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链”上天津】“大咖”眼中的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7: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近年来,天津将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推进“三新”、做实“三量”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打造了信创、集成电路、车联网、绿色石化、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等12条重点产业链。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正在加快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构建系统完备、高端高质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牵引,做优做强重点产业链

  产业链培育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着力构建更加稳定的产业链,天津致力于打造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一是加强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深入实施“链长制”,推行“一链一策”,通过制定产业链工作方案,明确产业链重点环节、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招引目标、主题园区等内容,定期协商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精准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对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支持,围绕重点产业成龙配套、未来产业培育出台7个专项方案,统筹用好新动能引育政策和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支持新产品推广应用,扩大新技术新业态应用场景,鼓励产业链优质企业参与产业标准制定,打造创新能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持续开展撮合对接专项行动,进一步打通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堵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整体配套。二是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集链成群与聚链成势。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4年底成立了京津冀汽车供应链产业联盟,聚力打造三地整车企业互补共赢的供应体系,汇聚了汽车产业链企业1000余家,加快培育汽车产业链,同时注重联合京冀两地共同引聚域外配套产业和龙头企业,着力做好推动汽车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牵头培育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共有3.3万余家企业,总规模超2万亿元。三是吸引高端人才来津就业创业。加强12条重点产业链与北方人才等服务机构合作,组织链上企业参加海河英才网络招聘会等活动,设立产业链专区,通过直播带岗、远程面试、指导落户的线上新模式,吸引超千家企业参与。举办政企交流撮合对接会,以产业人才联盟为平台,邀请重点企业、研究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参加,为企业重点解决各类人才需求。

  发挥项目带动作用,补齐产业链短板

  打通产业链上的“堵点”“卡点”、补齐产业链上的短板,是确保产业链安全稳定与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围绕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统筹推动创新孵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育等工作,有效地支撑了产业链补链工作。一是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利用主导产业发展图谱,多渠道实时了解链上企业规模结构、发展动向等重点信息,实施靶向招商、精准施策。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组织企业参加京津产业合作握手链接洽谈会,对接洽谈北京产业转移项目,吸引其来津落地。二是多渠道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实现重点产业链深入撮合对接,上线运行工业信息化平台,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提供政策信息、知识产权和供需对接等服务,组织开展产业撮合对接活动。建设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优化整合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有效提高产业链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三是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链完善补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定期调度和跟踪督办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点、堵点,确保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顺利进行。以重点项目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加速构建成龙配套、成链成群的产业生态,为提高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延伸重点产业链条

  延长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是确保产业链稳定发展和实力增强的重要手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落地实施,天津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全链条项目谋划、全过程统筹推动、全方位要素支持为保障,带动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实现产业集群。一是坚持高质量谋划产业园区建设。研究制定重大项目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成立产业项目谋划工作专班,调研走访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系统研究梳理产业链图谱,靶向谋划上下游优质项目;组织产业链代表性企业进行专题座谈,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加强项目导入、科技创新、人才落户等政策支持,立足天津重点产业发展基础,面向全国打造高水平的重点产业集聚园区。二是搭建高效能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组织企业主动对接京津地区的重点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转化平台,充分发挥顶尖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找准产业链延链着力点,促进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开展原始创新,加强项目前期方案论证,谋划转化更多高能级产业创新项目。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产需对接平台,打造以成套产业装备为核心、以关键配套为支撑、以链条式服务为特色的完备产业链。三是以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带动产业链延伸。根据天津各条产业链之间的交叉点,布局和补强相关产业的盲点,打造新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布局相关原材料和配套产品产业集群,重点发现并培育产业链交叉的新产品、新技术,补齐相关产业链的短板,形成各产业链高度融合发展的新优势,推进重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本期特邀专家 孙德升(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崔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文章

  • 多项数据全球第一!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大......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9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多项数据全球第一!据介绍,2020~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
  • 人工智能城市竞赛,“万亿俱乐部”跑得最快:20城出台政策,拼算力拼场景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近日,温州举行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会上挂牌成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局。这是浙江首个人工智能局,也是全国首个市级的人工智能局。不止如此。当日,温州还发布了《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多个文件,明确表示要在制造、医疗等领域推动
  • 激发新型工业化澎湃动能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工业场景融合发展论坛暨新华网思客会”在沈阳举行 新华网沈阳9月7日电(向思敏 徐曼曼)由新华网主办的“人工智能+工业场景融合发展论坛暨新华网思客会”于9月7日在辽宁沈阳举行。此次活动作为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融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人工智能如何全面深入赋能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高端化、
  • 潍坊临朐:让“流量”转化为产业振兴“增量”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马建成 赵弟 潍坊报道“现在直播行业有了协会和党组织牵头,大家干劲更足了!”在2025年4月份临朐社会工作学院举办的“主播红色课堂”培训课后,主播樱桃哥王帅笑容满面地说。2025年以来,临朐县以获批全省“双融双创”创新区为契机,创新党建引领网络直播行业“双创五强四创新”机
  • 漳泽农商银行以“整企授信”为钥解锁助企发展新路径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漳泽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坚持做好“五个统筹”,以“六个实现”为战略目标,在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下功夫、出实招,聚焦普惠金融,不断提升信贷服务整体质效,全面开展“整企授信”活动,着力提升授信覆盖面,持续为“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奋
  • 大寺镇奏响奋进新乐章:“多点发力”促发展 民生经济双提升 2025年上半年,在西青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寺镇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以“三新”“三量”为重要抓手,紧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精准施策、主动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向好。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重点领域表现突出 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态
  • 奋力跑出外联内通“加速度” 广湛高铁新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清云高速车岗连接线至西二环新建工程上跨广茂铁路跨线桥工程施工现场。8月25日下午,新兴县委书记陈哲江率队开展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专题调研,强调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紧盯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奋力跑出外联内通“加速度”,推动新兴迈向交通强县新高度,为新兴
  • 潍坊经济开发区“三剂良方”护航企业合规发展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开好“三剂良方”,切实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引导和助力企业合规经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税动能”。政策滴灌润泽企业发展沃土“税务人员不仅帮我们厘清了政策适用边界,还指导我们规范归集研发费用,让