣、装箱、打包,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的酥梨鲜嫩多汁、酥脆可口,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深受市场青睐。”正在一旁忙碌的果农李水龙说,村上共种植酥梨600亩,代办点每天收购2万余斤,主要销往湖北、四川等地。来自湖北的客商
  • 盛夏来临,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正值盛夏,随着气温的升高,空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很多人对空调的使用存在误区,要么过度依赖导致健康问题,要么因担心耗电而强忍高温。如何正确使用空调,兼顾健康和节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张卫茹介绍,空调使用不当,易得空调病。呼吸道症状为鼻塞、流涕、干咳、咽喉干痛,严重时可能诱发哮喘或支气
  • 周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落实落细“六个实施方案” 为产业倍增提供坚实支撑 咸宁网讯 记者姜明助报道:7月18日上午,市委书记周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汇报,研究部署相关重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制定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是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培育壮大工业类产业项目和企业,做大做强我市工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